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邮政于10月18日发行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和小型张筑梦。该套邮票的第一幅图不忘初心是由人民英雄纪念碑、延安宝塔山、新华门、南湖红船等元素构成,配以红黄相间的色调,体现了回眸党的历史、重温党的宗旨;第二幅图继续前进通过复兴号高铁、风力发电、太  相似文献   

2.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今年7月,我们伟大的党就走过了整整80年的历程。80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80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历史。80年来,为了总结经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以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共举行过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回眸“一大”到 “十五大”的历史进程,重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逐步成熟发展壮大的过程,使我们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创立以来,为了谋求中国的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为了推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走地了一条光荣的斗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77年,是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的77年;是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77年;是党在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77年。  相似文献   

4.
正当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奋发图强,迈开大步奔小康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光辉的节日里,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党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可以使每个共产党员受到一次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以此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同时也可以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年青的一代,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从而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面旗帜,走过了80年光辉历程。党在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成功地、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新的实践中充实、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给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近年来,为继承发扬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我市打出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组合拳,并加快谋划"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整合开发。通过全域红色旅游品牌建设,我市红色景点、红色教育基地不断推陈出新,浙南红军小镇、国旗教育馆、海霞军事主题公园、省"一大"纪念园等,不仅成为节假日的热门打卡点,还带动了当地农业、民俗非遗、养生养老项目等多方面的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领导权和"软权力"的视角论证文学与政治的审美关联:在理念层面,文学作为人类美好生活的想象与政治建设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相契合;在经验层面,河北"红色经典"以宏大叙事为党的"软权力"建设进行了合理性阐释和合法性论证,创造了政治性需要和地方性表达和谐融合的范例;在实践层面,在新世纪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提高社会主义文学介入现实的能力和党的"软实力"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因为能再现真实,所以常常被赋予一种档案属性,承担见证与指控罪恶的责任。由于创伤记忆拥有难以被简单还原和再现的特质,关于战争或殖民等题材的纪录影像,其作为档案的属性也因此显露出局限性。不同于仅仅将影像作为“证据”使用的方式,当纪录片中的影像从固化的档案属性中解脱出来,则为创伤历史提供了从个体经验出发的见证视角。由此,影像不再是封存创伤记忆的媒介,而是激发观者共情与想象的介质。通过蒙太奇召唤创伤历史中萦绕的“幽灵”,影像提供了开放的文本,使观者能够以自身感知经验的参与,在持续生成的记忆行动中去理解历史、审视当下。  相似文献   

9.
《成才与就业》2011,(15):61-63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本刊于6月24日组织了第5次读者俱乐部活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会员们参观了纪念馆,了解了那段艰苦的岁月。时局图前发人深思,蜡像展区驻足流连,修葺一新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给了会员们深深的震撼,他们纷纷用笔和相机记录下了自己的参观感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年学习历程对于未来中国发展的启示是明确而深远的,它进一步证明了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创新学习的深刻道理,进一步明晰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意义。这一学习历程还包含着对当今事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解答,对诸如"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以及如何永葆党的先进性、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以及如何坚持改革开放"等有着深刻的思想认识和方向指引启示。  相似文献   

11.
灾害记忆会随着社会成员的死亡形成代际中断,随着现代性而被淡化,与此同时,灾害经验也正被所谓科学主义所取代。然而,面对仍不断出现的灾害,地域社会为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尽快重建恢复社会生活及秩序,总会通过各种方式动员灾害经验、灾害记忆,以进行灾害文化的建设。在这其中,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灾害记忆,都早已成为了博物馆、纪念馆永久性的主题,形塑着整合意义角度的"集体记忆"。民俗学及文化人类学所确认的地域社会时间观念的复杂性呈现出集体记忆"解释共同体"内部的复杂性,并表明这种复杂性在生成多样的灾害文化以应对自然灾害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见证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以奥斯维辛书写为典型。它需要直面见证悖论与身份认同的质询,通过对书写困境的突围完成记忆主体的重建,让“缺席的证词”以一种介于言说与沉默之间的方式重新在场。这使得它成为对奥斯维辛历史裂伤进行抵抗与修补的范式。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兼具化学家、幸存者、作家多重身份,他的见证书写是研究见证文学何以实现思想抵抗与历史修通的重要资源。他对“被淹没者”形象的关切以及对历史修通可能性的洞见,一度成为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犹太哲学家法肯海姆等人反思奥斯维辛的线索。他更以“不可能的幸存”揭示了创伤修通的不可完成性,启发人们保持对奥斯维辛的见证与反思。  相似文献   

13.
[摘要]长篇小说《铁血湘西》对湘西近代革命史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现,并对湘西这一独特地域的历史文化与红色记忆进行了深度开掘。这一革命历史长篇小说是近年来对红色记 忆中的铁血“湘西形象”的有力书写,作品整体上显示出庄严的正史气象与史诗性追求,却又使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得以伸展,在浓郁的湘西地域文化色彩中突显出根于地方的文 化性格,从而让《铁血湘西》成为记载湘西铁血历史的一部地方志。  相似文献   

14.
《新少年》2021,(3):F0004-F0004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省少工委联合新少年杂志社,在全省少先队员中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征文主题: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雷锋精神征文要求: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紧扣"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雷锋精神"主题,作品体裁不限,或分享最难忘、最深刻、最感动的故事、书籍或影视作品,或学习党史、参观红色景点的心得体会,或一首诗歌、一部快板小剧……要求情感真挚,充分抒发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英雄的热爱之情,传扬雷锋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语,展现新时代少先队员良好的精神风貌。文字原则上不超过800字,务必为原创作品,抄袭作品将被取消参评资格。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部新中国“红色”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红旗谱》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人物和历史的成长形成了意义的同构。在英雄人格化想象下人物的阶级身份意识步步彰显、清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体现的是一种对于崭新的民族国家现代性想象和合法性确证的叙事范本。  相似文献   

16.
1921年,一次只有十几个人参加的极端秘密而又极其伟大的会议在上海召开,那便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然而,与这次重要会议相关的一些问题,却一度成为历史之谜——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人数究竟有多少?究竟是哪个月、哪一天开幕,又是哪一天闭幕的?会址究竟在哪里?其真象曾长期淹没在逝去的时光里,并被中外史学界认定为中共“一大”疑而难决的三大“悬案。”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以德治国”方略的探索,经历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初步探索、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到“以德治国”方略的初步形成、全面确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基本治国方略及其创造性发展的历程。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党走上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科学治国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纯爱文学题材作品流行,并产生了"山楂树现象"。基于文化隐喻的两个层次分析山楂树的红色隐喻可以看出:小说及电影《山楂树之恋》还原了普通人的感情生活,其结局是一个悲剧性隐喻。山楂树的颜色转换,宣告着主人公爱情的必然死亡。"山楂树之恋"现象只是"想象"的一种爱情纯洁。今天的文学需要更多地直面普通人生存的艰辛,并趋向认同妥协的合理。小说以平淡叙事完成了对红色年代纯真爱情生活描述的超越;电影创作者以主题的转换和对小说内容的忠实重现,完成了对小说本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历史和记忆,历来有很大的关联性,它们互为依存,互生共长。在历史长河中留存的记忆,一方面展现过去的形态,另一方面又为现在,乃至将来提供一种借鉴,指明一种方向。报纸作为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在传播历史记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记忆”和“上海珍档”是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周刊两个关于历史记忆传播的版面,前者,以个体记忆为重点,后者,侧重城市记忆,通过对两个版面在传播历史记忆方面异同的描述,将历史画面,转化成丰富、可感、真实的场景;将历史记忆,转化成指导现实的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故事意识和小说理念从创作初期就交织纠缠在一起,并在他以后的叙事进程中呈现出悖论关系。作为一个"文体家"的定位正体现在沈从文的故事模式及其与小说理念的悖论式的内景中。20世纪30年代成熟期的沈从文往往在小说中自觉而且刻意地营造一种讲故事的语境。对故事语境的自觉,同时体现的是自觉的小说意识。沈从文的创作因此既表现出由故事形态向现代小说模式演化的渐进历程,又表现出对叙事意义的艰难探寻,最终以其对"叙事"的自觉超越了"故事"与"小说"的二分,呈现出某种本体性。审视30到40年代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一个乡下人是怎样从乡土闯到都市,逐渐在大学体制中变成一个孤独的都市现代人,最后作为一个曾经的"讲故事的人"走向"死亡"的象征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