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指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的社会形态。广义上,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狭义上,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2.
3月15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就"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吴晓青首先介绍了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他指出,表面上看有不利气候条件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积累的环境问题的显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尽快采取行动,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部部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周生贤11月11日在国合会2009年年会上发表了题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构建能源与环境的和谐"的特别演讲.他指出,世界各国应以更广阔视野、更长远眼光看待能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加强沟通,密切合作,积极建立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共建美好地球家园,共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大力推进,青少年生态文明养成教育意义重大。上海市青少年环境保护类基础常识水平较高、生态文明素养较好、生态行为意愿也较强烈,但青少年的生态学知识还比较欠缺、宏观生态系统意识不强、生态文明意愿转化成实际行动的动力不足。上海市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主要为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实现的途径包括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社会实践。因此,应在政策上鼓励多方联动、拓展各方资源,在教育内容上结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确定教育主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繁荣,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资源和生态环境危机,这集中体现在“全球问题”的加剧。生态文明是工业社会发展到新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文明形态,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作为根本目标,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批准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后,全国制定的第一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2008年贵阳市委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决定,贵阳市人大常委会2009年制定了《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在总结三年来贵阳生态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方式主要体现在以植树造林为载体,以兴修水利、治理水患,控制人口、计划生育、五业协调发展等为切入点,旨在绿化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突出强调做好开展林业、有效修复生态、保护环境等基本工作,加之其节约和合理规划自然资源思想,构成了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为以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进一步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罗丽艳 《城市》2014,(5):64-66
正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类发展经历了漫长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黄色农业文明时代;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而污染和生态破坏空前严重的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这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川生态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生态安全的意识却与之相差甚远.本文以四川生态安全为着眼点,提出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没有生态安全也就谈不上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1.
理论逻辑是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机理的关键所在,也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时代化路径创新和开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研究的新起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内在精髓,借鉴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要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朴素生态文化和西方生态文明思想精华,形成了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系统完备的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更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王会芝 《城市》2014,(3):38-41
正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生态文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从人类社会文明体系发展的横向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历程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产生的一种先进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主要表征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强调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形成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是一种可持续的新型文明。生态文明具有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特点,包括生态制度文明、生态意识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这一过程中,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绿色环保的生产模式以及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对于我们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建设,也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意蕴,因此,生态文明中的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加强生态文明中的道德建设,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如果不能做到这点,就会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学家沈国舫表示,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次文明,未来我国亟须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将在认真研究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环保部高度重视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在总结各地相关生态保护规划与区划工作基础上,召开了由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相关科研单位、北大等相关高校及部分省市环保厅参加的全国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研讨会。会议深入探讨了生态红线的概念与内涵、划定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英  张胜旺 《现代交际》2023,(10):83-91+123
生态消费作为生态文明特有的消费方式,遵从整体性、人与自然相协调和公平性原则,表现出深刻的价值意蕴,即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生态消费还存在需求力、供给力、选择力、行动力不足等问题。应通过发挥政府对生态消费的牵引力,提高企业对生态消费的推动力,强化社会对生态消费的影响力,增强教育对生态消费的感染力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此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工业文明创造下的现代化发展,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能源资源约束强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这都在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新时代需要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通过对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力争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希望可以促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本质要求,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系统哲学的科学方法,坚持可持续发展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价值导向,实现了认识论、重点论和实践论的有机统一。展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中国奉行的生命共同体思想正在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指明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0.
宋玉兰  曹春海 《现代妇女》2014,(11):138-138
文章分析了生态文明意识阙失对生态危机造成的影响,并提出解决生态危机必须提高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在此基础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根本途径是培养人的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