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葵花籽油表面活性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葵花籽油为原料.采用甲醇进行改性.将改性油与乙醇胺进行酰胺化反应、与磷酸化试剂进行磷酸化反应.制得新型表面活性剂-葵花籽油脂肪酸烷醇酰胺和磷酸酯盐.讨论了反应原理.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对相应的产物进行了IR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废聚苯乙烯(PS)为原料,采用接枝共聚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改性聚苯乙烯胶粘剂的最佳配方和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聚苯乙烯胶粘剂的粘接强度比改性前提高四倍,其对木材和金属的粘接,明显优于某些日用胶粘剂.本文采用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对产品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探索了生物催化反应制备酯化葡甘聚糖(KGM)衍生物的可能性,并构建了酶催化天然高分子改性的新模式。利用KGM与乙酸乙烯酯在无溶剂体系中的酯交换反应,对8种脂肪酶和5种蛋白酶的催化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并考察了以固定化脂肪酶N ovozym 435作生物催化剂时,不同的非水介质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条件下,这些酶对该反应均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有机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 c)、甲苯(T o luene)和异辛烷(IOCT)以及其他非水相有机介质,如离子液体N-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HM im]+[BF4]-和丁二酸二辛基磺酸钠(AOT)/异辛烷反相胶束体系,均有利于脂肪酶N ovozym 435催化的KGM与乙酸乙烯酯的酯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4.
落葵籽油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旋转回流提取法提取落葵籽油,对落葵籽油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检测,并将其与葵花籽油作对比,还分析了落葵籽油的品质.结果如下:折光指数为1.469 2;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为0.182%;过氧化值为1.41μmol/g;酸价为1.480 mg/g(以KOH计),皂化价为195.83 mg/g(以KOH计),碘价为101.5 8 g/hg碘(以I计)。上述结果表明落葵籽油可作为膳食用油,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聚法制备壳聚糖磁性复合材料,以脱色率为主要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壳聚糖/改性四氧化三铁质量比、投加量、pH、沉淀剂的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影响最大.综合考虑,处理印染废水脱色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改性四氧化三铁质量比为1.0∶1.0,投加量为0.2500g,pH为3.00,温度为35.0℃,搅拌时间为30min.在该条件下处理后脱色率为98.82%,除浊率为94.51%,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为99.01%;重复六次后脱色率为93.92%,除浊率为89.43%,CODCr为93.81%;通过表征及分析表明壳聚糖复合材料处理印染废水效果明显、可循环利用、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6.
采用ODS C18柱(150mm×4.6m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在276nm下对饮料中的咖啡因进行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5.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方法准确、快速、简单,适用于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竹屑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亚甲基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竹材废弃物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竹屑为原料,改性制备了竹屑基吸附材料(BSAC)。考察了制备条件对BSAC吸附水中亚甲基蓝(MB)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了BSAC的最佳制备条件,并比较了竹屑改性前后对MB的吸附效果。结果显示:1)磷酸质量浓度、浸渍比及热解温度增加,BSAC对MB吸附量也增加;2)热解温度是吸附量的最大影响因素,竹屑基吸附材料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磷酸质量分数40%、浸渍时间3h、热解温度700℃、热解时间3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BSAC对100mg/L MB溶液吸附1h,吸附量为90.80mg/g;3)改性后竹屑比未改性竹屑吸附量增加了473%。实验表明,用磷酸活化制备的竹屑基吸附材料对MB吸附速率快,吸附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柴胡皂苷a,d的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其色谱条件:HypersilsC18柱(4.6mm×250mm),流动相甲醇-水(66:34),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04nm.柴胡皂苷a,d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柴胡皂苷a:A=6.5428C-6.4132(r=0.9994);柴胡皂苷d:A=6.0308C-4.9314(r=0.9965).柴胡皂苷a的平均回收率为98.5%(n=6,RSD=2.18%),柴胡皂苷d的平均回收率为98.3%(n=6,RSD=2.28%).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便于对柴胡药材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经过溶剂脱酸预处理的麻疯树油、甲醇为原料,在氢氧化钠催化作用下,研究了通过转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工艺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依次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脂肪酸甲酯产品(即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转酯化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为麻疯树油重量的1%,反应温度为50℃,醇油摩尔比为6:1,反应时间为60min.在此条件下脂肪酸甲酯产品得率为87.2%.  相似文献   

10.
以橙皮为基体,经环氧氯丙烷和氢氧化钠改性处理制备橙皮生物质吸附剂,用红外光谱及SEM对改性橙皮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橙皮对Cd~(2+)溶液的吸附性能,考察了Cd~(2+)溶液的p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剂用量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溶液初始浓度为100 mg/L、pH=6、吸附时间为60 min、投加量为0.2 g时,在室温条件下,改性橙皮对Cd~(2+)的去除率和吸附容量分别为90%和11.03 mg/g;改性橙皮对Cd~(2+)的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模型,以单层化学吸附为主;对Cd~(2+)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冲击下 ,文学面临着意义的流失与消解。文学的这种现状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紧密相关的 ,是人类发展特殊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文学应致力于意义的探寻与重建 ,这表现为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理想的重新肯定 ,对现实中的物欲的批判性把握 ,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有四个重要方面: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自性(self)。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挖掘和分析《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这一悲剧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她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和阿妮姆斯、自性等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美语、英语差异看美语固有的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法运用、单词拼写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充分体现了当代美语既保持英语传统又从传统中革新的特点。并从这些差异的分析上进一步论述美国英语由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语言由繁趋简、活泼生动、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6.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城市景观小品需求增大。速生的景观小品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设计质量较高的景观小品也因奢华而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设计将野草文化、就地取材纳入设计理念中,可以实现在绿色城市背景下景观的人本表达。  相似文献   

19.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20.
广告语与幽默语的顺应性特征有显著的可比性。广告语是通过顺应受众、"投其所好"来达到目的。顺应受众是显性的"褒扬的"顺应过程;使受众顺应广告语者的目的、产生购买行为则是隐性的顺应过程。幽默语的特点是:幽默制作者有意违背或不顺应受众或听者的预期,这是一个显性的不顺应过程;而通过某种"线索"或"关联"(即隐性顺应因素)引导受众朝意想不到的或隐性的意义上思考,这个意义就是幽默制作者的意图,这是一个隐性的且具备"贬损性质的"顺应过程。广告幽默语具备广告的特征和幽默的顺应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