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没有法院判了不执行的情况?在美国我曾提出了这么个问题,还向好几个人打听。听我这样问,美国人也感到奇怪,哪有法院判了你不执行的呢?美国人讲,他们有两个生命,一个是自然生命,一个是财务信用生命。他们几乎人人有信用卡,有住房、轿车等财产,且都用信用卡超前消费。有资料说,美国人平均欠银行贷款为4600美元。如果不讲信用,在美国国内你怎么生活?我们的一个朋友到了美国,先想买一栋房子,他有一大  相似文献   

2.
心语心愿     
《老友》2009,(2):46-46
我发现周围有不少朋友像我一样,父母在农村,他们的父母都不愿进城。除生活不习惯外,大多是由于进城来后,怕看到城市人鄙夷的眼光。  相似文献   

3.
《北方人》2007,(10)
近几年,常有国内的代表团来访。美国朋友常吃惊地问我,为什么中国人不会选择。美国朋友在接待中国来访的朋友时,各种服务都提供三种以上的选择,他们常这样问:今天晚餐你们喜欢吃西餐还是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家楼上的邻居孙某爱好音乐和交际活动,几乎每天他都召集很多同事在家举行娱乐活动。活动时他们将电视和录音机的音量开得很大,而且一玩就到夜间12点以后。他们的活动干扰得我无法休息,我多次向他们提出意见,可邻居说这是他的爱好,别人无权干涉。请问,法律上有无规定,可以阻止孙某这种干扰我正常生活的行为?吴某吴同志: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邻居的行为已构成对你的合法权益的直接侵害。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享有一定的权利,但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应该对他人造成损害,更不能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损害他人的基础上,否…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条鱼     
正在森林里有一条清澈又美丽的小河,而我就在那条小河里生活。周围有很多的花草树木,河里还有碧绿的草、五颜六色的鹅卵石。小河慢慢地流着,我就是一条鱼在河里生活着,这里有很多很多的小鱼,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们每天都在这里嬉戏,玩捉迷藏,一二三木头人等等,可快乐了。  相似文献   

6.
记住与忘记     
张珂 《山西老年》2012,(1):47-47
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一个人一巴掌。被打的人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相似文献   

7.
博士的学问     
芳芳的爸爸妈妈都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了。当初我反对他们去,说芳芳都读小学五年级了,你们又有工作,还去美国念什么书?儿子媳妇说他们单位就他们两个不是博士,丢人现眼抬不起头不说,而且工资福利待遇也低人一等。于是,就把芳芳丢给我一个孤老太婆,两个人双双飞到了地球的另一面。我的身板硬  相似文献   

8.
乔伊 《社区》2005,(23):42-42
从美国归来,给我留下最深的感触不是优越的生活和享受,而是我那些可爱的邻居们。来美国之前,就听人说过,美国人的种族歧视很厉害,和许多外来人合不来。而我到美国后,公寓的左邻右舍不仅都是美国人,而且还是富有的美国人。所以,从一开始我就认定,自己与他们不会有什么共同语言。平时,我从来不主动和他们说话,没课的时候,便将自己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即使出门倒垃圾时,偶然与邻居碰面,我也会抛给对方一张很生硬的脸。然而,无论我怎样避免与他们的正面接触,但麻烦还是源源不断地找上我。一天清晨,太阳还未染红天空。睡梦中,我就被一声接一声的…  相似文献   

9.
我曾听一位外国朋友这样说过: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相反,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这位外国友人曾久居日本和中国。我不知道这样评价日本人是否合适,但我相信在中国生活过的诸位都会同意上述对中国人的判断。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久,就越喜欢中国人,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尽管他们缺乏卫生习惯,生活不甚讲究;尽管他们的思想和性格有许多缺点,但仍然赢得了外国人的喜爱,而这种喜爱是其他任何民族所无法得到的。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02,(5):31-31
编辑同志:我居住的家属楼上层的邻居孙某爱好音乐和交际,几乎每天他都召集很多人在家娱乐。活动时,他们将电视和录音机的音量开得很大,而且一玩就到夜间十二点以后,使我无法休息。我多次向他们提出意见,可孙某说这是他的爱好,别人无权干涉,不知在法律上有无规定可以阻止孙某的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11.
社区法律通     
《社区》2002,(5)
邻居进行娱乐活动时声音太大,我该怎么办?编辑同志:我居住的家属楼上层的邻居孙某爱好音乐和交际,几乎每天他都召集很多人在家娱乐。活动时,他们将电视和录音机的音量开得很大,而且一玩就到夜间十二点以后,使我无法休息。我多次向他们提出意见,可孙某说这是他的爱好,别人无权干涉,不知在法律上有无规定可以阻止孙某的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12.
徐如涛 《社区》2011,(27):61-61
跟周围的人交流,发现大家大都说自己不幸福。听多了,我渐渐发现,他们所谓的幸福,实际上指的是物质丰富。财富多就幸福吗?每个人都有亲戚、同事、朋友,在这些圈子里,总有比自己物质条件好的人。  相似文献   

13.
王玉琴  李铮 《华人时刊》2008,(11):83-84
我是做摩托车配件生意的,一位在越南经商的朋友说,做这一行在那里最能赚钱!2005年春天,应他之邀我就离开家乡合肥,来到了这个充满神秘的热带丛林小国。在河内,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清晨,只见满大街都是呼啸而过的摩托车,黑压压的一片,像黄蜂一样飞奔疾驰,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越南人常说,他们和美国都是"车轮上"的国家,不同的是,美国人开的是汽车,而越南人开的是摩托车。据说,这里普通的四口之家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但有许多朋友,与同学相处融洽。我的朋友来自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性格,是他们让我更多地了解了社会,了解了生活,朋友是我生活中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从小就很独立,经常帮父母干家务活,  相似文献   

15.
但斌 《可乐》2008,(5):64-64
到美国才发现,美国很少有人知道巴菲特。他的知名度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高。在中国,一般做投资的人,甚至普通百姓,都知道巴菲特是个成功的投资家。我请教过在哈佛大学的一些朋友。他们说,无非是商科、投资专业的人知道巴菲特,其他学  相似文献   

16.
行者 《21世纪》2011,(1):62-62
曾看到中央台的“实话实说”中有这么一段情节,颇有感触。主持人在节目最后,问一位在中国生活的爱尔兰年轻朋友,请他说说他的希望,那位爱尔兰年轻朋友说:“我走在街上,人们常叫我外国人,使我很不自在,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都是中国人。我希望他们以后不要这样叫我。依我之见,中国人称呼“外国人”是褒扬的意思,绝无贬意,因为被称作“外国人”者,只限于白人,黑人朋友一般被称做“非洲人”,或者以肤色直接称呼。  相似文献   

17.
吴绢 《21世纪》2010,(9):66-66
在美国大学里教书的经历,让我对留学这件事颇有感触。考虑留学时,或许很多人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打算。在一眼能看穿30年的当下,给生活加点儿波澜,加点儿不确定,加点儿模糊的星光。他们对未来的职业并没有清楚的规划。美国,去了再说!于是,去美国读书本身就被很多人错误地当成一个正当的职业来追求。  相似文献   

18.
欧阳娜 《社区》2005,(18):38-38
我刚刚移民来美国的时候,对我所居住的社区非常满意,因为它与耶鲁大学融为一体,环境宁静优雅,我不知道邻居们是否有钱,但是他们至少是白领,体面的邻居和整齐的住宅,使我认为我至少住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里。但时间长了,我对我的邻居们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就是我的美国“本土”邻居们的手头之紧,往往超出中国人,要看花钱的做派,似乎美国人比中国人还穷得多。我们的一位邻居朋友,父亲是一个顶尖名校的校长,年薪达50多万美元。她们姐妹二人,都受过名校的教育。自己还拿到博士学位。姐姐的夫君是一位著名物理学  相似文献   

19.
侃洋人     
区别一个美国人问我:“你看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说:“你们与人接触,首先是拉开距离,然后选择;我们是先混在一起,然后区别。我们的麻烦是往往绞成一团,人与人之间关系比较琐碎;你们的麻烦往往是孤独。”这位美国朋友点头称是。我指着桌上的菜说:“你们就像你们的菜,这是鸡,这是炸马铃薯条,这是柠檬。全部分开摆,由你选着吃;我们就像我们的菜,都切碎了,拌在一起炒,还嫌粘不到一块儿,再勾上些芡粉,这样味儿才出来。”美国朋友听了大笑。权利西方重个人意志,事事要自己选择决定;东方传统重官方意志,便寄厚望于父母官的仲裁。对…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美国人认为欧洲人整天无所事事,就知道鄙视美国人,那么这篇文章就是给这些美国人的一份报告。不要误解我———欧洲人确实喜欢鄙视美国人,但是他们同时也喜欢相互鄙视,尤其是邻国之间,彼此会画些漫画讽刺对方,局外人会觉得他们其实是半斤八两。我在欧洲生活了4年,以下调查结果就是基于我与欧洲人的频繁交际所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