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生活伦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活伦理”是相对于“教化伦理”而言的一种全新的道德类型与道德结构理论。生活伦理与教化伦理在主体、追求目标、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调节领域、意识形式和传承方式等方面均是不同的。教化伦理要以民众的生活伦理为基础,民众的生活伦理也要自觉认同国家教化伦理的价值导向和规范作用。一个社会的完整道德结构应该是国家教化伦理与民众生活伦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从伦理政治架构这个视点可以看出,传统社会、近代社会、当代社会具有不同的公共生活伦理形态.传统社会,伦理政治架构同一,国家伦理支配和覆盖社会伦理,公共生活的组织与安排建立在信念伦理基础上.近代社会,伦理政治架构分化,国家伦理用宪法价值来建立,公共生活的组织和安排建立在规则伦理基础上.当代社会,伦理政治架构形成双向互动结构,国家伦理与社会伦理的相关联方式变化,不是政治对伦理自上而下的道德控制模式,而是伦理对政治自下而上的道德渗透模式.公共生活伦理的良序实现不能寄希望于国家意志和政治权力,需要重建公民精神和公共价值伦理的道德基础,而公共价值的确立需要以政府和个人共同承诺的公共责任为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低碳生活日渐成为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伦理也成为现代人道德文明素质的新要求。家庭是培养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素质的重要场所,应加强青少年低碳生活知识的认知教育、遵守和践行低碳生活伦理道德规范能力的培养,养成低碳生活道德行为习惯。从家庭生活的小事入手,加强青少年对低碳生活知识的认知;家长以身立范引导青少年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强化养成训练,培养低碳生活行为习惯等。这些都是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素质家庭养成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低碳生活是通过降低、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低耗能、低开支、低污染目标的新兴生活方式,它的提出是人类理性反思的结果。低碳生活具有浓厚的伦理意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生态正义是低碳生活的伦理依据;第二,生态消费是低碳生活的伦理诉求;第三,生态良知是低碳生活的伦理保障。  相似文献   

5.
由于环境伦理观念的作用,少数民族对自然界充满信仰、崇拜、畏惧、感恩等神圣心理,有效地维护了人与自然在原始状态下的和谐,但也使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摆脱不了"攫取型经济"的落后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少数民族环境伦理观念陷入了困境,引发出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是伦理学理论和现实道德生活的重要内容。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逻辑关系主要有一体两面关系、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的关系、相互离异的关系、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及功能与价值关系。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现实关系除包含二者逻辑层面关系的内容外,还有一个特殊方面,就是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功能与价值关系要在历史的发展中(伦理思想史与道德生活史)以动态的方式双重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职业伦理是指法律职业者在其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应该在法学教育中建立和完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发展甚微,这必将影响到法律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应从教育目的、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教育类型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精神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学科意义、实践意义。是精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始终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标准,按照一定的伦理道德原则塑造人、培养人,把伦理作为一种生存生活的方式,促进人性的完善和人的价值的提升,最终的旨归是追求向善。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形而上的伦理探究和考量,体现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观照。注重人的伦理存在的方式,尊重人、关心人,在“人”的活动中、在“生活”的实践活动中、在“正义”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9.
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是伦理学理论和现实道德生活的重要内容。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逻辑关系主要有一体两面关系、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的关系、相互离异的关系、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及功能与价值关系。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现实关系除包含二者逻辑层面关系的内容外,还有一个特殊方面,就是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功能与价值关系要在历史的发展中(伦理思想史与道德生活史)以动态的方式双重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技术时代的典型产品——微信,在技术系统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正在通过其技术手段实现对社会生活的重新建构。微信技术在构建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负面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微信的不恰当使用导致的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这是由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的新型社会问题。对此,从约纳斯责任伦理学的视角,分析微信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根本原因,认清微信产品不恰当使用对于社会健康生活的侵蚀,树立责任伦理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农村可持续发展呼唤新的伦理观和生态伦理,其对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依据生态伦理观,我们应创建学习型的生态文明村,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加强对农民生态伦理的教育,引导农民选择更合理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治理的本质可被理解为社区基于社会特质来实现工具意义与价值意义双向契合的过程,而"制度和人"的治理悖论引出了对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理念、治理方略和治理技术的拷问,凸显着社区价值内涵对于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围绕社区日常生活,价值原则、生活叙事和伦理意蕴构成了社区治理价值层面的内容框架。具体来说,社区治理结构演进中的价值形态和隐含的四项基本原则构成了社区治理的价值原则;以注意力分配为策略,立足生活意义和自我认同的生活叙事成为社区治理的价值叙事;而基于社区伦理的核心问题、价值目标和伦理基础的伦理意蕴则是社区治理的价值基础。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社区治理价值层面的内容,价值原则是生活叙事和伦理意蕴的前提,伦理意蕴是价值原则和生活叙事的基础,生活叙事则联结着价值原则和伦理意蕴,是其从抽象性迈向现实性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和合与伦理--关于网络、生命、环境伦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高科技日新月异,传统伦理道德领域已不能涵盖和统摄,诸多新型的人的生活活动领域和人际交往活动方式不断涌现,需要依据和合学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原理来化解.和达网络伦理:现代信息网络世界给人类的生活、交往、思维方式带来美好的"数字化乐园",但也带来网络生态、道德、精神危机;网络世界作为人际信息交往世界,必须遵守人际信息交往的底线伦理,如讲诚信、修身、以友辅仁等.和生的生命伦理,是指对现代医学和生物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带来的生命冲突融合所做的道德诠释的伦理学说.和处的环境伦理,是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危机所做出的道德、化解的伦理学说,如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成己成物等,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优美化.  相似文献   

14.
叙事与伦理结合构成作为批评方法的叙事伦理,其知识合法性基础在于三个方面。首先,伦理是对人类生活应然状态的一种规定,而叙事,尤其是文学叙事(或称虚构叙事)是对生存的一种展示,加深我们对应然生活的理解,这是人类学基础;其次,叙事和伦理都是人的自我确立方式,这是叙事走向伦理的心理学基础;最后,“美是道德的象征”是叙事走向伦理的美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生态伦理是"美丽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力量,生态文明是生态伦理的实践升华。当前,"美丽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生态理论普及度不高、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生产生活方式粗放、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必须从提高生态伦理认识、健全环保法律法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加强生态伦理教育等方面,大力推进"美丽广西"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制度伦理建构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制度伦理化"或"伦理制度化",而应当被理解为对制度自身的伦理属性以及对制度在社会伦理生活中的功能定位、作用方式的反思、批判与重建。制度伦理构建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它一方面表明制度的伦理基础的现代变革,另一方面表明制度必须在现代社会伦理生活中起着主导性的规范作用。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平等地保障现代个体的自由与权利,而对那些可能损及他人自由与权利的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则是其主要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7.
工程伦理准则与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伦理问题.工程伦理是调整工程与技术、工程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对工程师的伦理行为和工程建设起着引导、规范、开拓等重要作用.工程伦理准则包括五个方面: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可靠、关爱自然、公平正义.工程师的社会职责事关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工程师要对工程活动的全面社会意义和长远社会影响建立自觉的认识,承担起全部的社会责任.在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情况下,加强理工科高校工程伦理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理工科高校要开设工程伦理课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程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8.
经济制度的公正性是保证经济活动运行的重要条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产物和体现,也是维护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根本保障。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现实来看,政策制定主体的伦理目标定位、伦理职能的发挥、政策执行主体的伦理责任及执行结果等方面均存在伦理缺陷;借助于数学模型分析发现,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的关系直接受到目标制定向度和目标执行向度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通过以上两个向度的分析,研究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所呈现出的价值分布状态,进一步构建“政策理念导向、政策制定与执行主体负责、价值分配与权力分配关系合理、政策立法完善、资金投入保障、农民需求参与”的多元政策模式,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伦理回归。  相似文献   

19.
责任伦理:现代社会伦理精神的必然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伦理,即一种以“尽己之责”作为基本道德准则的伦理,其判定道德善恶的根本标准是:尽己之责方有德。作为一种独特的伦理精神,责任伦理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世界伦理学领域得到日益广泛而又高度的重视,有其深刻的必然性根据,是现代社会伦理精神的必然诉求。其必然性根据即在于比较适应现代社会中公民的权责关系状况、道德生活境况和道德推理方式对富有成效的道德规范或道德原则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制度运行伦理:制度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为制度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制度运行伦理是与制度设计伦理有所不同的。它具体包括制度管理伦理和制度实现伦理两个方面,并以服从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为其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优良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