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周光凡 《领导文萃》2008,(22):70-74
美国人崇尚个性自由独立,欣赏那些敢于向传统挑战并书写自己独特的美国梦的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公众政策研究人员高尔斯顿说:“美国选民支持具体表现美国梦的领袖。美国人喜欢成功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办公室业务》2011,(2):52-53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弗吉尼亚煤矿爆炸、医疗改革……遇到种种突发情况和重要事件,美国总统奥巴马总是会发表各种演讲,或是安抚人心,或是激励斗志。而为奥巴马撰写这些演讲稿的,是一个由许多才思敏捷的写手组成的团队,他们被称为"奥巴马的大脑"。  相似文献   

3.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人际功能,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是语言的三个基本元功能。人际功能体现了说话者的身份、地位以及他对事物的态度、评价和判断,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来实现。本文通过分析奥巴马提名演讲中的人际功能因素,探讨奥巴马能够竞选成功的背后真相。  相似文献   

4.
阿朋 《领导广角》2000,(9):57-58
随着克林顿总统离开白宫日子的日益临近,新千年美国第一任总统竞选也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但在参加竞选的四人中,真正有实力问鼎白宫的也只有戈尔与小布什二人,而且民意测验结果表明,两人的得票率也不相上下。可以说,他俩正处于竞选的核心,是竞选的两极,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感谢你。我的朋友们。谢谢你们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来到这里。  相似文献   

6.
胡浩 《决策》2011,(1):62-63
奥巴马、梅德韦杰夫,卡梅伦……这些国家领导们都拥有了自己的微博,并且还互相添加关注,成为对方“粉丝”。目前。全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开通了微博,“微博外交”已经成为了国际政坛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奉少廷 《秘书之友》2008,(12):22-23
起草领导人的讲稿是领导者本人及秘书、秘书部门的重要工作。最近,我读了一些美国总统的讲稿和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并查阅了这些讲稿的起草背景及过程,受到了很大启发,觉得这对于克服国内有些领导者讲话空洞、冗长、乏味、无新意、没有个性、不能打动人的毛病颇有帮助。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钟复 《领导文萃》2009,(5):92-95
美国总统选举大概是所有国家里最复杂的,所以,也出现了众多的奇观。这一切的背后,有制度设计者的巧思,也隐藏着不少问题和困境。  相似文献   

9.
马伯庸 《领导文萃》2011,(23):109-111
美国一代一代总统下来,中途未有断绝,绵延至今已有四十四任,里面有英明的、有昏庸的、有能说会道的,也有天生残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业。  相似文献   

10.
刘洪 《领导文萃》2012,(4):29-31
在不久前的联合国大会酒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打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包括他在内的很多国家领导人都羡慕潘基文,因为潘连任秘书长一职时,既没碰到竞争对手,投票结果还是全票一致赞成。奥巴马最后感叹:一定要研究研究潘基文胜选  相似文献   

11.
<正>胡适这一生,似乎有两次可以当总统的机会,终于没有当上。我想,假设胡适当了总统,那也是书生总统。书生总统,那肯定要误国的,甚而至于要害国。  相似文献   

12.
元焕 《领导文萃》2009,(9):131-133
总统看什么书不是个人的事.而是表明他最近在关注什么,脑子里面在想什么,美国总统床头的书总是令人兴趣盎然:艾森豪威尔喜欢赞恩&#183;格雷(Zane Grey)的西部小说;肯尼迪——猪湾惨败的发动者——公开声明自己是007的崇拜者:克林顿则热心于沃特&#183;莫斯利(Walter Mosley)的罪案小说,  相似文献   

13.
范作惠 《办公室业务》2011,(11):49-50,51
历届美国总统都有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的传统和习惯,其中许多经典名句至今被人们所引用或津津乐道,并在美国社会中产生着重大影响。比如罗斯福总统的“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肯尼迪总统的“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及奥巴马总统的“Yes,wecan.”(是的,我们能)等。然而却很少人知道,这些著名语句并非出自总统本人之口,而是出自他们的文字工作秘书或首席撰稿人之手。  相似文献   

14.
奥巴马经济学:民主党的衣钵 奥巴马作为民主党推选的总统.必然推行具有民主党色彩的经济政策。美国的中产阶级相对于华尔街的大银行家和大资产阶级来讲,虽然人数上占优势,但经济实力稍逊一筹。“顶尖的百分之一美国人控制着近乎百分之四十的国家财富。”  相似文献   

15.
武俊浩 《领导文萃》2009,(11):52-54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之间的三场电视辩论,让不少中国观众大开眼界。其实,电视辩论在美国由来已久,逸闻趣事更是不少,本文选取两则,与广大读者朋友分享。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1月6日,美国第56届总统竞选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顺利当选,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败北。选举揭晓后的当晚,奥巴马和麦凯恩分别发表了演讲。两篇演讲稿无论思想内涵还是语言表述,都耐人寻味,令人感慨万端、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7.
老乔 《决策》2013,(11):70-71
美国总统每年的假期,国会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一般由总统本人依据情况来决定自己假期的长短。当美国总统需要休假时,他们通常有自己青睐的度假地点,有人喜欢森林中的小木屋,有人钟情海滩旁的豪宅。  相似文献   

18.
李方 《决策探索》2008,(17):88-88
奥巴马和麦凯恩你倾向谁?这个问题可一点都不八卦,毕竟美国总统不是萨科奇,说啥我们都不往心里去。随着美国大选临近,我的同事们也在PK,看来支持奥巴马的比较多。  相似文献   

19.
李军 《领导文萃》2008,(15):52-56
在“赋闲”许久之后,丹·拉瑟终于又露面了,而且系统地点评了他所见过的美国总统。 这位闻名全球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前电视新闻主播.因揭露美国总统布什“逃避兵役内幕”,被迫于2005年3月辞职。  相似文献   

20.
在“9·11”事件发生之后最初的几个小时里,有两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情况的混乱和信息的匮乏;二是总统迅速地认定这是场战争,并将带领全国人民赢得这场战争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