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去年11月,我参加中国一以色列政府问交流访问项目,前往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进行为期8个月的交流访问。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来到以色列北部加利利湖畔的恩格夫基布兹(Eingav Kibbutz)做了3周志愿者,这段独特的经历使我对以色列的基布兹有了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贫困问题是对以色列国家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难题.当前,以色列社会群体分化比较明显,贫困问题逐渐凸显.部分极端正统派犹太人群体、以色列阿拉伯人群体、大屠杀幸存者群体、失业者群体构成了以色列社会主要的贫困群体.为了回应公众压力并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以色列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调节的方式向贫困人口提供养老、医疗、教育、失业等社会保险;鼓励自由市场竞争,降低包括住房在内的生活成本;推动以职业培训和提高劳动参与率为基本内容的就业促进政策;发挥慈善团体的社会救助功能.当前的贫困治理对缓解贫困率和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以色列社会长期存在的宗教群体与世俗群体、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鸿沟制约着贫困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人具有强烈的与人结合的愿望。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以色列犹太人在四十岁之前至少结过一次婚。一个原因是大部分以色列人着迷孩子。对所有以色列人来说,生命是脆弱的,这片土地上永远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里娜的丈夫在承认他渴望孩子时流露出他的脆弱:“我可能在战争或恐怖事件中死去。我想留下个孩子,身后有我的一点儿血脉。”  相似文献   

4.
基于义务兵役制度及预备役制度的实行,以色列国防军被视作“人民军队”且具有特殊地位,在以色列军政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安全环境、经济压力、社会思潮、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以色列国防军日渐处于以色列政治舞台与社会舆论的中心,“人民军队”模式开始面临挑战并受到质疑。以色列国防军“人民军队”模式的改革涉及兵役项目、兵役时长及兵役人群等三个维度。由于不同改革维度中所涉行动者不同、互动方式不一,这一模式整体变革进度出现不同步性和不协调性,变革中的专业化与精英化要快于社会化,“人民军队”的原有结构不再稳定,出现义务兵役与预备役群体缩小、常备军规模扩大的趋势,旧有军政互动模式面临危机。以色列的兵役制度虽未经历断裂式的大幅度改革,却在不断进行渐进式的调整,为研究兵役制度的发展与走向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最近,以色列政府作出了一项新规定,要求所有海滩管理部门都必须按照随时出现的不同情况,及时更换上白、红、黑3种不同颜色的大旗。  相似文献   

6.
7.
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的密切关系对美以特殊关系和美国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关系的模式正经历着从群众动员向直接接触的转变,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的立场出现碎片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以色列也对原有关系模式进行了反思。美国犹太人积极介入以色列政坛为其增添了更多的复杂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是世界上首个公开使用定点清除并将之合法化的国家。面对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活动,以色列将秘密报复式的定点清除行为转变为公开的预防性反恐行动。虽然以色列通过以色列反对酷刑公共委员会诉以色列政府案判例赋予定点清除行为以合法地位,但定点清除在有效性与国际法层面仍存在争议。作为反恐手段,学界对定点清除在打击恐怖主义有效性和提升以色列国内安全程度方面评价不一。定点清除的国际法框架适用尚缺乏共识;规范定点清除行为的上述判例对直接参与、在直接参与敌对行动的时间里等条件的解释和在具体情形认定上也较国际人道法原则更为宽泛,成为定点清除在实践上面临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五彩缤纷的世界文学舞台上,以色列文学始终散发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然而,随着以色列社会的新变化以及巴以暴力冲突的长期影响,以色列文学正背离原有的一些传统,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与追求和平的倾向。从传统到后现代以色列建国虽然只有半个多世纪,然而犹太民族却拥有长达四千年之久的文化遗产,特别是2000多年的流散经历和建国后半个世纪血与火的考验,为以色列作家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资源。对于以色列的作家和诗人而言,民族苦难和不幸就像圣城耶路撒冷层层叠积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和文化均讲“正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当然何为“名”还是很有讲究的,帝王世系中的“正名”主要讲的是“合法性”问题,就是无论哪个帝王都得经得起这样的询问,你的出身背景是否够硬?获得权力的资格到底从何而来?比如古代帝王要想说服人承认自己获得帝位从来都是合法的,就要借助一些非常规手段,包括一些符号的运用。明显的例子是“孔子”形象的被挪用。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末以来,美国犹太教正统派和非正统派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极化”趋势,以色列是加剧这一“极化”进程的“分化剂”。以色列在全球犹太人中“精神中心”地位的凸显、全球化时代流散地犹太人群体对以色列关联的增强以及不同宗派群体在对以关联中的地位差异,导致以色列成为美国犹太教不同宗派间竞争的关键“战场”。籍由此种紧密但不平衡的关联,以色列的社会政治冲突和“极化”得以“外溢”至美国犹太人群体。美国犹太教不同宗派以“受邀”或“回旋镖”模式卷入以色列社会政治的纷争。进入21世纪以来,右倾化和“民主危机”使以色列犹太人正统派在身份认同、政党归属和政策倾向等方面与美国正统派犹太人趋近,同时却更加疏远非正统派群体。日趋右倾化的以色列加剧了美国犹太教不同宗派间的“身份冲突”。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曾以近乎绝望的笔调写道:“在世界上最凄凉的地方当中,巴勒斯坦当属首屈一指,这里寸草不生,没有希望。”然而,21世纪初的今天,在这块“最凄凉的地方”出现了一个科技、经济和军事强国。这就是现有人口700万的以色列,也即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2000年9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方不断强化以打击巴激进组织领导人和活跃分子为目标的“定点清除”政策.不可否认,短期内这种政策给巴激进组织和成员以沉重打击,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行为有所约束.但是,此种违反国际法的“清除”政策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也违背了以色列自身的长远利益。巴以冲突的历史表明,武力征服不了一个民族,巴以和平唯有通过政治谈判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今年5月份访华,其间他曾经宣称,以色列有志成为中国的研发之地(R&DLand),成为中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大脑.对此提法,我有保留地赞同. 原因在于,一方面,以色列区区小国,没有可以依靠的自然资源,却在很多方面诉说着这个小国的强大内心和不竭动能:以色列是全球工程师比例最高的国家(每万人140位研发人员和工程师,基础科研能力全球领先),研发投入最高的国家(连年稳定在GDP的4%-5%),人均风险投资额全球第一,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第三多的国家(排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2012年刚被中国超越).  相似文献   

15.
人民公社,给中国人留下了一段特殊的回忆;苏联的集体农庄,最终也在上个世纪末走到了终点。但有一种公有社会形态,却迄今已走过了100个年头,虽迭遇挑战和危机,但仍保持着相当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对于以色列来说,没有移民就没有以色列国。19世纪下半叶,在犹太复国主义思潮的推动下,犹太人开始有组织地向巴勒斯坦大规模移民。到以色列建国前夕,大约已有65万来自东欧和俄罗斯的犹太人踏上巴勒斯坦的土地。建国后,为保证犹太人占人口多数,政府首先在法律上为犹太人移居以色列敞开大门。以色列建国后通过的第一部法令,就是废除前统治者制定的限制犹太移民的规定;1950年出台的以色列  相似文献   

17.
柳哲 《职业》2010,(6):45-45
过去说起“线人”,顿有贬义,似乎只是为了某某人、某某利益集团,做些偷偷摸摸的通风报信的勾当,甚至出卖良心,卖友求荣,获取对主子有用的情报,很是上不了台面。  相似文献   

18.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占领为巴勒斯坦农业和工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并使巴勒斯坦经济具有较强的依附性,突出表现为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对以色列的依赖。以色列的占领严重地影响了巴经济的发展,并造成了巴勒斯坦在巴以和谈中的劣势。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占领为巴勒斯坦农业和工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并使巴勒斯坦经济具有较强的依附性,突出表现为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对以色列的依赖。以色列的占领严重地影响了巴经济的发展,并造成了巴勒斯坦在巴以和谈中的劣势。  相似文献   

20.
吴新华 《女性天地》2005,(11):46-46
儿子刚学会说话的时候,除了口齿不清地喊几声“妈妈”、“爸爸”外,有一个字倒是响亮干脆斩钉截铁的——“不!”同时还会辅以摇头摆手之类强烈否定的动作。当时社会上正沸沸扬扬着一本《中国人可以说不》的书,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初为人父的我,却觉得育种啼笑皆非的意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