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民营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但与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阶段性差距。苏州是一个政府主导经济、外向型特征明显的经济强市,已经在经济、社会、区位环境等领域形成了显著的比较优势,要促进苏州民营经济的腾飞,就必须立足于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促使苏州民营经济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2.
1978年以来,苏州民营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但与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阶段性差距。苏州是一个政府主导经济、外向型特征明显的经济强市,已经在经济、社会、区位环境等领域形成了显著的比较优势,要促进苏州民营经济的腾飞,就必须立足于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促进苏州民营经济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3.
苏州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苏州"三足鼎立"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总体是良好的,但还存在法规与地方性配套的举措缺乏、司法救助不受重视、起诉率低、个别执法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苏州民营经济要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必须加强依法行政力度,惩治滥用职权行为,贯彻司法为"民",完善"绿色通道",加快配套措施制定,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优化苏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4.
民营经济在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中,需要政府行为参与,其原因既在于市场调节的"功能缺陷",更在于初期阶段民营经济的性质.政府行为在发展民营经济中因其功能不同,具体化为一般行为、特殊行为和偶然行为;在民营经济发展实践中,政府行为的正确贯彻需要多种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5.
对绵阳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认为绵阳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如下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在观念上存在误区;市场准入方面与公有经济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执行难;政府有时信用缺失;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低;融资渠道不畅。为了发展民营经济,提出了转变政府部门观念、对民营经济实行国民待遇、建立保障制度和监督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外部环境、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与体制创新、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特点,但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又被观念保守、人才匮乏、管理落后、结构单一等内部因素所困扰和市场需求、融资、税费、环境、信息、财产保全等外部因素所阻碍,因此,促进县域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必须走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整治环境、引导投资、拓宽渠道、提供服务、铲除壁垒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南省民营经济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缺乏立足长远的技术创新、融资渠道不畅、集群程度弱、政策推动不足等问题,应通过创新观念,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创新机制,提高企业家素质,实施名牌战略以及扩大企业规模等措施,加快河南省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营经济已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成份的主体。文章选择西部的恩施自治州和东部的温州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民族地区民营经济起步晚,发展水平低,在经济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表现出不合理性。文化背景、生存环境、政府行为等因素是造成东西民营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民族地区既存在着资源、政策、后发等方面的优势,又存在着观念、环境、人才、资金、管理等因素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诸多困境。只有尽快突破困境,充分利用优势,创新发展对策,才能促进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快速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苏南模式"和"外向型经济模式"都是与苏州文化精神有悖的经济模式.水乡生活、远离政治生活和佛教信仰生活培育了苏州人的心态,塑造了苏州人的性格,决定了苏州人的生存方式,也规制了苏州人的经济行为.淡化统一的经济模式,大力发展自主创新、自主发展、与苏州文化相适应的民营经济,是苏州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规律,结合经济制度的阶段性变迁,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以及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当代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主导因素大致经历了资源主导、区位主导、政策主导和市场主导4个阶段的嬗变。从县域内主要经济贡献主体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公社集体和国有企业为主体、改革开放初期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家庭和乡镇企业为主体、市场经济探索建立时期多种经济主体共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等几个阶段。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内生发展与外生发展的统一、要素多元化与主体多元化的统一、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统一、县域相对独立与区域联动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高新科技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我国的私营科技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 ,它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困难。当前 ,必须研究私营科技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必须积极制定各种有效的发展对策 ,这才能进一步充分发挥私营科技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视角,探讨私营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是现实提出的理论研究新课题。和谐社会理念为私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对私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处理好私营经济内部及其与社会的各种矛盾,使私营经济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贡献超过了资本、土地和劳动等传统要素 ,成为生产力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 ,关键取决于知识的储备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仅是当前知识资源的体现者 ,而且是企业学习能力最主要的决定者 ,因而备受世界各国企业的重视。然而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人才高流失现象却使老板们困惑不已。本文探讨了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作为变迁主体之一的中国家族企业家及其家族企业在发展初期,尽管处在计划经济和传统社会观念的夹缝,但凭借其同市场经济更相容的特性,使得家族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对体制内力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并通过这种竞争性作用促使政府行为朝着更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方向转变,进而推动了制度环境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2-2003年我国商贸理论进行综述,分别概述了流通基础产业论、国有零售业产权制度和劳动制度改革、“零售之轮”新论、流通现代化、百货业管理的创新、批发市场交易升级和管理创新、商业发展战略、物流业的创新、零售商供应链再造、商业立法和规划、商务部的组建、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商业企业并购、电子商务对流通渠道的影响、商业主权论、行业协会体系的重构和完善、流通业与城市发展、消费经济学的新进展、发展民营商业、商学论著等19个方面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时代企业创新发展的风险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创新发展的风险及其管理是新经济时代企业创新发展能否成功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该文首先从管理学的角度阐述了风险的概念及特征、企业创新风险的概念及时代特点 ,在此基础上 ,又分析了企业创新发展风险的来源 ,研究了新经济时代加强企业创新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在论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及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时 ,称“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并对这六大类社会阶层排序时 ,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排在首位 ,这不仅是政治上“统战”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在对人们社会身份的认定上破除了传统的以“剥削”或“劳动”为界定的 ,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这是以人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为依据的表述方法 ,是科学的定位和最佳表述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 ,目前制约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资金的短缺问题。从企业发展的阶段来看 ,中小企业在腾飞之前必然要有资金的大量投入。因而解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近代苏州的发展可以1900年前后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传统的自然经济占主体,战争、交通、上海崛起等外部因素导致苏州突发性衰落,也是一种绝对衰落。1900年之后,随着近代工业化的推进,苏州逐渐恢复并不断发展,但相对于邻近的上海、无锡等城市来说,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是一种相对衰落。近代苏州发展滞后的内部原因主要是经济结构僵化和失调。首先,主导产业衰落,棉布业一蹶不振,丝织业中养蚕、缫丝、织绸三个环节发展不均衡,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其次,工商业结构失调,商业畸形繁荣,而工业发展的滞慢又无法吸收商业积累的资本,两者难以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作为最为稀缺的资源 ,将成为 2 1世纪竞争的焦点。江苏国有企业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相比拥有最多的人才 ,然而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人事管理制度 ,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需要。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建立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关键 ,是要引入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观念 ,调动企业家、管理者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建立起完善的企业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