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蒙元时期宴礼错综复杂,元朝建立后虽采择宋金遗制、参酌国俗制定了一套宴仪,但蒙古人饮宴仍多按旧俗。宴礼较前代颇具特色,其中后妃多参与并主办多种宫廷宴会,考察后妃在宴会中的礼仪,对我们了解蒙元后妃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有一定的价值,且能再现蒙元宴礼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宴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社交活动,对于口译员来说,不仅要做好宴会前的准备工作而且要注意宴会中的礼仪问题和宴会口译中菜肴的翻译。译员巧妙地运用直译、意译、音译的技巧进行口译,这样就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出色的完成口译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宋代闻喜宴诗,是专门为新科进士而设的国家级宴会中形成的诗歌,是宋诗之林中的一种。研究宋代闻喜宴诗,分析其类型,知其有会中诗、会外诗、回忆诗等,辑录了一批会中皇帝的赐诗;这些诗篇具有文学史料价值,可补《全宋诗》之漏。  相似文献   

4.
国宴的变迁     
永旭 《山西老年》2014,(10):22-22
开国第一宴1949年10月1日晚7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4小时后,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饭店举行开国第一宴,毛泽东主席由于临时有事未能参加,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解放军高级将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国民党军队的起义将领,少数民族代表,还有工人、农民、解放军的代表共600多人出席了宴会。  相似文献   

5.
宴飨,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及社会风俗和伦理观念的透视口。东汉时期的宴飨因其时代的特性亦具有除休闲享乐之外的政治功用。朝堂之上君主频频宴邀功臣宿将,是笼络与控驭臣下、维护政权稳固的一种帝王策略;臣僚之间的往来宴会以及形形色色的"鸿门宴"背后,则更包含着各种复杂的政治动机。纵观前、后期帝王举行宴饮的不同动因,亦可折射出东汉一朝政治生态的嬗变。  相似文献   

6.
伍子胥复仇是中国古代众多的复仇故事中情节最为波澜壮阔的复仇故事之一.就目前可见到的材料看,记录其事的典籍很多,而且基本上都对其矢志复仇之事进行了歌咏或演绎,使得这一故事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其中,司马迁的<史记·伍子胥列传>在该故事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第一次将伍子胥故事的整体脉络梳理清楚了,更在情节增删中体现了赞美复仇的情感倾向,并且在其实现复仇过程的描写中渗透了司马迁本人特有的现念和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7.
索尔仁尼琴是细节描写大师,他的成名作《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的经典细节描写比比皆是,其中尤以“吃”的细节描写最为惊心动魄,堪称全书的“文眼”.着重考察了作品中“吃”的各种细节描写手法,并分析“吃”的细节描写在作品的情节结构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打",是人物动作描写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方法.<红楼梦>的作者也极其重视并善于妙笔刻画众多人物的"打",使之体现出人物性格个性化、环境条件典型化、情节发展必然化、艺术效应综合化、表现手法多样化等鲜明的艺术特色,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揭示题旨内蕴起着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相术宣扬命定论思想,同时强调相德、相心的重要性,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为志怪小说家所奉行.他们在小说中通过相术叙事不仅宣扬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更宣扬相德、相心先于相形的理念,强化了作品的文化内涵,显示出浓厚的相术文化意蕴.结局照应相术对人物命运的预言,是相术叙事的基本模式.与命运有关联的身体部位或相关情节之描写,由相术引出的出人意表的情节和对美德的褒赞来塑造人物,增加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概言之,相术叙事有引起事由、设置悬念、铺展情节、描写人物、严密结构、深化主旨、引人入胜等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中出现的"一僧一佛一神仙"人物形象组合,也称"超情节人物"。超情节人物形象的设定,与小说中涉及到的宗教描写有关,显然具有儒道交融的历史背景及现实基础;超情节人物的描写具有相当的叙事功能作用,这体现在叙事主题能传递果报思想和完善小说结构上。这种超情节人物设置对明清小说作品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饥饿的女儿>和<粥宴>这三篇小说都是描写饥饿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重点展示了灾荒年代农村基层政权的斗争;<饥饿的女儿>侧重于从女性的角度反映饥饿对人性的扭曲;而<粥宴>则更多地表现了饥饿所引发的人的道德心理的波动.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固然是人物活动的空间环境,但它又有着深化主题、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反景衬情等多重审美功能.深入挖掘和认识这些艺术功能,是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学习创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傲慢与偏见》虽然在表面上缺乏时代特点,却间接地通过对外在的人为价值和内在的自然价值间的矛盾冲突的描写,从人的精神层次上反映了一个变革的时代.而这种矛盾冲突对比的描写尤其表现在主要人物的刻画和情节展开上.因而通过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和情节的分析可以看到,奥斯汀对于极端的追求人为价值持否定的态度,而对于单纯的追求人的自然价值也是不能完全认同.她认为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就是走折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作家雷平阳的微型小说《轶匠》叙述了张铁匠从娶亲结婚至意外死亡的人生故事,以诗化的语言描写了张铁匠对生命无限渴望,最终落得“颗粒无收”的悲剧.这篇微型小说的玄妙充分体现了雷平阳的瑰丽想象,用充满诗意的语言经营整篇作品,在作品的多处描写中暗设伏笔与铺垫,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意境.文章主要从小说的情节设置、意象描写中,分析这篇小说对悲剧的预示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奇异化"     
什克洛夫斯基在对传统的形象思维的批判中,阐明了艺术的独立存在价值,为形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艺术创造中的"奇异化"描写。艺术描写本身对抗着生活的"自动化"的语言,这也就是形式获得它自主性的表现。情节编构中的"奇异化"手法:重复、穿插、突转等对情节起阻缓作用手法。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词话>的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许多酒宴场面.这些酒宴描写暗伏着家族的盛衰史,隐约透露出王朝兴亡的信息;凸显了人物个性,并借以刻画出人物群像;在衍生情节、组织结构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韩国小说描写女将形象一生经历的甚少,这里以描写女将一生经历的《玉楼梦》《六美堂记》《洪桂月传》《郑秀贞传》为例,揭示有关女将形象描写诸多相似、交叉的情节。四部小说相仿情节可被概括为由诸多母题组成的一条同一路线,其中梦仙感孕、显明女儿身、坠水、中举、征战外侵、深山学艺等,均有成因。探索其同一路线成因,可对其新的女性观以及如此塑造形象和设置情节的时代意义,加深了解。  相似文献   

18.
清代初、中期通俗小说中,除<七峰遗编>、<海角遗编>、<铁冠图分龙会>这类作品直接描写了明遗民与满族统治的对抗情节,并带有明显的刻意崇尚汉文化的倾向外,还有许多作品是通过小说作者的创作动机、小说题材的选择倾向以及小说人物的塑造与具体情节描写等方面,或间接或曲折地体现出此种倾向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即题材选取上侧重明代故事的倾向与严肃的写作态度,赞扬高蹈出世的倾向,炫耀汉文化传统才学的倾向,大凡描写本朝人物故事就带有批判的倾向,而在文化道德方面又自觉或不自觉地降低对作品主要人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的细节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家宴、对话、手帕、小诗、眼神、微笑……林林总总的细节描写称得上其中的又一座"大观园".仅从小说描写"笑"的众多细节中便可感受到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20.
小说文学是离不开情节与细节的,它们共同承担着再现生活和刻画人物的任务,但所包含的内容、表现的形式和所需的手段却不尽相同。比较而言,情节装的是故事,细节则装的是性格;情节是矛盾纵向的、公开的、快速的开展,细节则是矛盾横向的、隐蔽的、缓慢的揭示;情节所需的手段是叙述,细节所需的手段则是描写。它们所起的作用和所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情节是小说的骨骼与筋脉,细节则是小说的血肉与细胞;情节使小说站立成形,细节则使小说摇曳多姿;情节给人以概括的印象,细节则给人以生动的形象。因此,重视细节描写,是小说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杰出的作品,总是以细节描写取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