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释“之”     
“之”是个多义词,但究竟有几个意义,几种用法,各家说法却不一致。刘淇的《助字辨略》提出十二种,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列出二十九种,杨树达的《词诠》举出十二种,吕叔湘的《文言虚字》指出七种。对于文句中“之”的解释,各家也有不同,甚至同一研究者对同一情况下的“之”,也会作出前后矛盾的解释。例如“华则荣矣,实之不知”中的“之”,有的说是连词,相当于“则”(见《经传释词》),有的说是句中助词,“宾语倒置于外动词之前时用之”(见《词诠》)。又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有的释“之”为“到”(见王力《古代汉语》),有的释为“是,这样”(见《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注释中的“通”表示某字与某字通用。教材中把通假字和古今字都归入了“通”这个范围。它的读音规律是通哪个字就读哪个字的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中的“说”通“悦”就读yue。“说文”中只收了“说”字,没有收“悦”字,说明“说”与“悦”是古今字(王力先生  相似文献   

3.
也谈《诗经》与楚辞中的“兮”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兮”字是我们常见的一个虚词。关于这个字的性质与作用,自东汉以来,历代都有一些学者为之训释。较早的如《说文》释为“语所稽也。”(段玉裁注云:“语于此少驻也。”)后来的《广雅》释为“词也”,《广韵》释为“语助”。再以后的韵书或文字训诂之书或释为“语辞”,或释为“助字”,大体相同。有些著作在论述虚词的时候则常把“兮”字与其他虚词并列在一起如唐代刘知几《史通·浮词》中说:“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宋代洪迈《容斋五笔》中说:“毛诗》所用  相似文献   

4.
释“沃灌”     
《送东阳马主序》中,有“媵人持汤沃灌”句,对其中“沃灌”一词,许多选注本都释为“浇灌”.有的同志根据“灌”字的“饮”义,就把这句译作:“陪送上学的人拿热水给自己喝”(《中华活叶文选》);“旅舍的仆役拿热开水给我喝”(上海教育学院编《古代汉语》1980年版105—106页).这么理解似有不妥.上文说宋濂“足肤皲裂”“四支僵劲不能动”,这是局部受冻,不是全身性冻坏,只需给受冻部位加热保暖就可以了.针对四肢冻僵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喝热水.其实,“沃灌”就是“浇洗”的意思.《说文》:“浇,沃也.”段玉裁说:“自上浇下曰沃”(《说文解字注》).“灌”通“盥”.两字都是元韵见声(从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它们是同音通假.《集韵》:“盥,澡手,或作灌.”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也指出:灌,“又为盥”“亦盥之转注”.“灌”、“盥”通用,在古汉语中是不乏其例的,如  相似文献   

5.
关于上博(二)《民之父母》9简“”字的释读,学术界颇有分歧,或释为“许”字繁文而读如字,或释为“许”字繁文而读为“语”,或释为“诗”字异构,或释为“辩”字异体,或疑为“语”字异体。文章辨析各家之说,断以己意,在较为详细的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当为“语”之异体字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对战国文字中六个释读存有争议的姓氏用字进行考释及疏证得出:释古玺中的“(翻)”(《玺汇》3200、3201)为“(舤)“、“(翻)”(《玺汇》0249)为“幾”;释包山楚简2号简中的“(整)”为“彭”;补证古玺文“(签)”(《玺汇》3190)当释为“骚”、“(稍)”(《玺汇》1884、1885)当释为“酆”;并以古玺文“(固)”(《玺汇》2553、2554)隶作“(侈)”(侈),为“(侈)”的异构,当释为“夙”.  相似文献   

7.
《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章:“为长者折枝”中的“折枝”历来众说纷纭,纵观古今,以下三解较有代表性:①按摩肢体,使之舒适(以下简称“按摩”说);②屈折腰肢,如今之鞠躬(以下简称“折腰”说);③攀折草木之枝(以下简称“折枝”说)。考其源流,“按摩”说出自后汉赵岐《孟子》注,赵注曰:“折枝,案摩折手节,解罢(罢通疲)枝也。少者耻是役,故不为耳,非不能也。”(《十三经注疏》)这是至今我们所能看到的对“折枝”的最早注释,宋孙奭《孟子注疏》首从其说,孙疏曰:“如为长者按摩手节而语人曰:‘我不能为长者按摩手节,是耻见役使,但不为之耳,非不能  相似文献   

8.
《战国策》所记伍子胥的“坐行”,从古代坐姿角度看就是膝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屋漏”,从句式和语言风格等方面考证,不能释为室内西北角  相似文献   

9.
“点线面式”文言教学法即“点,读准每一字;线,读懂每一句;面,理解每一文”的教学方法。一、读通读通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首先是正音的工作,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的读者,读通每一句。如《劝学》中解决如下字的读音问题,便可过读通这一关,如rou砺li趺qi跬kuinu镂lou锲qie槁gao暴pu等,通假字:“有”音“又”;“知”音“智”;“生”音“性”等。其次,遇到一些比较长的句子或特殊句子还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必须辨清语意和语言的结构,使语音上的停顿和语意、语言结构一致,音节上还要平稳。如《狱中杂记》,“其骈死,皆轻…  相似文献   

10.
《史记·李将军列传》“三人亡马步行”一句,一般选本皆忽略不注,有的选家虽有诠释,如王伯祥先生《史记选》注为“亡马步行,无马而徒步行走。亡通无。”(见《史记选》四四七页注三七)北京大学《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也注释为:“‘亡’通‘无’。言此三人并没有马,只是步行。”(见该书三五五页注四二)此说未必的当。“亡”在古音阳部,“无”在古音鱼部,两字同属微母,故为双声通假,这毫无疑问。但此处“亡”训作“无”,“亡  相似文献   

11.
本刊举办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有奖征文”,30篇获奖。现将结果公布于下: 一等奖(共四名) “一线串珠”式整体阅读教学例谈 也谈《药》的主题 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方法初探 要教学生“读”起来共收到文章132篇,经评委会认真评选,有荆州地区教委教研室江陵县第一中学仙桃市第三中学江陵县丫角中学余映潮杨海波杨丽华陈大林二等奖(共六名) 议论文结构作文教学法 语文单元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及其作用 试说寓练于乐 围绕练习进行思维训练 单元整体教学探索沙洋农场第二中学公安县南平中学洪湖第七中学仙桃市第二中学天门市蒋…  相似文献   

12.
一、“面”正反同辞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与陈伯之书》) 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涕泗交颐。 (《阎典史传) 中学课本将这两处的“面缚”均注释为“缚手于前”,这是不妥当的。此处“面”应为正反同辞。相背、反背的意思。按《正字通》云:“面,通(亻面)。”张舜徽《说文解  相似文献   

13.
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颈联“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自首”,中学课本作“白日”,这自然是有所本的,它来自《杜工部集》。此外,宋人一些版本如《黄氏千家注杜工部诗补遗》、《杜工部集记》、《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等,也作“白日”。但是另一些版本如清人仇兆螯的《杜诗详注》、浦起龙的《读杜新解》  相似文献   

14.
“又读”指的是韵书或古书注释中同一字形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情况。又读有的可以区别词义,如“行”字《广韵》有四读,意义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读了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教学与进修》上发表的《古诗文中修辞误释三例》一文,很受启发。对“通感”这种修辞手法,一般的修辞书上,甚至根本不提它。王继如同志在这方面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他关于通感的一些论述,也是正确的。但我对他所举《阿房宫赋》当中的例证,还有一点疑问,现在提出来向王继如同志请教。 关于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两句,《古文观止》释为:“临台而歌,则响为之暖,如  相似文献   

16.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介之使”,课本上注解为“一个使臣。介、个。”(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233页注)有些选入这篇文章的名家注本也多从此说。如王伯祥《史记选》中就说::“遣一介之使,派一个使臣,介通个,单独之义。”(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史记选》273页注58)尽管如此,笔者不敢与同,现谨陈拙见如下与持“介”通“个”说的同志商椎。  相似文献   

17.
清华简《程寤》简7“果拜不忍”中的“拜”字当释为“摘”字,读为“敢”。“果摘”即“果敢”,是果断意思,“不忍”当理解为仁慈。“果敢不忍”是指文王希望上天选择周代商时要果断仁慈,这对理解商未商周之间的关系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清人俞樾说过:“读古人书,不外乎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而三者中,通假借尤重”(《上曾涤生书》)。即以今天的古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来看,他把“通假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还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从目前的情况看,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尚无明确的统一标准。在古文阅读和古汉语教学中,常出现两者相混的现象,现今的中学  相似文献   

19.
一、揃揻湖北大多数方言地区,把拔鸡毛或拔睫毛叫做“揃”,妇女为使面部光洁,用线绞掉脸上的汗毛亦谓之“揃”,“揃”音“前”;还把摘取果实或摘掉果实上残留的茎蒂叫做“揻”,与“灭”同音,如阳新方言把摘玉米叫做“揻玉芦”.“揃”与“揻”出现的语言环境虽不同,意思还是大体相近的,《说文》:“揃,揻也”,于古有征.“揃揻”的“拔取”义也有其历史渊源.《广韵》:“揻,手拔也”;《说文》:“(扌此)也”《释文》亦引《字林》训作“(扌此)”,而“(扌此)”,《说文》释为“捽捽也”,玄应《一切经音义》引《说文》作“(?)”,谓“撮取”,与今义亦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20.
一、题解 本文选自《小仓山房文集》第22卷,原题为《黄生借书说》。“说”和“记”是有区别的:“说”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记”,也是一种文体,一般表记叙具体人事。本篇由黄生借书事展开议论,似仍以“说”标题为宜。作者在本文中用自己的亲身体会说明“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勉励黄生认真读书。 作者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清朝钱塘(现浙江杭州市)人,乾隆间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侨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