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期,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了初步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一)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大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国务院每年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部署安排,逐步建立了相应的就业政策框架体系.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高等学校开始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既有助于乡村振兴,又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但高校毕业生在参与农村就业和创业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文章探讨了高校毕业生参与农村就业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深入分析广西高校毕业生参与农村就业创业缺乏活力的原因,并提出了从政府、高校和毕业生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都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就业工作首位,人社、教育和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完善了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联动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多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辽宁省正处在经济向好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毕业生为辽宁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如何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留在辽宁就业创业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动态     
《职业》2015,(25):22-23
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良好势头【本刊讯】2015年以来,重庆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诸如开展离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定制服务计划、实施定向就业援助等。这些举措得以有效实施和落地,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保持了良好势头,并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在重庆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比例较高,达63.97%,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张波 《职业》2016,(25):58-59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传统教育与就业市场脱节,毕业生自身缺乏自主就业、创业、择业能力,以及用人单位对学历、专业、性别的要求都在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也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引导,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数在持续快速增长,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完成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就业工作针对性,增加毕业生就业率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本文主要分析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指出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帮助学生在新形势下明确就业方向,增加就业率。  相似文献   

7.
动态     
《职业》2016,(10):44-45
人社部: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本刊讯】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实施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两项计划为重要抓手,精准发力,分类施策,创新举措,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基本民生。近些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长,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综合化、全面化的就业指导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课题。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目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为导向,在新时代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中探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职业》2015,(25):22-22
l2015年以来,重庆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诸如开展离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定制服务计划、实施定向就业援助等。这些举措得以有效实施和落地,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保持了良好势头,并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在重庆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比例较高,达63.97%,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二是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较高,达66%。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环境中。如何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与利用的作用,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利用效率,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高质量的就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系统工程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大招生,高等教育逐步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由此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关系着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应从就业人员、就业指导、就业信息三个方面入手,努力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
杨京 《职业》2017,(12):56-57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高校毕业生规模依然保持着上升的态势.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65万人,再加上留学归国人员和往届毕业生,求职人数更加庞大.《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的通知》指出,要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力争使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完善实名精准服务制度,促进人岗匹配,建立专门台账,提供"一对一"指导和服务.可见,我国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那么,大学生毕业不选择就业或者不着急就业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引导离校毕业生就业?如何调动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考虑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对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意义重大。高校应从多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地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王艳雨 《职业》2016,(25):40-41
就业难,是当前社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也是当代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毕业生自身的因素、社会的因素、高校的因素等.那么如何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呢?  相似文献   

15.
泓泉  殷轩 《职业时空》2005,(3):20-20
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1月26日至27日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杭州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这是浙江省内招聘规模最大、参会单位最多、提供专业最广、需求人数最多的一次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杭州娃哈哈、杭州汽轮机和杭州工交集团等400余家单位参会设台,立足杭州,面向全国高校招聘市场营销、计算机和机械电子等40余个专业的10000余名应届毕业生。高校毕业生要尽快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除符合就业政策、就业条件和就业需求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工作人员根据高校毕业生择业与就业的经验体会,总结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十个注意"的技巧,供正在择业的大学毕业生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1月26日至27日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杭州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这是浙江省内招聘规模最大、参会单位最多、提供专业最广、需求人数最多的一次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杭州娃哈哈、杭州汽轮机和杭州工交集团等400余家单位参会设台,立足杭州,面向全国高校招聘市场营销、计算机和机械电子等40余个专业的10000余名应届毕业生.高校毕业生要尽快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除符合就业政策、就业条件和就业需求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工作人员根据高校毕业生择业与就业的经验体会,总结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十个注意"的技巧,供正在择业的大学毕业生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改革逐渐深入使得高校学生就业形势也出现非常大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是非常乐观。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需要转变传统的就业理念,创新就业服务体系。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对策,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高琰宇 《公关世界》2022,(17):113-114
本研究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阐述政府、企业及地方高校等各级各部门就业政策,并以河北某高校二级学院为例,分析阐述了“五个一”就业工作新路径,旨在改善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现状,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19.
毕业生就业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反映就业的数量还是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本文以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数据为依据,试图通过对现行毕业生就业率指标的评析,特别是与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横向比较,提出方法的改进和建议,以使毕业生就业率的评价具有科学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20.
蒋晓红 《职业》2017,(22):60-61
农村家庭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现象近年来因高校不断扩招而呈现上升趋势,给学生、家庭、高校和社会均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从农村家庭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分析入手,尝试从学生自身、高校工作、社会环境三大方面找到解决农村家庭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问题的具体办法,积极促进这部分学生顺利就业,共同维护学生职业生涯、高校教育事业和社会稳定和谐的良性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