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题指出,阿里斯托芬的《云》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对苏格拉底哲学的批判,并认识到阿里斯托芬喜剧的狄奥尼索斯性质、阿佛洛狄忒性质以及克萨里忒斯精神,认为阿里斯托芬关于“狭隘性”和“完整性”的思想在阿里斯托芬那里,是对束缚的突破,是自由,是克服“狭隘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苏格拉底看来,作为最接近于神性存在的灵魂也会具有二重性,这就使恶的出现有了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恶在灵魂中有其本根性的存在,它不过产生于灵魂的一种缺欠,即道德智慧的缺欠.这种缺欠源于灵魂与身体的结合及身体对灵魂的禁锢和污染.灵魂的这种存在境况表明了净化灵魂以摆脱轮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哲学就是最高的净化形式.苏格拉底对灵魂二重性及救赎的论说,兼有哲学与宗教的双重性质,其根本取向是确立理性在灵魂与实践生活中的主导性.  相似文献   

3.
苏格拉底会爱一个人吗?问题有两重含义,一是怀疑苏格拉底是否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重点在“爱”上;二是怀疑苏格拉底是否能真的爱上“一个人”,重点在爱的对象上;同时责问背后还在质疑这种爱的效果能否为其正当性辩护。值得追问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式的爱究竟与一个具体的人有何关系,爱的对象有哪些,进而追问哲学对个人的教育如何可能,哲人如何在个体与普遍的困境中得以自适。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著名的苏格拉底之死在西方哲学中具有三重涵义:在人与神相比照的维面,西方哲学强调了"死"是必然的.死是内在于人生之中的;在人与物相比照的维面,西方哲学强调了"死"是幸福的,死亡就是灵魂从一处迁往另一处;在人与人相比照的维面,西方哲学强调了"死"是独立的,死亡使人自身个别化从而本真地作为他自己而存在.  相似文献   

5.
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385)是公元前五世纪三大旧喜剧诗人之一。克刺提诺斯和欧波利斯没有完整的作品传世,惟阿里斯托芬有十一个剧本流传至今。阿里斯托芬生于雅典农村,其一生大部分是在雅典度过的。他的青少年时代,恰逢伯里克利(前443—426)执政,即所谓雅典的“黄金时代”。他非常熟悉雅典的坡市和农村,对荷马史诗和希腊悲剧也有颇深的造诣,同时还与雅典农民一起饱尝过持继了二十七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404)的苦难。阿里斯托芬的交游甚广,与苏格拉底(前469—399)和柏拉图(前427—347)过从甚密。诗人热爱雅典的民主精神,对当权人物,乃至莫逆朋友,都曾进行猛烈的抨击和辛辣的讽刺。  相似文献   

6.
斐奇诺不光强调苏格拉底的智慧,还重视他作为"人"的有限性。作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他认为这一有限性只有上帝可以补足。在他的笔下,苏格拉底终身致力于治愈人的愚昧,真诚地承认自己无知,有助于虚心接受神的指引,从而巧妙地将其与基督教教义融合,斐奇诺特别强调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实践,认同他的爱和哲学的教育。他还将苏格拉底类比于耶稣,认为他是耶稣之前的基督徒,极大地改写了苏格拉底的形象。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苏格拉底,特别是斐奇诺笔下的苏格拉底,被当做耶稣式的哲学家,成为新时代的精神英雄,也即最智慧的人。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的身体-灵魂观源自苏格拉底临刑之前对身体死亡与灵魂永生的探讨,他据此把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在身体与灵魂的关系上,他认为灵魂统治身体,并通过灵魂的三重结构来论证灵魂统治身体的过程。他还在身体与灵魂的关系论中探讨美的本质问题,并且指出绝对的关源自灵魂的善。他在本体和主体两种角度来使用灵魂的概念,对后来的本体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的道德哲学到希腊化时期的斯多亚学派达到顶峰,但其肇端却在苏格拉底。因为苏格拉底的灵魂理论确立了道德实践的真正主体。荷马史诗中的灵魂还不是人的真实自我,奥尔菲教的灵魂为苏格拉底提供了精神方向。苏格拉底认为灵魂的本质是理性,理性灵魂是人的真实自我.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实体。也是道德实践的真正主体,从而为古代希腊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人与神的交流方式上,苏格拉底表现得对神无所求。"不信城邦的神"指的是不以传统方式接受城邦的神。对苏格拉底信仰的新的神灵——戴蒙——所做控告,原因不在于戴蒙的道德化,而在于戴蒙的私人化,以及在戴蒙和理性(反诘)的共同作用下,苏格拉底才能确定神灵以各种方式传达的真正意义。苏格拉底的哲学审查——诘问——始终与智慧问题密切相关。苏格拉底的"人的智慧"和"超人的智慧"的对比,彰显了苏格拉底对神灵的谦卑和虔诚。  相似文献   

10.
古典哲学是"德性"之学,而"德性"于世实现就是"至善",因此哲学的宗旨便是"至善".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西方古典哲学,并且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例,认为苏格拉底、柏拉图皆以"至善"为其哲学宗旨,而接近、臻于"至善"的方式是理性.但在苏格拉底、柏拉图那里,理性展现为不同的内涵--对话式辩证法、"哲学王".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对爱情关系的认知发展来探讨以爱情教育的通识化为目标的课程建设。目前在台湾地区的各大学校园中,与爱情关系相关的成长出现“活动”较多与“课程”较少的情形,现有开设的课程多半是以性别教育为主。根据爱情关系发展历程的相关文献,本研究以143位台湾地区的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对“爱情”的定义进行开放性描述,经内容分析后,将资料进行分类归为“理性论”、“感性论”、“单向论”、“互惠论”、“主动论”、“被动论”及“比喻论”七类论述;其中以互惠(reciprocity)论述爱情占最多(43%),其次是“比喻论”(15%)。至于男女对爱情的定义主述内涵方面,在理性或感性的认知上,男生以理性论述较多,女生则是以感性论述较多;以比喻的论述来形容爱情的部分则是以女生居多。最后,基于爱情定义之认知及大学阶段爱情的发展历程,本文从爱情教育的课程开设、教学方式及教材三方面提出爱情教育通识化的建议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与同时代女性作家相比,冰心的爱广博而丰厚.“爱的皙学”囊括了母爱、童真、自然诸爱却独独不包括男女性爱。文章通过对冰心思想和作品的分析,探讨并剖示了她与众不同的爱情现,指出冰心作品的性爱是一种“宇宙化”、“秘密化”(郁达夫语)了的爱.  相似文献   

13.
在苏曼殊和郁达夫的人生历程中都有过辛酸凄凉的童年和漂泊悲惨的经历,这一独特的人生经历衍生了作家主体的孤独感。为了逃避孤独,他们在无情的现实中构建起有情的小说世界。苏曼殊好用“一男择二女”的情节模式,郁达夫则选择了“一厢情愿”的情节模式。自卑情结形成的“弱势心理”使他们把爱情理解成“母爱”或“同情”;两人的情爱小说都弥漫着颓废的情调,但苏曼殊的作品在颓废中带有更多的感伤,而郁达夫的小说则在颓废中呈现出更多的唯美色彩。  相似文献   

14.
在<聊斋志异>的爱情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大批"情痴"形象.这些"情痴"志痴情笃,行为放荡不羁,蔑视权贵,敢于同封建礼教和传统道德观念作斗争,热烈而诚挚地追求建立在"知己之爱"基础上的自主婚姻.作者赋予了"情痴"以崇高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成为后世爱情故事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影响,"90后"大学生恋爱现象普遍,恋爱观呈现出理性认知缺乏、生理知识缺少等新特点。传统的教育方式对新时期大学生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如何就大学生恋爱观进行教育引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是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关键。在针对"90后"恋爱现状分析基础上,探索实践主题教育、同伴教育与校园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教育新模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小说叙述了一个个牵牵绊绊的情爱故事,却无法从纯粹的精神意义上找到一个“健康的、正常的”爱;情与爱的结局指向虚无:婚姻无真爱,相恋无圆满,两代无亲情,自然情感被戴上诸多的枷锁。其笔下的男女主人公或是玩世不恭,或是享乐主义,或经受痛苦煎熬,“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相似文献   

17.
描写和颂扬爱情的美好,表达对爱情执着追求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不胜枚举,也是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以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展示作者对待爱情的观念。近年来,一些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宣扬不受任何约束的、不担负任何社会责任的性爱观、婚姻观,并用"人性"作为支撑其观点的理由。影视作品的作者应牢记自己的社会职责,坚守爱情婚恋观的道德底线,创作恪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颂扬健康美好爱情的作品,以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修养,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论蒂里希关于“爱”的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罗·蒂里希是当代著名哲学家,他提出的"终极关怀"思想是当今人文科学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蒂里希从本体论方面论述了伦理学,其伦理学的中心范畴是"爱"的思想.他把伦理学中"爱"的思想与历史上的情感主义、道德主义区分开来.蒂里希伦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存在论的伦理学、人格主义的伦理学和原则主义的伦理学.蒂里希分析论述了爱的四个性质:"eros" 表示人类隐秘的本能爱欲;"philia" 指的是友谊之爱,即人们对于相似的和美好的人和事物的喜爱;"epithymia"指的是生命的自我实现的爱,它与"eros"既有同一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即超越本能的方面;"agape"指的是神圣的爱,是上帝对一切人的无条件的爱和利他主义的爱.  相似文献   

19.
宋明理学是新儒学,仁集中体现了宋明理学的这一特征——既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又是创新:如果说宋明理学家对仁的重视秉持了孔孟的思想旨趣的话,那么,对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诠释则体现了有别于孔孟的新认识。在对仁的诠释和论证中,宋明理学家一面强调仁与爱密切相关,一面将仁界定为"爱之理",在爱、恕、公的相互作用中臻于仁的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同时强调仁之一体中的差等和厚薄,最终将基于宇宙秩序的一体而等差贯彻到社会秩序和家庭秩序之中。  相似文献   

20.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提出了一种崇尚"知己之爱"的爱情观,他认为知已之爱的寻求必须立足于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从实实在在的现实感情出发,以缔结婚姻为最终目的;知己的酬答是不计利害的无私奉献,是永久、恒定的贞定;知己之爱的割舍是对对方心灵攀爬的结果,是灵魂深处痛楚的抉择.蒲氏的"知已之爱"的爱情观系统、完整,对今天的人们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