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人才交流》2011,(9):57-57
在连续4年成功举办“国外专家广西行”系列活动的基础上,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广西人社原外国专家局又举行了“2011年国(境)外专家广西柳州行”活动,28位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瑞典、日本、克罗地亚、新加坡和台湾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专家为柳州市各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指导和项目合作。  相似文献   

2.
《国际人才交流》2008,(2):27-27
1月4日,广西科技活动周首日,寓意美好的广西“金绣球”再度抛向10位来桂工作的国(境)外专家,自治区政府奖励和感谢他们对广西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广西外国专家局推荐的10名来广西工作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国(境)外专家获得2013年度广西"金绣球奖"。获奖专家分别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奥地利、印度、泰国、越南、缅甸等地,涉及行业分别为铝加工、汽车制造、电力、医疗、农业、语言教育等领域。2014年1月9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人民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国际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引进和利用海外人才和智力,全面提升深圳市人才国际化程度,该市组织开展了首次(2005年度)外国和港澳台专家(具有一定资历、来深工作的外国和港澳台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下简称国<境>外专家)统计调查工作,动用了市、区、街、居4级力量,调查单位1000家,通过重点调查、抽样调查、资料整理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了国(境)外专家有关信息,摸清了国(境)外专家真实家底,为该市制定国(境)外专家管理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国际人才交流》2009,(5):F0002-F0002
从2006年开始,国家外专局与福建省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诲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6·18”)。3年来.“6·18”共征集、推介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项目成果4800多项,邀请260多位国(境)外知名专家学者直接参加大会的交流洽谈活动.促成103个国(境)外专家项目成果与福建省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或合作意向.  相似文献   

6.
2008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于2008年11月28日-29日在深圳举行。本次大会拟邀请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少于1000个专家组织、培训机构、猎头公司、专业协会、科研机构及各地在海外设立的科技商务类机构参展,3000多名国(境)外专家、海外留学人员和专业人才参会。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以来,新疆先后实施专家项目672个,聘请专家1162人次,实施出国(境)培训项目183项,组织了2379人次到国(境)外和内地培训,所实施的项目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海外智力引进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我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共引进国(境)外专家约230万人次,选派人员出国(境)培训达25.7万人次,向299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颁发了中国政府"友谊奖",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为了全面掌握来深工作的外来专家情况,加强宏观管理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更好地实施海外人才战略,将于近期开展外来专家情况统计调查,这是深圳市首次盘点国(境)外人才“家底”。此次外来专家统计调查范围包括近年来深圳新建和在建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及各类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调查对象涵盖经济、技术和管理类国(境)外专家以及教科文卫类国(境)外专家两大类;调查内容是各单位聘用的外籍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性别、国籍、签证种类、聘用方式及境外专家聘用单位的基本情况;调查方法是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资料整理相结…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才交流》2009,(7):I0002-I0003
6月18日,第七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6·18”)在福州开幕。 交易会期间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主办、福建省人事厅和中国海峡人才市场承办的国(境)外专家项目成果展成为大会的特色与亮点,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才交流》2008,(7):59-59
第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6月18日在福州开幕。作为交易会重要的专场对接活动,福建省人事厅共征集了来自国(境)外专家项目成果1800多项.其中2/3的成果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的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项目涉及节能减排降耗、循环经济、农产品深加工,现代农业.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经过几天的现场对接.共有食品安全监控技术体系建设等13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8.51亿元.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人才交流》2013,(11):16-19
创办于南京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创办于2001年。“当时,我们考虑在全国建立一个国际人才交流的平台,把国(境)外专家组织和国(境)外培训机构请来,直接同各地方外专局进行供需洽谈,这个大会最初被定名为‘中国国际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2001年第一届大会在南京举办。其实,大会并不只是项目洽谈。2002年,大会还增加了‘中国南京留学人员智力交流会’。2003年因为非典,大会停办了一年,2004年大会改名为‘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累计引进外资存量已高达5000亿美元,占中国GDP的30%以上;来中国大陆工作的国(境)外专家已接近300万人次.来华专家工作的领域已经扩展到工业、能源、文化教育、医药卫生、新闻出版、金融、法律、环保、旅游等各个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受到国际广泛关注的科技合作项目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人才交流》2011,(1):48-48
“十一五”期间,四川通过省外国专家局等部门,从全球引入5万多人次的外国专家、技术人员来川工作、交流,在中西部地区名列前茅。目前与100多个国(境)外机构和专家组织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引智,已成为促进四川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15.
广西有关部门从1990年至今,先后邀请了92位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成员、外国专家,来为广西建设添砖加瓦,齐藤忠泰、冲中高行、小林隆、须贺俊幸等农业、园林设计、企业管理领域的专家在广西谱写了一段段中日友好的佳话。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府友谊奖是中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于1991年正式设立,每年评选50名获奖者,国庆逢五逢十则将评选百名……”安娜·阿拉贝尔特(Anna Allabert)在往年的某个时间,正在通过播音介绍友谊奖,她对友谊奖相当熟悉:“友谊奖的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为鼓励来华工作的苏联和东欧等国的专家而设立的奖项.”  相似文献   

17.
引智月报     
《国际人才交流》2001,(5):62-62
3月5日,国家外国专家局杨汉炎副局长在西部开发培训团随团人员汇报会上对外专局重点团组的实施,明确提出四个“落实”,即组织分工落实、培训计划落实、预培训要求落实和国(境)外接待落实;要求外专局随团人员当好“四员”,即学员、调研员、监督员和协调员。他强调,随团人员要忠实履行职责,提高随团效果,促进出国(境)培训管理工作。 3月8日下午,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在京工作的外国女专家和专家夫人共350人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的中外妇女招待会,老专家伊莎白、陈必弟、李莎、苏菲、中村和帕特女士及获“友谊奖”…  相似文献   

18.
大会缘起,上演"三城记"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诞生于2001年. "当时,我们考虑在全国建立一个国际人才交流的平台,把国(境)外专家组织和国(境)外培训机构请来,直接同各地方外专局进行供需洽谈,这个大会最初被定名为'中国国际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 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组委会原主任万学远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为顺应出国培训工作新形势,济宁市外国专家局积极推动出国(境)培训"转方式、调结构",决定从2014年开始,举办"外国专家系列专题讲座"活动,将国(境)外课堂搬到济宁,请国(境)外高层次专家团队来济授课。7月2日,"济宁市2014年暑期农村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济宁教育学院举行,标志着济宁市"外国专家系列专题讲座"活动正式启动。这次培训聘请美国、英国、加拿大3个国家的6名外教前来授课,为期10天,200名农村中小学英语骨  相似文献   

20.
6月18日上午,以“项目—资本—技术—人才”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183;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金山展览城隆重开幕。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福建省人事厅和中国海峡人才市场联合承办的“国(境)外专家成果展区”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自海内外的宾客。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黄小晶,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建设部部长汪光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