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的春节     
在我的印象里,北京人虽然不会郑重其事地过“小年”,但从进入腊月开始,人们也就张罗起了年货的置备.年货永远是琳琅满目的,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人们为了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自然也是十分乐意掏腰包的.除了置办自家年货,年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儿是,安排过年走亲访友的行程——甭管平时亲近的还是不亲近的亲戚,过年的时候都得去人家家里拜个年,不然会让亲朋好友说你不懂礼数.在老北京的观念里,“人到、礼到”才成体统,像现在流行的电话、短信、微信拜年,那都不算数.虽然挨家挨户串门儿十分奔波,但是那种热闹喜兴的过年氛围,能排解所有的疲惫与不快.  相似文献   

2.
一进入腊月,重庆的弟弟妹妹就会来电话,说腊肉、腊肠,还有红豆花(也叫霉豆腐,豆腐乳一类)弄好了,要寄来北京,我总是说,太麻烦了,太辛苦了!他们回答,没什么,就是点年货,尝尝家乡的味道. 一提年货,舌尖就开始搅动,滋味就来了.  相似文献   

3.
儿时赶年集     
正迈进腊月的门槛,吃了腊八粥,年的味道就跟着来了。按说年货该早早备下,可手里没钱,非得等生产队分红了,看家底买年货。人们都缩手缩脚的,生怕提前买货价钱贵了,吃亏,宁可等着赶穷汉子集,捡便宜货了。  相似文献   

4.
赵常民 《社区》2009,(9):32-32
山东的一位孙女士来电咨询:2008年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我开车去超市购买年货,在超市的门口贴着通知:凡一次性消费满500元以上的消费者可获赠奖券一张,可参加超市举办的抽奖活动。我在超市购买了680元的年货,因此在结账时,超市赠送了我一张奖券,并且我幸运地抽到五等奖,奖品为一个压力锅。2009年正月初五,我用奖品压力锅焖肉时,压力锅突然发生爆炸,将我的脸部炸伤。  相似文献   

5.
这是谁的树林我想我知道。他的房子就在村子那一端;他不会看到我在这里停留望着他的树林积满白雪。我的小马一定会觉得稀奇为何停留在树林和冻湖之间, 附近见不到一个农庄,在这一年中最黑暗的晚上。它摇晃挽具上的铃子探询是不是出了问题。此外唯一的声音是轻风和雪花擦出的飕飕响。树林可爱、黑暗又幽深。但我还有诺言要去履行,还要赶几里路才可以睡觉,还在赶几里路才可以睡觉。 (黄灿然 译)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年鱼     
青秋 《社区》2009,(11):62-62
腊月二十八这天早上.他刚刚起床.老婆就让他出去给儿子买过年的鲤鱼。因为儿子从小就很爱吃鲤鱼,何况儿子今年考试考了满分,更要奖励他一番。但他连着转了好多地方,就是没有买到鲤鱼。  相似文献   

7.
龚文根 《老友》2013,(1):40-40
进入腊月,过年的味道一天比一天浓了.按照农村过年的习俗.在送灶王爷上天宫后.家家户户就得忙碌起来了.洗衣被、擦窗户、打年糕、购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8.
许黎珊  孙由 《社区》2008,(22):42-43
夏天刚至,北京市民沈大爷的小孙子就感冒了,为买到平价药,沈大爷特意跑到医保药店去买药。但他却发现,医保药店的价格比医院和普通药房要贵得多。沈大爷气愤地说:“医保药店不就是为了给百姓实惠才建立的吗?既然药价比医院都高,去医保药店买药还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腊七腊八,腌鱼腌鸭",每年只要进入腊月,乡村的年味就浓了,家家户户像赶趟儿似的,开始着手腊货的准备了。这时,农家小院从早到晚弥漫着松枝柴火熏腊肉的烟火味儿,行走在这样的味道里,总让人心中漾起一股暖融融的情愫。乡村腊肉在我的记忆里,乡村的年是香郁的。熏制腊肉香肠、做猪血丸子、蒸甜酒、打糯米粑粑,是故乡备年货的重点,跨入腊  相似文献   

10.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腊月,就是一年到头了,一定要把五谷杂粮吃全了,这样才能有营养。这首先是祈求人体安康、合家兴旺之意,其次是“吃得全,收得全”,表明农家对土地上收获的一切都是爱惜的,同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什么庄稼都能获得丰收,有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之意。  相似文献   

11.
到国外最先遇到的是语言交流困难,其次是出门不方便。先说说出门怎么难吧。在国内出门走10分钟就能买到菜、肉、鱼、蛋、粮和调味品等日常生活用品,如果要买衣服、五金、电器、化妆品、首饰等商品才去较远的商场购买。也就是说每天三顿饭的原料出门就能买到,不用走远。可是加拿大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在超市买,居住区没有超市也没有商店,因此去一次超市基本上要把一周的食品买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5年没见了,我和肖松。5年里,我偶尔想起他来。比如赶火车的日子,会想起和他一起的唯一的那次旅行:还有走到一家服饰店时,想起他有一次撒娇跟我要一件那个品牌的T恤。  相似文献   

13.
赶鸭记     
傍晚,我和爸爸妈妈到外婆家去吃晚饭。正好,外公要到田里把鸭子赶回来,我忙对外公说“:外公,让我去赶吧。”“你能行吗?”外公问道。我拍拍胸膛说“:当然行喽,不就是赶鸭子吗,难不倒我的。”“可别吹牛呀。”在一旁的表弟插嘴道。“你等着瞧吧。”我自信地说。我拿着竹竿,迈着大步,像模像样地来到田边。只见一只只毛茸茸的小鸭子在田里可乐着呢,有的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食物,有的“咕咚咕咚”喝着水,还有的三五成群追逐嬉戏。看它们这么开心,真不忍心赶它们回家。可天快黑了,我得抓紧时间了。刚想迈步去赶,这些鸭子就往后退了几步。我追了上去,…  相似文献   

14.
钱伟 《社区》2014,(1):47-47
年的脚步近了,又到准备年货的时候了。放眼市场,各式各样的年货让人眼花缭乱。要想选购好吃、健康、安全的年货,还需掌握一些常识。  相似文献   

15.
岑嵘 《可乐》2011,(3):51-51
奶奶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都会供上年糕、麦芽糖和酒。据说,这天灶神要去玉皇大帝那里汇报工作。主人家在这一年里做了哪些错事,说了哪些坏话,这位"纪检干部"都会一五一十地去汇报。那些食物一来是贿赂他,二来是让他粘住嘴巴,头脑迷糊,少打点小报告,多说些好话。家里有这么位神整天蹲在炉灶旁,听你抱怨CPI太高,粮油涨价,实在令人惬意。  相似文献   

16.
慢活     
梁晴 《社区》2014,(17):33-33
去希腊前,大家都说去得正是时候,因为希腊的国民经济降到了最低谷,在那里消费会非常便宜。果然在意大利巴里港往希腊帕特雷港的邮轮上,我只用39欧元就在免税店里买到了一件手工织的马海毛毛衣,然后在19世纪第一个希腊首都纳普良小城里,我用5欧元就买到了一只手工打制的银项坠,高大儒雅的银饰店老板一丝不荀地把我的项坠放进漂亮的纱质首饰袋,再套上一只微型拎袋,还奉送我一只可爱的小木夹子。  相似文献   

17.
一路有你     
黑夜里护送老朱和我是中学同学。他叫朱延福,大家都叫他老朱,因为他显得比我们要大、要成熟。那时,他是我们班的团支部书记。他处处起着老大哥的表率作用,处处不忘他是个学生干部,非常愿意帮助别人。其实,他只比我大一岁。高一那年,我们到农村劳动。我突然腹泻不止。老师吓坏了,立刻派人送我回家。派谁呢?那时,天已经渐渐黑了。出了村,四周是一片荒郊野地。听说还有狼。老朱说:"我去送吧。"他赶来一辆毛驴车,扶我坐在上面,扬鞭赶出了村。那是他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父母,经过传统的教育,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因为吃了苦,而便可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孝顺。这种心理,让时下很多的老年人揽事上身,把“义务”增加到无止境的地步。“8分钟约会”是针对大城市单身男女青年提供的大型交友活动,可是却演变成了“老爸老妈相亲会”。那场景既像“拉郎配”又像“赶大集”。这种“中国式的征婚”中唱主角的是老年人。  相似文献   

19.
新春年味浓     
《社区》2022,(3):26-27
一撇一捺辞旧岁,春色满堂迎"春"来。2022年农历虎年春节,祖国各地张灯结彩,当地居民或赶新春集市、采购年货;或制作过年的传统美食;或观赏花灯、游园赏景;或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处处洋溢着喜迎新春的节日氛围.  相似文献   

20.
正我坐了34个小时的硬座从北京回家。从第一天上午10时,一直到第二天晚上8时,我要在火车上睡一夜。不过,幸好我还买到了一张硬座票,过道里还有很多人都是站票。站票!站34个小时!我的座位旁边就有好几个人站着,有几个蜷着身体坐在小马扎上。由于车厢里实在是太挤,想去上个厕所都困难,挤过去加上排队上厕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