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社会呼唤机会公平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社会要求社会公平。这种公平是指机会公平,而非结果公平;和谐是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动态的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要求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机会公平。经济学意义上的和谐是可以度量的,即基尼系数,按照这一标准,中国社会目前的不和谐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中国社会现今不和谐主要表现为三大矛盾: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增长与就业率下降的矛盾。种种不和谐均来源于制度安排的缺失。要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必须标本兼治,从完善制度入手,提供保证机会公平的科学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公平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宇 《兰州学刊》2006,(8):182-184
教育公平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促使自然潜能得到最充分与自由发展的教育理想。中国社会的教育公平仍在接受着严重的挑战。入学机会上的不均等、求学条件上的不公平以及市场机制介入教育和教育市场是中国社会教育不公平现象存在的原因。应用科尔曼教育平等理论及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可以为中国社会的教育公平问题找到理论上的解决之路。同时在实践上,中国社会也要通过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制度上的安排、创新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自学考试教育制度具有其独特性,实现自考教育公平的意义重大而特殊.实现自考教育公平存在自考教育功能认识不清、社会人才观和成才观的偏差等思想观念,以及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法律制度等制度因素阻力.探析自考教育公平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庆社会科学》2013,(2):158-158
辛世俊撰文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我们批判和推翻旧的制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私有制是一个不平等、不公平的社会制度,一部分人剥削压迫另一部分人,一部分人的发展以牺牲另一部人的利益为代价。  相似文献   

5.
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现代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平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内涵的范畴。以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活动领域为标准,我们可以把公平外延分为经济公平、政治公平、社会公平和法律公平。从理论上看,影响“公平分享”实现的原因为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等因素。通过法律机制的作用使公平分享目标得以实现,就是着眼于以法律措施来解决目前存在的改革发展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创设实现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的法律制度条件。其评判的经济性标准是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和库兹涅茨“倒U型理论”,心理性标准是从结果上、程序上和人际互动上判断公平性,社会性标准是社会指标、社会分层结构和“上升流动”标准。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非公平现象探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晓飞 《理论界》2006,(11):113-114
在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非公平现象普遍存在。地域差异、家庭差异、校际差异是导致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原因,只有着力缩小和逐步消除这些差异,高等教育公平的美好理想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认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在政策制度、财政、教师资源、生源、科研等方面存在机会不均等的状况,其根本原因是国家政策制度所致.为了解决民办高校发展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国家应确保政策制度公平,并在经济、政治、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实行积极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8.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个性发展是人公平发展的实质与核心.我们可以借鉴自由经济制度和国外教育制度的成功经验,构建适合国情的公平的教育制度,充分开发人的潜能,确保个性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赵银生 《学术论坛》2008,31(2):177-180
实现基础教育公平,关键的问题是强化思想认识、明确实现途径和确定实施步骤.要走出教育的经济工具思维,认识教育公平的本真价值;走出效率优先观念,确立基础教育公平优先的地位;走出教育市场化的误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提供方式,依靠制度的建设,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在首先解决教育机会平等的同时,着力减少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基础教育公平,防止一刀切、削峰填谷和无特色的均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公平思想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公平思想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结果公平等方面.由于脱离了公平实现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毛泽东的公平思想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相似文献   

11.
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倡导包容性增长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加经济增长的普惠性和共享性,因此包容性增长体现着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包容性增长强调发展权利共享、发展机会共享、发展规则共享和发展结果共享.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周利兴  周燕 《学术探索》2012,(11):164-166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公平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当前,我国在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教育权利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过程的不平等、教育效果的不公平四个方面。新形势下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途径是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时间,从教育的起点上实现教育公平;调整教育资源的布局,增加城镇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增加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效果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论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既是人类衡量美好社会的一个标准,也是人们评价政治文明的尺度.加强制度建设,是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利益矛盾、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因此,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制度体系并使之得到贯彻执行,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公平正义观包括公平正义的概念、标准、内容,公平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公平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正义实现的七个方面内容。胡锦涛认为,公平正义包括基本含义、特指含义、效果要求三方面含义;衡量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标准是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的内容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环境公平、国际公平;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关键在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机制制度建设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教育质量公平不仅是教育结果的公平和教育公平在质的层面的反映,更是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为内涵、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质量公平主体表现为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六维主体,主体的缺失缘于教育对人的自由自觉发展的忽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缺失、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只有树立师生双主体观、构建实践主体的主体间性,创新家校协同方式、加强潜在主体与现实主体的合作,创设良好环境、提升外在主体的整体形象,落实教育法规、建立责任主体的问责机制,才能形成实现教育质量公平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公平、公正和效率的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平、公正和效率都需要制度的保证 ,没有公正就不会有公平 ;没有公正的制度 ,也不会产生效率。每一个人都有要求公平的权力 ,但他却没有足够的权力去要求公正 ,因为公正不取决于个人的力量 ,它取决于社会或团体的力量。效率来源于效用的选择 ,来源于制度的公正。公平和效率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公正的实现 ,但公正的实现 ,又要以社会制度来保证。因此 ,社会制度的正确选择或完善 ,才是公平、公正和效率能够真正实现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发展伦理的视角看,发展进程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表现为三种状态:统合、背离与平衡.公平作为价值理性目标和效率作为工具理性目标应该统一于社会的发展目标之中.但在一定时期内,公平和效率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背离,因而,寻找公平与效率之间相对的、确定的最佳契合点,建立公平与效率和谐统一的发展伦理,是现阶段实现公平与效率平衡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公平的根本诉求。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竞争中存在的“机会不公平”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权利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法律制度的缺失和设置的不合理,因此,只有从法律制度的合理设置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竞争中的“机会不公平”和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不公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逐年增大,使用基尼系数等指标不能全面反映收入不平等状况,收入流动的提出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收入流动能够反映长期内社会公平程度以及贫困人口收入上升机会的大小.收入流动对缓解长期不平等有作用,收入流动对缓解长期贫困作用明显.收入流动影响因素:个人和家庭基础状态及变化,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正是衡量和评判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是否合理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当前最大的不公正是机会的不平等.只有把社会公正作为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作为基本价值尺度和评判标准,一方面,加强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体系的法制建设,促进收入分配的机会公平;另一方面,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才能构建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