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理想教育的过程及要求理想,是人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和心理现象。理想作为预期结果的表象,既构成人们行为的动力,又构成人们行为的目标,它驱动和吸引着人们为消除现实和目标的距离而奋斗。理想可以使人们的生活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是在理想光辉的普照之下得以实现的。理想教育是一种目标教育,它是教育主体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2.
试论技术的理性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人类理性的一种特殊形式,技术理性既是一种追求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功能性、理想性和条件性的人类智慧和能力,也是形成并蕴含于人类技术实践活动中的一整套基本文化价值.通约、量化思维方法的普遍化,分解组合的还原论思维方法,实践地、程式化地控制世界,物质需求的优先性,效用至上原则,社会组织与社会生活的理性化,技术化生存,理想状态的不懈追求与创造,自然解蔽与生命祛魅等就是其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其自身未来的关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对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和理想架构。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主要是通过历史反思,那么它的付诸实施则需要有超前的教育作为牵引。超前性是教育的一个本质特点。通过教育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专门人才,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工作,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承担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宣传,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 可持续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除了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外,还应包括人与人、人与组织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人。1994年3月,我国政府发布的《中  相似文献   

4.
实用理性是在中国人应付环境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贯通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实用理性实质上就是经验理性。由于在全部经验中,历史经验所占的比重最大,因而实用理性也就是历史理性。与此同时,由于经验是通过教育而传递下去的,因而实用理性必定蕴含着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实用理性的主要缺陷是:急功近利、眼界狭隘;甘居中游、甘随大流;经验狭隘、思想模糊。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中提出了"实践智慧"的概念,开辟出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不同的另一个哲学发展路向。实践智慧主要是指政治、伦理领域里的行动智慧,行为者在变动不居的环境中能够迅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诉诸明智的行动。经过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实质性推进,实践智慧逐渐上升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受重视的哲学理论之一。我们认为,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中国人面临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把实用理性提升为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5.
为了理性的信仰——教育观的现代性与后现代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关乎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信仰与启蒙运动倡导的理性存在内在统一性,现代信仰的应然状态是以理性为主导的信仰.现代性教育观是以培养理性为目的的教育观,为信仰的确立提供基础、保障和检验.信仰危机不仅仅是一个现代性问题,更与后现代主义及其对应的教育观对人类理性的全面解构密切相关.倡导以理性为主导的信仰,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提倡有限的理性教育观、理想的实用理性教育观和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来实现对现代性教育观的完善,坚持对人类理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人类理性总是渴求在最深刻的层基上解释世界和确认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这种渴求,是一种指向终极性的理性追求,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一种终极性的关怀,并据此形成认识和评价尺度,来构建人类的理想世界,这种终极关怀就构成了本体论.本体论源于人类哲学的童年时代,与人类独特的生存状况或生存样式联系在一起,它体现的是人类对万物本源的终极追求,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追求作为世界终极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反思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讯问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它们构成了人类理性超越性追求的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信仰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为人类提供了追求价值的动力和目标,具有一种精神家园的意义。历史上,信仰与理性由"对立"到"统一"再到"分离",到现代社会,由于过于强调理性,而忽视了信仰的作用,导致信仰失落,人类失去精神家园。如何重建信仰是当代人急需解决的难题。马克思主义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和最高价值理想,树立了唯物主义的理想信仰,为人类找到了新的精神家园和信仰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8.
康德建立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为壮观的超验理想,这是一种道德理想国,也是理性、目的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理性为自己立法,它是所有有理性者共同遵循的法则,只有在遵循这一法则的王国里,才有真正的自由。康德的超验理想为人类众生设定了一个无限高远的理想王国,对这种理想的追求彰显了人类的崇高性、高贵性,从而使人类与自然世界、动物世界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9.
理想教育是指导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的教育。新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理想的形成和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因此,现代社会理想教育的方式,应该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理想教育与纪律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整体理想是指人们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意欲追求的体现社会整体要求的教育愿望或目标,教育具体理性是指教育在现实的活动中所应该具备的具有科学、文明、道德、理智、逻辑等特征的意识和观念。教育整体理想与教育具体理性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建构二者有机结合的文化和制度模式,是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幸福作为人类的永恒追求,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在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的同时,必须回答“教育如何与人的幸福”相关涉的问题,以提升人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关涉幸福,是因为其激发个人幸福、促进社会幸福、倡导奋斗幸福,明确教育的幸福指向;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能切入人的幸福,是因为其秉承德育为先、坚持“以生为本”、重视个体发展,引导人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幸福;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幸福有所作为,是因为其讲求“道明”“法当”“术精”,极大改善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外在条件,有助于人对幸福的追求;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蕴涵着诸多幸福元素,是因为其开展面向全体的分类施教,推行精益教育、实践教育、生活教育,为青年学生干事创业和追寻幸福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实践哲学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是不同于科学认识和生产技艺的行为选择活动,实践理性则是人类判断与选择正当行为的能力。由此,亚里士多德把规范人类行为的法律置入了人类实践的语境,从而获得了一种实践理性的理解。首先,作为行为指引的“实践理性”可被用来作为法规范的论证基础,即正当法源自于言说、论辩与对话;其次,法学的知识属性为实践之知;最后,实践理性的预设为存在一个能够充分自由对话的场域。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职文科实践性教学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学院文科专业招生热热闹闹、火爆异常,就业市场却无人问津。两边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人才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用人单位片面强调高学历,高文凭。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高职文科专业教育忽视实践性,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性不强,动手能力差。加强文科专业实践性教育迫在眉睫。文章就如何加强高职文科专业实践性,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就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实际内容发现,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方面是相背离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又呈现合流的发展趋势。现阶段,通识教育正面临着生存困难,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实际操作效用的危机,但正是因为这一点原因,促使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走向合流。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对象、内容、方式以及价值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共性,这就是这两种教育“合流”的理论基础,并且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学生社会实践等一些方面的合作就是这两者合流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作为对应试教育的纠偏,它是一种建构性的教育理想,为此,我们应从教育价值论的视角来给素质教育定位。由于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它应该遵循主体性教育价值观,而人的现代化正是促进主体性价值实现的途径,并在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它就应该以人的现代化为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来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十分薄弱。作者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对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唤醒他们感恩意识,让其学会感恩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理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包括在一定规则下应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或认识能力,而且包括对行为和目的的选择、质疑、反驳和辩护的能力。理性意识、理性能力、理性精神和理性观共同构成了人的理性人格,培育者应该以培育青年对象理性人格作为基本目的。在探究了理性人格培育的重要性和实际缺陷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统一"的最佳培育对策,即理论培育与实际统一;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统一;理性培育与德育、美育统一。  相似文献   

18.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因此,走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之困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之效用,必须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在价值定位、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和方法实施上更多地融入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教育的缺位是我国慈善事业滞后的根本原因,青少年教育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学校应是青少年慈善教育的主渠道。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对我国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的内涵、目的和功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的内容、课程设置、教育方法进行了实践性探索,旨在为我国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研究对象,“思想能力”是指能够掌握和运用一定思想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价值方面问题的主观条件,是一种具有突出思想性和价值指向性的高层次、综合性能力。主要表现为主体对思想价值观的理性识辨、选择和坚守。“思想能力”论题的提出,一是出于对大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现实考量,二是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审思,三是受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面新论点的启发。培育大学生的思想能力应着力于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激发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