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替天行道”到“以情悟道”——二论《红楼梦》的创作主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红楼梦》的作者,同样是一位"不得其位而又不甘寂寞"的"志于道"者。"有命无运"是作者对甄英莲的同情,也是对自己一生的叹息。《红楼梦》的主旨是"以情悟道",因为《红楼梦》的作者旨在借石头的爱情与生活经历,表达自己"不得其位却又不甘寂寞的‘志于道’者的伟大情怀"。然而,时代变了。《红楼梦》的时代与孔子的时代不同,与施耐庵的时代亦有所不同。这种改变反映到《红楼梦》中表现为作者把"怀才不遇"的愤懑变成了"无才补天"的自嘲,把"替天行道"的呐喊变成了"以情悟道"的警世。从明末清初的社会文化思潮、科举制度、文学潮流以及满清政府的文化专制——文字狱等几个方面来看,这种改变反映着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孙爱玲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2):15-18
《红楼梦》以神话开篇,发明了神话所具有的诗性哲思和发端威猛。女娲补天、灵石被弃、木石情缘,均是在源始处探索人类生命本真存在的意义,进而通过小说具体情节“以情悟道”,充满了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3.
谢德俊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4):40-43
《红楼梦》之"情"可谓意蕴深远。贾宝玉的情感以"情不情"为特征,是一个包含了"色欲"与"纯情"的情感世界,寄寓了作者"情"的理想。黛玉之"情情"与宝钗之"情时"分别代表了宝玉的两种情感诉求而不可兼得。"兼美"钗黛的秦可卿作为贾宝玉的知"情"之人,是作者将两种情感糅合在一起的一个尝试。饱含着作者审美理想的秦可卿早早地退出舞台,为小说的结局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相似文献
4.
高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1):33-37
《红楼梦》在诸法实相的思想基石上挺立出“情”本体,使之与“情”的境界、工夫和合于“情”的哲学体系中。《红楼梦》用烟雾朦胧之法使“情”与“空”的分立圆融成为可能,并凸显伤时骂世之旨;而“情”的大化流行,则处处体现着“诸法实相”的思辨智慧。基于“诸法实相”,“情”在境界嬗变与本体流转中不可避免地陷入悲苦之境,从而于悲情视域中完成了《红楼梦》的旨归。 相似文献
5.
翟新格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2):48-52
通过情的方式、情的哲学文化内涵、主要是情的文化人格模式的悲剧性之论述,领悟<红楼梦>的悲剧其本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贾宝玉“意淫”这一总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意淫”不是皮肤滥淫”;二、“意淫”是一种近似“痴情”的感情;三、“意淫”有“惟意会不可口传”的神秘意蕴;四、“意淫”是弃于世道的,可为闺阁良友。 相似文献
7.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以情悟道,守理衷情原出自甲戌本《胭脂斋重评石头记》第五回警幻仙姑之口。《红楼梦》的主旨乃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作者旨在借石头历经离合悲欢的情感历程,展示炎凉世态,表达自己无才补天(即不得其位)却又不甘寂寞的志于道者的伟大情怀,这就是以情悟道;守理衷情则是作家对自己所悟之道的直接阐释。守理衷情,以理范情,以情维理;理在情中,情在理中,乃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守理衷情是对经历了宋明两代重理与重情两种极端的冲击之后的孔子儒学所做的智慧的调和。 相似文献
8.
姚会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9(2):88-90
"情"是<红楼梦>的中心和灵魂,由此形成了它独特的"情文化".从曹雪芹对人生世态炎凉的体验、放荡不羁的性格和对往日情怀的追忆三个方面,分析这种心理特征与作者"大旨谈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王思豪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13
赋与小说在形态与体格上是貌似大相径庭、实则一脉相承的两种文类,二者在《红楼梦》的时代形成“参体同构”。《红楼梦》不仅援赋作入小说,秉持“远师《楚辞》而近学六朝”的赋学观念,存“隐曲之笔”;更是援引赋法入小说,以“七体”结构小说第五回,以“曲终奏雅”结构小说全篇。反过来,诸篇《红楼梦赋》又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首次以“赋”体完整组织、重写小说,以“赋法”构筑一个新的大观园世界。“赋—说”同构的文体形态分别在小说文本叙事与赋文本敷陈中得以实现。《红楼梦》与《红楼梦赋》二者的成功“互参”,是辞赋与小说试图以“赋法”同构的一个典型范例,在文体史、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的“情文化”与曹雪芹创作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会涛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情"是《红楼梦》的中心和灵魂,由此形成了它独特的"情文化"。从曹雪芹对人生世态炎凉的体验、放荡不羁的性格和对往日情怀的追忆三个方面,分析这种心理特征与作者"大旨谈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章芳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10-113
从《西厢记》到《牡丹亭》再到《红楼梦》,中国古代爱情取向与婚恋观念发生了由情到欲再到爱的演变。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渐舍弃了两貌相取的失之肤浅和两性相悦的流于庸俗,而最终肯定了两心相知的臻于完美。这与人们对爱情婚姻的认识从简单到深刻,由浅显至深入,自现象达本质的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一个由“空·色·情”建构的立体世界——论《红楼梦》的总体构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所交待的“因空见色 ,由色生情 ,传情入色 ,自色悟空” ,是全书总体构思的纲领。他为自己的著作设计了一个由“空”、“色”、“情”三个子世界建构起来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世界。作品中的全部人物、事件和整个情节都是以“空的世界”为起点和归宿 ,以“色的世界”为基础 ,以“情的世界”为中心。这三个子世界有各自具体的内涵及思想意义 ,三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生灭转化的相互关系 ,从而为《红楼梦》文本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情”与“幻”是《红楼梦》和曹雪芹美学思想中的两个最为重要的观念。在这两个观念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人生、哲学、思想、艺术内涵。因情而幻,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有标识;借幻言情,则是《红楼梦》独具的艺术特色。曹雪芹对“情”“幻”辩证关系的理解,丰富了古代小说艺术理论宝库;并且通过其艺术实践,将真实性寓于奇幻性、神秘性之中,使《红楼梦》展示了“空灵”与“坐实”、“虚幻”与“真情”完美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奇观。 相似文献
15.
何跞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3-107,112
固定排布于《红楼梦》首回虚境神话叙事中的诗词韵语,有着叙事界点作用和意旨独立性,并隐含了作者的情感。回目联句和作为总评的七言律诗是小说开篇的一顿,前者在二元哲学和悲世情调中隐含了创作本事和内容;后者假评语以直白抒情,展开作者生事和小说故事。作者在入戏之先进行了情旨交代,他借石头事典和诗境,将存在的终极归于爱情的讲述;借石头七绝偈语无材可去补苍天寄托因现实事功的幻灭而作传奇的无奈;而曹雪芹的自白满纸荒唐言一诗则直接道出了辛酸和希冀被解味的作文苦心。而对三生石的故事演绎乃是对小说故事的引入,其中假作真时真亦假对联又是对真假笔法的提示。作者在故事性遮蔽下披露了其创作本心,进行了笔法交代,并伴随着情绪的起伏,这是他在这个诗语整体中所隐藏的玄机。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作者以贾宝玉这一艺术形象实践着警幻仙姑的嘱咐: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以此警醒世人,从而起到补天的作用。《红楼梦》坚持以情悟道,以情传道,是有志于道而又不得其位即有命无运的明清知识分子用小说批评朝政,教化民众而创作出的最为艳丽的文学奇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走过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创造了自己迥异于西方的伦理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尚礼精神追求。道与非道、义与非义、礼与非礼,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矛盾冲突的主线。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王道社会,不仅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主张,也是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模式。对这一理想的追求,是几千年中国知识阶层乃至广大民众一致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孔夫子在面对周王朝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时,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同样,《红楼梦》作者面对满清的黑暗与腐败,提出了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作为社会改革的出路。这就是中华文化尚礼精神在中国文学中的具体体现。这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作者以贾宝玉这一艺术形象实践着警幻仙姑的嘱咐: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以此警醒世人,从而起到补天的作用。《红楼梦》坚持以情悟道,以情传道,是有志于道而又不得其位即有命无运的明清知识分子用小说批评朝政,教化民众而创作出的最为艳丽的文学奇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走过了自己的独特的发展道路,创造了自己的迥异于西方的独特的伦理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尚礼精神追求。道与非道、义与非义、礼与非礼,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矛盾冲突的主线。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王道社会,不仅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主张,也是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模式。对这一理想的追求,是几千年中国知识阶层乃至广大民众一致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孔夫子在面对周王朝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时,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同样,《红楼梦》作者面对满清的黑暗与腐败,提出了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作为社会改革的出路。这就是中华文化尚礼精神在中国文学中的具体体现。这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陶徽希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8-31
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的终点,《狂人日记》作为现代文学的开端,两者之间具有重要的文化承继关系。首先,《红楼梦》伤时骂世,《狂人日记》感时忧国,传承了中国文化的士人精神。其次,《红楼梦》第一次把"情"提高到形而上学的水平,以"女儿"作为理想世界的中心,对传统文化发起天翻地覆的革命;《狂人日记》则弃绝传统文化,渴望以"新文化"战胜"旧文化",把"孩子"看作"新文化"的希望。最后,《红楼梦》与《狂人日记》的主人公徘徊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前者进行精神探索,后者开始勇猛呐喊,孤独与分裂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朱兵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72-77
文章对近年来红学界以及《红楼梦》影视传播中出现的一些观点,提出了批评,指出“无端拔高”论、“钗黛合一”论、“等量齐观”论,各自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但其实质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把错误的观点当真理。就会发生以讹传讹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0.
米建喜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5):15-19
<红楼梦>的"世界"论涉及主题、主线、结构等许多范畴,它作为对作品叙述内容的整体审视与把握,有着颇为重要的研究意义.从传统的评点派到新红学,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世界"论.两个世界论、三个世界论、多个世界论可作为其典型代表.这些"世界"论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层进演化,显示出努力挖掘<红楼梦>精髓的可贵探索.这些"世界"论的深层心理认知机制,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言意、虚实等哲学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双构性与多维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