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富就在你身边,成功就在你身边,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把小木梳也能成就千万富翁。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心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企业就能做多大!  相似文献   

2.
爱情的钥匙     
星新一 《可乐》2008,(8):21-21
一天,人类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锁,它的钥匙是一句话。在皮包上,在汽车上,在自己的房门上,都没有像从前那样的钥匙孔了,代替它们的是像小耳朵形状的东西。只要你把嘴贴在那里,悄悄一说,锁就开了。有人说"郁金香花开啦",锁就开了。有人说"必须牢固些",它也能自动打开。如果有人胡乱说  相似文献   

3.
老赵是单位有名的"妻管严"。多年来,只要一下班他就二话不说直奔菜市场……我们几个经常开他的玩笑,"老赵,你敢不敢做一回真男人,不去买菜,不回家做饭?如果敢,我们请你喝酒。"老赵也挺爱喝酒,但听着我们的"激将法",他吧嗒吧嗒嘴说,"回家,回家,那是咱的工作。"说完,在我们的哄笑声中,依然执著地回家去了。  相似文献   

4.
段奇清 《今日南国》2014,(12):35-35
莫言当年欲当一名作家的想法极为朴实极其简单,饿怕了的他听说当作家不仅可以不再挨饿,且生活质量“极高”:每顿都可吃到饺子.倘若做了作家挣到吃饺子的钱,还得有人来做啊.比他大两岁的杜勤兰虽称不上光润玉颜,但她特别能吃苦耐劳,淳朴利落,他相信她就是一位贤妻良母.  相似文献   

5.
正给文章"署名"这件事,说起来不是什么大事,但当我们把它和人格、境界这样一些操守联系起来的时候,就能发现在"署名"这样一件小事上,也能展现出大的人生境界来:虽然只是小事一桩,凸显的却是大人格、大境界。蒋路先生是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他的身上,具有一种可贵的"甘愿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精神,而且助人不图名、情愿做无名英雄。  相似文献   

6.
我和马云是大学同学,毕业就拿了结婚证.马云不是个帅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帅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组建杭州第一个英语角、为外国游客担任导游赚外汇、四处接课做兼职,同时还能成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然而,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在一种惶恐中,因为他的意外状况层出不穷…… 他忽然就辞职了,说要做自己的事业,就在杭州开了一家叫海博的翻译社.  相似文献   

7.
侯建忠 《北京纪事》2014,(10):110-112
传统相声里有一段《开粥场》,讲的是一位大善人幻想自己发财以后,开粥场施舍救济穷人的笑话。故事的背景是旧社会。那年头还是穷人多,穿绫罗绸缎、吃煎炒烹炸的只是少数王孙贵戚,富家大户。老百姓破屋土炕,日做日食,失学失业,家无隔宿粮者居多。要是能住上两三间房,有余钱剩米就算是中产阶级了。要是有人说旧社会好,他不是闭着眼睛瞎说八道,就是人家过去是财主。  相似文献   

8.
<正>不久前,一篇名为《当日本人说羡慕中国人时,他们到底在羡慕什么》的文章在中国网络走红。文章列举了"日本社会太压抑、中国生活轻松欢乐多"以及"中国吃瓜更便宜"等日本人羡慕中国人的理由。这篇文章传播到日本社交网络后,一些受了刺激的日本网友也非常努力地想反驳一下。在著名的右翼网友聚集地,日本2ch论坛上,有人表示,大部分日本人并不知道文章里所说的事实。有人说,除了中国菜,没有羡慕中国的地方了。并且还得是日本人做的中国菜,不能是中国人做的中国菜……  相似文献   

9.
化身博士     
假如有人开家后悔药店,比尔·盖茨就不再是世界首富了。厄塔森律师和理查一起散步。理查说:"有天夜里,我亲眼看到一个矮个子男人撞倒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并且无情地从她身上踩过去。我冲上前抓住他,他朝我看了一眼。啊,那目光多  相似文献   

10.
问:最近小区里有许多老年人都打算在入伏后去贴"三伏贴",有人想通过"三伏贴"改善睡眠;也有人不知"三伏贴"能治哪些病,只是出于好奇,想来体验一下;还有人以为贴敷能"包治百病"。请问"三伏贴"是怎么回事?真的很神奇吗?答:"三伏贴"源自清代《张氏医通》记载的白芥子发泡疗法。药物以麻黄、白芥子、甘遂等辛温散寒的药为主调配而成,分别在头  相似文献   

11.
正自小在深圳长大的邱秋,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2008年,他考入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我一直在想,未来要当一个怎样的人,要做一件怎样的事。"邱秋在看了讲述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创业的电影《硅谷传奇》后,心潮久久不能平静: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件让这个世界记得住的事情。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他便自学软件开发,大二着手创业。在一间租住的复式民居里,邱秋  相似文献   

12.
《新少年》2006,(Z2)
嗨,认识一下,我叫葫芦宝!也有人叫我“糊涂宝”,可对于奥运知识我一点儿也不糊涂。从今天起我们就相识了,请读者多关照。我虽然不会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但也能凑合上二十七变。现在,我就纵身一跃,来到了数十年前……圣火现身话说有个法国老人叫顾拜旦(1863~1937),他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一天,他对国际奥委会的代表们说:“诸位,我有个想法,今后再开奥运会是不是点起奥运圣火,以此象征光明、和平?”大家一听,齐声叫好。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了。1928年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9届奥运会上,圣火首次现身。说来你或许不信,这圣火居然…  相似文献   

13.
崔建丰 《社区》2012,(13):42
早晨一上班,我就看见一位小伙子站在社区办公室门口,一问才得知,小伙子把身份证弄丢了,过来开一封丢失证明信。我看了他的户口簿,快速地为他开好了证明信。开证明的时候,我问他证件怎么丢的,他说证就在家里放着,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社区每周都会有几个来开丢失证明信的,有很多人都是像这种情况,平时自己保管东西不上心,到用时才找不到。小伙子走后,我收拾了一下卫生,然后与3户残疾人家庭做了沟通,确保  相似文献   

14.
飞翔的信念     
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山坡上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很快消失在远处。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说。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要飞得比大雁还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相似文献   

15.
成功与习惯     
张鹰 《百姓生活》2014,(8):19-19
一位世界第一的推销大师,在他结束自己的推销生涯时,全王拉有5000位保险界的精英来参加他的职业生涯告别会。当许多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大师微笑不答。这时,全场的灯光暗下来了,从会场一边出现了四位彪形大汉,他们合力抬着一铁架走上台,铁架下放着一个大铁珠。人们有点诧异,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对,大师走上前。用一把小铁锤朝大铁球敲了一下.铁球发出轻轻的响声,却纹丝不动。接下来,大师每隔5秒钟,就用小铁锤对着大铁球敲一下,如此不断。可铁球还是一动不动,人们开始骚动,陆续有人离场而去。  相似文献   

16.
元尚 《北京纪事》2009,(4):90-93
俗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淘换藏品,放下屠刀就立地成傻了。这么着跟你说吧,卖藏品的人都是"逢人便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真。"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见什么人摆什么阵,关键就在于识人。你不砍价,就是冤大头。卖主都有一套开价策略,懂不懂行,有钱没钱,会不会砍价,打你一脚踏进门的时候,人家就把你掂量个差不离了。"您看刚才进来的那位,买好几年东西了,永远是一副不懂装懂的样子,你真给他开一高价,他还真敢不回价就买,好像阔佬似的。可你要真开一个合适的价位给他,他倒是认认真真地给你从脚后跟上来一刀。这种人,你能不宰他?"还真是这么回事儿,我认识一老板,走哪儿都挨宰,东西几乎没有假的,就是那价钱忒离谱,但这人就是改不了挨宰的毛病。淘换藏品不砍价是不是乐子,我不知道,但砍价绝对是淘换藏品过程中最大的乐趣之一。砍价不仅是一种经验、技巧、艺术,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心理较量。它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只要拦腰砍一下,或是从脚脖子上来一刀,就成了。如果真是这样,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这砍价的招数可多了去了,下面就介绍几个基础入门的刀法。  相似文献   

17.
小平和小林同时被一家面向少年儿童的报社录用,两人学历相同、能力相当,然而表现却不一。小平脚头很勤,新闻跑了不少,而小林整日郁郁寡欢。小林的志愿是当一家市级报社的记者,应聘时已经过五关斩六将,但最终还是没被录用,才屈就一下进了现在的单位。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水平没问题,肯定是有人开后门将他淘汰,而眼下的"小儿科"报社,跑不出什么大新闻,所以也懒得去采访。他经常想,要是我进了那家大报,肯定能抓出几条"大鱼",而在这里是干不出什么大名堂的,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笼罩在他心头。一次,为配合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市里要求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小平熟悉基层情况,一连写了几篇好稿,其中一篇还得了市一级的好新闻奖,而小林本来就认为这类文章是"小儿科",不屑一顾,此时当然拿不出什么好作品。领导看出了小林的心思,同他谈了办好少儿报刊的意义,并根据其简历中介绍自己善于写评论、还能主持大型活动的特点,请他对报纸刊登的科学育儿的案例逐篇进行点评,并告诉他最近准备同少年宫联合搞一次  相似文献   

18.
易中天 《可乐》2008,(4):78-78
"开卷有益"之类的老话,多半是些似是而非的空话废话。人类大多是懒惰的。你让他去探索真理,他觉得还不如去打麻将。人类又是脆弱的。不管干什么,他都希望能有个说法,以为支持或交代,这才"心安理得",可以放开手去做。这时,如果有一个人——当然得是个聪明人,想出一个说法比如"开卷有益"或"搓麻益智",大家听了觉得有些道理,而且浅显明白、朗朗上口,便会跟着说。一传十,十传百,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老话",甚至成了"真理"。  相似文献   

19.
祖孙同乐     
李水生 《老友》2012,(11):41-41
俗话说"人老心不老",此话不假。老年人多陪小孩玩,不仅有益健康,而且还能捡回童趣。我有一个小孙子,小名亮亮,去年上了幼儿园。每天他从幼儿园回来,就缠着要我陪他玩,不管你有事没事,陪他玩成了一条"潜规则"。我们的玩项很多,比如骑马、躲猫猫、背唐诗刮鼻子、奥特曼打怪兽等。在玩骑马游戏时,我给他当马,他骑在我身上,一边骑一边唱:"我的马儿真正好,骑上它它就跑。跑到泰  相似文献   

20.
一有位老朋友出车祸,整个车头都撞坏了,幸亏人没伤。他回家一进门就向老母报告这个意外。“真走运,”80多岁的老母说,“幸亏你开的是那辆旧车,要是开你新买的‘奔驰’出去,损失就大了。”“错了啊,”我这老朋友大叫,“我今天偏偏就开了那辆新车出去。”“真走运,”他老母又一笑,“要是你开旧车出去,只怕早没命了。”“咦?你怎么左也对右也对呢?”我这老朋友没好气地问。“当然左也对右也对。只要我儿子保住了一条命,就什么都对。”二有个老同学,前些时才捐了一大笔钱给慈善团体,最近却诸事不顺。“你会不会后悔捐了那么多钱?”有人问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