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指出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一对人类认识发展过程总规律、总公式的科学概括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是 ,在每一具体的认识过程中 ,实践与认识之间又存在着非常丰富而又具体的规律与特征 ,其表现为 :一、在一个具体的认识的辩证过程中存在着实践的四个阶段和认识的三个阶段 ;二、在理性认识的形成过程中 ,理性认识的获得不但以实践为基础 ,而且也始终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三、在认识的发展过程中 ,认识发展过程同实践发展过程具有一致性和互动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直观和思维     
黄林同志在《人民日报》1964年3月3日所写的“桌子的观念先于桌子的存在吗?”一文中,提出社会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内在的规律,而且与人的认识发展具有同一的规律时,指出这个规律的公式是:“直观——思维——实践;也就是:看——想——做,再看——再想——再做。”这在字面上看起来是没有错的,但实际上在说明他对这个公式的理解时,却不对头地提出了另一个公式:“直观看到第一张桌子,思想认识了第一张桌子后,实践便制造出第二张桌子;然后直观  相似文献   

3.
“再认识”的理论,是毛泽东在著名的《实践论》中鲜明提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到高一级的程度。”这是毛泽东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认识运动总规律的精辟概括和总结,也是对马克思认识论的重要发挥和贡献。在认识过程中的“再认识”是认识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认识辩证过程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论述认识运动的全过程时,提出了一个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总公式: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次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  相似文献   

5.
关于“实践——认识——实践”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公式是否适用于教学过程的问题,在学术界曾有过争论。有人认为,教学过程不同于一般认识过程,学生通常是在教师指导下接受同接经验,从理性认识开始,因此,教学过程有它的特殊规律;这个规律,有的说是:“理论——实践——理论”,也有人说是:“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另外,还有人提出,教学过程是个复杂过程,不能用一个简单公式来概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把人类的认识过程,简明地表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它构成了认识的“一串圆圈”,由实践和认识的“两个飞跃”,联结成一环扣一环的、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如果把认识过程的这两个阶段,抽取其中的一段,孤立起来,脱离整个认识过程的螺旋曲线,而形成错误的“模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认识论方面,先后提出了五个公式,了解这五个公式,对于全面把握他的认识论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个公式是“物质——精神——物质”.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邓小平文选》第109页)这一精辟论述,既说明了学习研究毛泽东同志认识论和领导方法的极端重要,又为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正确地研究指明了方向。 结合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实际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来阐述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是毛泽东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毛泽东同志所概括的“实践——认识——实践”、“群众——领导——群众”、“个别——一般——个别”这三个公式突出地体现了这个特色。为了在新形势下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领导艺术,应当很好地学习和研究这三个公式各自的内容及它们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这一思想的运用和发挥。  相似文献   

9.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描绘了全面改革的宏伟蓝图,一个深刻影响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改革洪流已经兴起。它冲破了一切“左”的思想的束缚,冲破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改变了那种已被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僵死模式,使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充满了生机和希望。改革浪潮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改革既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基础上对以往经验的再总结;又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规律的再探索。无论是对以往经验的再总结,还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再探索,都是认识进一步深化的标志。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认识发展的辩证法。结束“文化大革命”八年来,我们经历了认识上拨乱反正和实践上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一文中,对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进行了科学的概括,指出:“实践、认识、_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选》合订本第273页)根据这一光辉论断,要加速认识的发展,就要尽量缩短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所需要的时间,即在实践中获得感性材料后,要迅速予以加工制作,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而在理性认识形成后,又要迅速地用以指导实践。此外,把实践检验和逻辑推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是加速认识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运动深入的关键环节。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开始往往受到历史和认识的局限及表面现象的干扰而处于比较粗浅的阶段。随着历史的深入发展,就暴露了原来认识与事物真实本质之间的差距。再认识,就是要对这些矛盾从理性的高度去思考,从而达到对于事物本质的深一层的认识,成为新实践的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12.
<正> 笔者曾在《哲学研究》1982年第11期上发表《也谈认识的源泉》一文,认定“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这一命题实质上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源泉观,而只有“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源泉观。不久前,褚静宇、王之璋同志撰文(见上海《社  相似文献   

13.
对《资本论》诸范畴矛盾性质的不同类别进行深入辨析,构成了马克思辩证法研究论域的一项前提性反省。总体来看,《资本论》通篇贯穿着以人的历史活动为“谜底”解答各个范畴矛盾“谜面”的实践辩证法,从而与流俗见解意义上的“矛盾公式先验演绎”“辩证法就是认识论”等辩证法观区别开来。具体来看,《资本论》可以划分出三种基本的矛盾部类:一是人的历史实践造成的经济生活范畴矛盾部类,以“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及其发展为典型代表;二是人的认识过程造成的经济生活范畴矛盾部类,以“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为典型代表;三是人的阶级立场造成的经济生活范畴矛盾部类,以“剩余价值本质与利润现象的矛盾”为典型代表。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而这又意味着,以往许多人在默认马克思辩证法的矛盾所指具有“标准答案”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文本阐释和理论阐释,是部分地偏离马克思思想原貌的。毋宁说,马克思所使用的诸矛盾范畴,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活动”这一主旋律统御下的多重变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哲学界通常都是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概括为认识的全过程,这已成为公认的看法。对认识全过程的这种概括,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本文就此作一些探索。为什么要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概括为认识的全过程呢?全国高校哲学专业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是这么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相似文献   

15.
皖春同志在探讨识发展过程的时候,继“经过左右偏离达到正确”这个提法之后,又提出了“正确——错误——正确”这个公式。他把这个公式说成是认识发展的—般规律、普遍规律。这个公式的核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错误“是两个正确之间的一个必经的中间阶段,是达到下一个正确的必由之路”;他并且在结束语中说,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在经典著作中早就解决了”。皖春同志还说,否认了这个公式就是否认了正确与错误的辩证法,就是否认了认识过程的曲折性,就是违反了辩证法,就是认识论上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6.
哲学界在对实践和真理问题的深入讨论中,引出了“价值认识”问题。即把认识分成两类,一类是事实认识,也就是传统认识论所讲的对事物属性和规律性认识,这是通过反映性认识进行的;另一类是价值认识,这是对事物属性、规律同人的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靠反映论不行了,必须依靠评价论。这是一个新问题。如何看待认识论研究中提出的这一新问题呢?本文试谈一些管窥之见,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7.
一、文献资料在科研活动中的意义和作用 1、文献资料是生产科研成果的物质基础 文献资料同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认识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进行科学活动等实践中,获得了经验和认识,一旦将它们记录于物质载体,就成为资料,可供人们在再实践中作研究、参考用。人们在再实践中又获得新的经验和认识,再记录于载体,又形成新的资料。由此可知,资料的产生过程是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条规律的,是一个反复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没有目的就没有实践,目的是实践的第一个要素和前提。这话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因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已经证明,认识对实践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强大,属于认识范畴的主观目的对实践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能动的实践观,就是指认识不仅产生于实践,而且又能动地指导实践。但是马克思主义承认的这种认识的能动性,是不能脱离人类认识的总过程而孤立存在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9.
“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一命题,已普及为人们的哲学常识。这一简洁而概括的命题,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即规律与对策。探索客观规律与依据客观规律提出对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两个基本环节。从认识和实践的基本结构考察,对策是人们由认识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中介或桥梁。离开对策,我们就无法说明实践是如何进行的,进而也无法说明人类是怎样改造世界的。从实践——认识的转化过程分析,我们可以把对策在认识——实践中的地位简要地表示为:  相似文献   

20.
<正> 建国三十多年来,围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经济学界进行了见仁见智的探索。但在对这一基本经济规律内涵如何表述的问题上,往往只就在斯大林公式的扩充、修正方面进行论争,而忽略了斯大林公式本身的科学性——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只理解为使用价值类规律而不认为是价值类规律——问题,因而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客观必然性认识的理解和深化。有鉴于此,本文就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经济规律应是价值类规律、贡献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经济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