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在我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被誉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模范省”。方志敏关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思想和实践,如“有计划地建设政权”、苏维埃的五种精神和造就培养大批苏维埃干部等,为把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建成“苏维埃模范省”作出了伟大的历史功绩,并对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理论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董仚生 《中华魂》2012,(19):52-53
方志敏同志的一生,是为救国救民而艰苦奋斗、鞠躬尽瘁的伟大一生。上饶是方志敏的故乡,上饶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用方志敏事迹和方志敏精神来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这些年来,上饶市每年都坚持召开方志敏及方志敏精神研讨会,举行纪念方志敏、学习方志敏、弘扬方志敏精神的系列活动,开展方志敏事迹和故事全国巡讲,参加的群众与日俱增,党员干部更是踊跃方志敏的人生很短暂,但为什么崇敬方志敏、研讨方志敏、  相似文献   

3.
南昌大学唐志全和陈学明两位教授合著的《“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研究》一书已于 2 0 0 2年 1 1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作者对闽浙赣苏区研究的又一新成果。它不仅内容丰富 ,资料翔实 ,文字流畅 ,而且创获甚多 ,颇富学术和理论价值 ,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位于苏区史研究的前列。第一 ,对“方志敏式”根据地若干问题的探讨颇见功力对“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的研究 ,从 2 0世纪 4 0年代起一直持续到现在 ,虽然出版了几种类型的简史和不少的论文 ,但全面系统的学术专著却一直空缺。此次该书的出版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尤其是 ,作者在前人…  相似文献   

4.
孙希岳 《老友》2009,(8):11-12
《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江西赠书活动,让我想起方志敏精神和他的伟大预言。一、什么是方志敏精神方志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江西人民的光荣,共产党人的楷模。他的精神简而言之:爱国、清贫、创造、奉献。  相似文献   

5.
郭拓荒 《中华魂》2014,(4):46-47
正《方志敏全集》2012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共计收录赣东北及闽浙(皖)赣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第十军的主要创建者方志敏同志生前文稿67份,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为方志敏同志狱中文稿,下编主要是方志敏同志关于农民运动和创建革命根据地斗争及其苏区建设的著述、文稿,讲述方志敏同志在领导赣东、闽浙赣苏区人民为反抗压迫、追求民主自由而浴血奋战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共产党人,领导赣东北人民在工农武装暴动的基础上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后来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坚强有力的右翼,在全国苏维埃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波浪式、循序渐进式的发展,离不开赣东北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赣东北党坚定的阶级立场,顽强的革命精神,优良的工作作风。本  相似文献   

7.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又被称为“方志敏式根据地”,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赣东北人民,经过艰难困苦、坎坷曲折的斗争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闽浙赣的党组织对革命新道路进行了勇敢探索,并开辟出了一种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精神内核高度一致的根据地发展模式,其党组织和军队建设也是成功贯彻古田会议决议精神和原则的典范,为今天新形势下党组织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孙军  赖秋香 《老友》2009,(10):60-61
最近,我们走访了横峰县岑阳镇的百岁老人黄爱莲。她是横峰县姚家乡后占村人,1910年2月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兄妹5人,年最幼。黄爱莲见我们到访,似有说不完的话。她告诉我们,当年她常听方志敏讲"废债分田分地、穷人翻身做主"的革命道理和各种革命故事。在方志敏的引导下,她走上革命道路,参  相似文献   

9.
一九○○年,方志敏同志出生在江西省戈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祖祖辈辈种田的农民家庭里。“五·四”运动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这年秋天,方志敏同志进入江西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时,猛烈抨击腐败的教育制度。“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比较广泛的传播。方志敏同志从一个朋友那里,得到了英文版的  相似文献   

10.
清贫、奉献、创新、爱国是方志敏精神的重要内容。其中,清贫是灵魂,奉献是关键,创新是核心,爱国是基本。四个方面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充分挖掘方志敏精神的丰富内涵,并将其运用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方志敏文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学作品,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另一类是实用文体,有传有史,还有书信、政论、演讲稿和法规、计划、指示、报告等公评议,其中狱中文稿是方志敏文章中的精华,不乏精品名篇。方志敏以“写作”或抒发情怀或为着实际的工作和斗争,将自己大[写的人生和未尽的事业推向永恒。  相似文献   

12.
满建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6):67-69,73
方鸿渐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产生的混血儿。中国传统文化在赋予他人性中正直、善良一面的同时,也窒息了他的个性的发展,造成了他的懦弱无能。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短暂游离并未使他获得真正的西方文化人格,反而使他丧失了原来的文化立场,他徘徊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人格产生了分裂,因而他无法突破精神的围城,摆脱人生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朝廷功令使程朱理学与八股科举互为表理桎梏人的思想。吴敬梓的《诗说》承顾炎武等重实际、重实证的学风,努力冲破以体悟人伦"天理"为指归的理学途径,转向以知性主体精神和具有实证特点的治学方法来治经,这是他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一个组成部分。《诗说》中《女曰鸡鸣》、《简兮》等章则所表现的对功名富贵的人生态度、人格理想,可以与《儒林外史》互相发明、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本文聚焦于方方小说创作的写作姿态研究 ,并通过与湖北作家的相关比较 ,概论方方创作的知识者写作身份特征 :身份还原与价值坚守 ,发现市民与抗拒“市俗” ,理性认识与世事虚空 ,写作使命与远避时髦。文章认为 ,上述看似悖论实则统一的书写姿态 ,正是方方作为知识者写作身份所体现出的身份特征与小说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是一脉相承的,同时随着时代任务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党性观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性观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的新实践,明确了当前阶段党性和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核心内容、关键环节,形成了自身较为系统、独特的党性观。习近平党性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党性思想当代创新的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价值意蕴:丰富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方法论,深化了对“党性人民性统一论”的认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贯通,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  相似文献   

16.
方龄贵先生是蒙元史研究的大家。2011年10月22日,先生逝去。本文通过先生长子方铁教授的口述,从点点滴滴中追忆了先生的人生经历、师承与学术交往、学问研究、对后辈的关心和教育等,是以纪念先生,并传承先生的学问与精神。  相似文献   

17.
多少世纪以来 ,蒙古族英雄史诗不仅是我国蒙古族人民家喻户晓的生活经典 ,而且也是我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的宝贵财富。进入 2 1世纪的今天 ,如何继承和弘扬史诗精神 ,发掘其现代价值 ,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方孝孺自幼研读儒学经典,明初政治严峻,其父亲遭遇牢狱之灾,由此激发了方孝孺强烈的“立法”意愿。他藉建文帝给予的为帝师机会积极地为“君臣”关系立法,弘扬“立法”精神。方孝孺认为君主要有度量容得下才华横溢的士大夫,并具体化了朱熹的“格物”思想以便士人更好地提升自我。朱棣取代建文帝而登基,方孝孺用自己的生命去坚守儒家的仁道精神,去捍卫应有的君臣法度。  相似文献   

19.
方以智与桐城泽社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以智为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大学者之一,成就卓著。他早年于家乡桐城曾结泽社,具有文人社团性质,但今人对此知之不多。泽社之成立不迟于崇祯元年(1628年),方以智与社友课读其间以应举业,并进行文学活动,长达七年之久;泽社的社课为方以智的文学及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泽社为明代文人结社的缩影。  相似文献   

20.
吴超 《东方论坛》2012,(3):13-17
清初潘耒以"史才"鹤立于词科。其求学与成才之路固然受到家学传统之影响,但论及师承关系,潘氏乃集众家史学之长于一身。其师如顾炎武、徐枋、戴笠诸辈之治学偏重不同,皆对潘氏影响至深。但由于时代变迁,潘氏所处的社会地位发生剧烈变化,导致其史学精神出现了"变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