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新时期“三元三层研究生德育教育机制”,必须超越传统模式和构建新模式,抓好“四支队伍”,坚持“三个结合”,立足“两项基点”,构建“一张网络”,从而有效地将研究生德育教育工作的主体、客体、载体、环体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本文概括了研究生德育和素质教育的调查结果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对研究生素质状况的基本评估 ,力求为加强研究生的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研究生德育教育的特点和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茜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111-113
研究生德育教育的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教育呈现新的特点,相对特点而言其德育教育重点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德育的对象、目标、内容、方法和重要性比较了高校研究生德育和本科生德育的异同,分析了新时期研究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及研究生德育的特点和规律,最后提出了新时期研究生德育的对策是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适应形势,健全机制;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管教结合,加强考评. 相似文献
5.
张改娥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在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受重视的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课程地位理论上与实际中相差太远、教材创新滞后、不能与时俱进、教学安排上不注重知行合一是重要因素。今后的德育教育应该给德育教育以应有的地位与尊重;德育教材应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注重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德育方法上应注重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由灌输式、示范式转变为启发式、体验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院(系)级研究生德育模式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纪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4):12-14,72
伴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德育状况日显重要。加强高校研究生的德育工作 ,院 (系 )一级的功能和作用尤为突出。本文探讨在新形势下高校院 (系 )一级研究生的德育教育模式 ,提出相关的功能、要素和具体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特殊的一部分,研究生德育目标既要体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共同性,也要体现其自身群体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张晓丹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1):24-25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研究生在校人数迅速增加,生源良莠不齐,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出现了若干新的问题。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还有许多实际工作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研究生德育教育必须处变促变。文中通过分析知识经济对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一些深层影响与新要求,提出了为迎接新时代的到来目前研究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必须加强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李治中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15-17
根据国家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要求 ,结合我校研究生德育的实际情况 ,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明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3):106-108
大学生道德教育应从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明确对他人的道德责任,确立环境保护意识等三个方面入手,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裘愉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22(2):95-99
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 ,加强新世纪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 ,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要立足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 ,站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 ,做到以德治校、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德修己。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木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行为的特点以及德育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一些看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指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德育要在目标指向、目标内容、目标要求和目标实现上凸显鲜明的特征,遵循民主平等原则、启发式原则、个性化原则和激励性原则,提出实现途径要依靠主渠道、拓展主阵地、开拓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末最具影响的文化思潮。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后现代思潮渗透到教育领域,尤其对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思想工作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文章通过分析后现代价值观对研究生群体思想发展的影响,揭示在研究生层面的道德教育、思想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周顺文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及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面对当前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影响程度的现状,必须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者对德育的认识,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7.
陈海燕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75-79
世界各国的大学生德育体系立足自身发展需要的价值追求,在一定时空领域培养了满足各自社会需求的人才。马克思人学思想提出,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结合的实现过程是真正的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也是现代德育价值内涵的应有之意。大学生处于社会化过程的实质阶段,按照符合所在社会的规范和理想的方式培养其道德素质是社会和个人的双重需求。因此,准确把握大学生德育价值内涵,就需要我们实现大学生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视阈融合,建设兼顾个体实际和社会需求的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形成了全面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态势,而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模式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德育教育的滞后。鉴于学生素质尤其是政治思想素质对其成才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务必要做到教育的综合化与社会化德育融合、教育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德育融合、教育的民主化与规范化德育融合以及教育的创新化与立体化德育融合。 相似文献
19.
曾永平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4):43-45
当代大学生个体道德需要的产生源自于其合理的物质利益需要和精神需要,并呈现出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相统一、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发展性与反复性相交织等特点。大学生个体道德需要正是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道德主体意识、提升道德接受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生成等方面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的德育工作是整个公民道德建设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客观上要求高校的德育工作要在大系统的规范下,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运作出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本文通过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环境及存在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四年制本科生“四个阶段”的德育系统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