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瘠的黄土高原,动荡不安的生活现实,人种血缘的融合重组,造就了神奇的陕北民歌。陕北民歌在艺术脉络上传承了《诗经》国风的赋、比、兴创作手法,托物传情,以物拟人,直抒衷肠。歌词一般为上、下二句七言体,与《诗经》的四言四句体迥然不同,但它在七言体基础上所作的灵活变通的处理,却与《诗经》一脉相承。就此而言,陕北民歌是对《诗经》的一种新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壮族民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其中流传于红水河两岸的勒脚歌,就是一种章法回异、结构严谨、风格独特的壮族民歌。所谓“勒脚歌”,就是在一首歌里,某些歌句按一定的规律再次出现,前后呼应、连环相扣,形成回旋复沓的歌唱形式。这种勒脚歌又是多种多样,其中流行较广、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要算五言和七言三节十二句的勒脚歌。它是以第一歌节的上下联分别作第二第三歌节的下联,即第一节歌句分别在第二第三节重复再现。如;  相似文献   

3.
关于壮族民歌的翻译整理,有的主张直译,有的主张意译,还有的主张改译。主张直译的同志认为,只有字对字、句对句地直译,并保存原歌腰脚韵的格律,才能保存壮族民歌特有的风格,意译或改译,必定会把壮族民歌弄得面目全非。主张意译的同志认为,壮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词汇的运用和表达方法不同,语法也有差异,能做到忠实地表达出原歌的主题、意境就很不错了,要字对字、句对句地直译,并保存原歌的韵律,是绝对办不到的。主张改译的同志认为,翻译和整理就是再创作,既然是把壮语译成汉文,就必须按汉语词汇的表达方法和汉族诗歌的格律去整理,主张把原歌打碎,而后翻译整理成七言四句头的汉族民歌。  相似文献   

4.
《萨迦格言》是萨迦教派第四代祖师萨班·贡嘎坚赞溶合藏族民歌、谚语、寓言、民间故事创作而成的一种诗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藏族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萨迦格言》共九章四百五十七首,每首都是四句七言,有喻有实。一般写实在前,比喻在后,各占两句。也有些其他形式的,还有极少数是直述的。可以说,《萨迦格言》在艺术上突出的特点是长于比喻。  相似文献   

5.
在敦煌写本中,伯三六四五、斯一一五六两个写本同是《季布诗咏》,全篇都是七言韵文叙事诗体。斯一一五六还有尾题: 季布一卷天福四年四日记据此可知,它仅是“一卷”只有五十二句短小的“押座文”或“缘起”之类专供艺人说唱的民间词文。天福四年系公元939年,这两个写本抄于五代时期。对于这一篇《季布诗咏》的内容,学术界是有疑问的,当年王重民先生校录此文于《敦  相似文献   

6.
论律诗之“律”的审美价值熊笃我在《律诗形式的文化意蕴初探》(载《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3期)中曾论证律诗以“八句准篇”暗合《周易》中“八卦”的数象原理,以五、七言“约句”则与古音乐的五音、七音有关,故有关“约句准篇”的审美问题,本文从略。以往有关诗...  相似文献   

7.
古绝句四首     
【说明】“绝句”是一种以四句为一首的诗体的名称。这四首诗是晋以前的作品,最初见于《玉台新咏》卷十。这些诗的形式和当时的“绝句”相同,故以“绝句”命题。三国六朝时代长江流域的民歌五言四句,且以多用隐语为特色。这几首诗也可能是南方所产。  相似文献   

8.
打开《乐府诗集》,会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在《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下共收了隋、唐五位作者的七首诗。而七首诗却采用了四种不同的形式。隋代杨广二首和诸葛颖一首是五言四句,唐代张子容二首是五言六句,张若虚一首是七言三十六句,温庭筠一首是七言二十句。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诗歌形式演变的一条规律。  相似文献   

9.
蔡彦峰 《云梦学刊》2006,27(3):48-51
楚歌是《诗经》之后,五言诗产生之前,广泛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其体制特点是句中用“兮”字,句式参差灵活。由于句中“兮”字的使用,楚歌体制中包含着三言、五言、七言等句式发展的可能。从诗史来看,楚歌的主要意义即在于它对乐府三言、五言、七言等诗歌形式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楚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历史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左林霞 《云梦学刊》2004,25(3):76-79
“二四六分明”之说与唐人近体诗的创作实际相去甚远,通过对《全唐诗》中的近体诗的考察发现,五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字的平仄“分明”,第四字的平仄可以“不论”,七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四字的平仄“分明”,第六字的平仄可以“不论”。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二四六分明”改为“二、四分明”。  相似文献   

11.
“为天地立心”——张载“四为句”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1020-1077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包括他的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历代流行不衰。近年,温家宝总理在国外演讲或接受记者采访,曾多次引用;2005年,时任台湾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先生访问大陆,也曾用以寄语北大学子。足见张载四句名言的精神感召力之强盛。根据张载四句名言每一句开头都有一个“为”字的特点,可以简称“四为句”。对于“四为句”,解释的难点在第一句。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心得,对“四为句”简释如下。第一句“为天…  相似文献   

12.
李贺除有很少几首五言律外,七言律他一首也不写。李贺不写七言律,包括七言律诗和七言排律,即当时所谓七言近体。在李贺全部作品中,确如姚文燮《昌谷集注·凡例四则》中所说,“斯集唯古体为多,其绝无七言近体者。”李贺不写七言律,是否由于缺乏写七言律的能力?这个问题,在分析李贺作品后,即可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律诗形式的文化意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诗从南齐永明年间(483—493)沈约创“四声八病”说,至唐初沈佺期(约656—714)、宋之问(约656—712)“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最终定型,经历了二百多年,从此成为汉语诗歌运用声律的极至和典范,历千余年至今,从未有人对其格律提出过改造或重建的异议,充分证明了其严密完善的科学性和持久的生命力。个中原因,尤足发人深思:为何每首不多不少只准四韵八句?每句只限五言或七言?其平仄、用韵、对仗等规则又为何非要如  相似文献   

14.
李杜七古异同论葛景春李白和杜甫的七言古诗(包括七言、杂言乐府歌行)是唐诗七古创作的最高成就,即使是后人也无出其右者。明人胡应麟曾对唐代的七言歌行有一个总评:“唐七言歌行,垂拱四子,词极藻艳,然未脱梁陈也。张、李、沈、宋,稍汰浮华,渐趋平实,唐体肇矣,...  相似文献   

15.
唐前有绝(句)之题,用以指称五言四句体诗,而未指称七言四句体诗。早期五言四句体尚有断句、联(连)绝、短句等多种称谓,南朝梁代文人用绝(句)字入诗题并将其确立为一种诗体专名,这与汉译佛经四句之绝(偈)的体式为时人所认同和绝字能形容意蕴之精简妙绝等因素有关。绝句作为诗体名,传达出其四句成篇、讲求文辞意境精简妙绝之文体特色。唐代以来,那些从长诗中截裁出来歌唱的四句之辞,也被称为绝句。宋元以后流行绝句即截句的文体论,是歌诗传播中截句成绝现象在文学批评上的推衍。绝句体确立的时代正当诗歌声律审美风靡文坛,绝句诗总体也呈现出近体的风貌,因此后来又有绝句截律之说,这是绝句独特的传播文化与文体风貌的共同反映。  相似文献   

16.
完整七言诗的形成年代,历来有争议。现有的文献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七言诗形成于汉代之说,而地下出土文物——汉镜七言铭文恰可帮助我们证明,完整七言诗的形成年代绝不晚于西汉中期。汉镜七言铭文句式整齐,结构完整,写作程式化,并且铭文中还常有"言"、"七言"的字眼,甚至"言之句从竟始"的诗句。  相似文献   

17.
高适《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中的杰作,对“胡骑凭陵杂风雨”句中“凭陵”一词的诠释各家基本上是一致的,如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是这样解释的:“倚仗某种有利条件而去侵凌别人,叫做凭陵。一说,‘凭陵杂风雨’,是指在风雨中进攻。”其他各种唐诗选本的解释一如朱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把“凭陵”视为动词,甚至分而言之:凭,依仗也;陵,侵凌也。然而这种解释恐未必符合诗的本义。显而易见的是,高适的这首七言古体在作法上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多用偶句,而各家似乎都漠视这一特点,终让人感到其释义有不甚妥帖处。与“胡骑”句构…  相似文献   

18.
一枝奇花壮人常讲的“欢排”,直译就是排歌。排歌在壮族民歌里,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所谓排歌,是与短歌、散歌相对而言的长篇诗歌。它的形式较特别,可以行数成排成排地唱下去,以完成每首歌的主题思想为止,最短的一二十行一首,也有长达几百行甚至千行以上一首的。排歌句数行数是由内容决定的。以五言或七言为基础,但又比较灵活,也有一个字或  相似文献   

19.
六言必以节奏的整合才成为稳定的句式,这是确定六言句式与六言体诗起源的依据,所以不能追溯为《诗》中六言散语,也与《骚》语六言不侔。六言句式出于汉乐府,建安时始有文人创制,以五句而每句押韵的组诗形式为常。六言与五、七言在齐梁同时接受声律规范,始有隔句用韵相对,从而形成六言格律的雏形。但六言以三个双音节奏不能导致五、七言律体各联的粘连,因而不具严格的格律规范,按其平仄交替之理可推四式。由于六言不具单音节以为著力锻炼,所以造语必以"自在"为尚,这是衡量六言体诗高下最为重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风云波澜眼底生──说绝句的转笔技法吴绍礼,娜木罕就结构而言,一首绝句同一篇文章一样,也有起、承、转、合四个基本步骤。绝句每首四句,第一句为“起”,次甸为“承”,第三句为“转”,末句为“合”。这种称谓最早见于元代范椁。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诗,第一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