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尤金·奈达,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其提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即翻译时不是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是要在两种语言间达到功能上的对等。此理论的核心在于:从源语的意义、风格和读者的反应出发,实现最高对等或者最低对等。功能对等理论以意义和风格对等为基础,强调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保持一致。本文以大卫·梭罗的《A Winter Walk》汉译译文《冬日漫步》为例,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文学翻译的要点是传达原作风格,功能对等理论提出译文要"传达原作的精神与风格"。而保留语言风格是传达原作风格的关键。《骆驼祥子》语言平易质朴,生动形象,凝练有力,京味儿十足。本文将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赏析《骆驼祥子》两种英译文选段对原作语言风格的保留。在功能对等"传达原作精神和风格"的翻译标准下,看译文是否传达原作风格,对比赏析译文。  相似文献   

3.
赵芳  王洁欣 《职业时空》2012,(1):147-149
好的商标翻译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好的第一印象,而且可以对产品的销售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尤金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在进口商标的翻译中有可应用性及可操作性。在该理论指导下翻译进口商标时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不仅要达到语言功能上的对等,也要具有对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功能对等理论内容及原则基础上,探讨怎样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利用怎样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对英语影视剧进行字幕翻译,最终达到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5.
文学翻译难,诗歌翻译则更难。诗词的意象、诗歌的韵律、诗人的情感等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因素,即所谓的"对等"。上世纪60年代末,翻译学家奈达(Eugene Nida)"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奈达的"功能对等"应用于赏析诗歌翻译中,以汪榕培和宇文所安对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译本为例,分析两位翻译家在译文中如何实现"功能对等"论。  相似文献   

6.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应用,需要遵守几点原则。为令更多学生可高效掌握商务英语文本翻译技巧,本文将分为三部分展开研究。首先,文章简述商务英语文本翻译的核心特征。其次,深入剖析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及原则。最后,文章对商务英语文本翻译中功能对等原则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翻译界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提出的翻译理论及其原则不仅丰富了我国翻译理论,而且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历程、奈达主要发展思想的三个阶段、"功能对等"理论概论以及其局限性,使大家对奈达的翻译理论有更加科学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民族语言的百科全书,反映了一定时期的风土人情,民族谚语的翻译工作自然备受重视。当代翻译理论学派林立,观点各异,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翻译观点对现代翻译理论影响深远。"功能对等"是其理论核心,本文将以奈达的翻译理论解读谚语翻译。  相似文献   

9.
张冬梅  周丹萍 《现代交际》2014,(10):199-201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与多数大学生实际翻译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学界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翻译教学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在实践教学中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相结合,通过对受试大学生进行对比翻译教学,得出提高大学生翻译水平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建刚 《现代交际》2010,(12):49-49
中国饮食文化的英译还要求译者既要掌握两种语言,又要深入了解两种文化,全面考虑翻译中涉及的语言及文化方面的因素。为确保两种文化的有效交流,本文试图从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探讨翻译中国饮食文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功能对等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数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语言,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和内涵,在文学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此文学作品中数字的翻译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文学作品《浮躁》为例,从功能对等角度出发对该作品中的数字进行了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数字翻译策略,以减少翻译误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翻译目的论的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视角从功能对等理论转向目的论。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口译文本进行探究。研究发现答中外记者问的口译文本中许多译文符合目的论的翻译原则。译员根据翻译目的选择翻译策略,根据特定的受众以及翻译的目的选取不同的原则,从而到达传递热点话题以及政策解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石红梅 《职业时空》2008,4(10):242-242
韦努蒂(Venuti)说得好,翻译的伦理就是差异的伦理,翻译就是要保持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不要用本土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去压制原文的他性话语。他所倡导的就是反归化式译论。本雅明(Benjamin)也认为“只有直译才是真实的保证”。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对翻译提出了“三字方针“——closest,natural,equivalent。其实应该说对直译而言更为贴切。因为直译才真正可能做到在风格上最贴近,在表述上最自然,在风格、形式上等诸方面最对等。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是一颗耀眼的文学奇星,他从1979年发表的《且听风吟》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之后,相继获得了很多的奖项。其中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于2006年获得世界奇幻奖,是奇幻文学界最重要的奖项。本文将以《海边的卡夫卡》汉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林少华的翻译是符合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某大学商学院课程大纲的英译。该文本是为国际交流和学分转换而提供的课程说明,内容是对相关专业的课程介绍和教学大纲进行简要说明。通过对中文课程大纲的词汇、句法、语篇特点进行研究,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笔者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进行翻译,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对等。  相似文献   

16.
《政府工作报告》是严谨的政治文本,其英文版本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其独特的文本形式要求翻译时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准确传达原文意思,让译语读者清楚明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更多地考虑了目的语读者的反应,因此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探讨了在翻译《政府工作报告》时采取的直译、直译加注释、意译、增译等不同翻译策略,以期让译文更符合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17.
自从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他的对等原则以来,这一理论对于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传统的翻译理论主要强调源语与译语之间的关系,而奈达的对等原则强调了读者的反应,非常适合公示语这类实用文体的翻译。文中结合公示语的重要性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列举了一些案例,探讨如何利用奈达的对等原则理论,指导公示语的英译,从而提高其英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奈达翻译理论出发,将《十日谈》不同版本的中译本与原文进行对比,试图探明运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有效传递文化信息、对文化缺省进行翻译补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项对语言进行操作的工作,即用一种语言文本来替代另一种语言文本的过程。"(J.C.卡特福德,1994)"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巴尔胡达罗夫,1985)"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接近、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E.A奈达,1969)通俗的讲,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这个过程要求对语言语义学的知识以及对语言使用者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韩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的活动日渐频繁,影视剧的互相传播就是其中一个途径。笔者注意到影视剧的字幕翻译中,经常会出现俗语。俗语应用广泛,因此俗语翻译的成败直接影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也对文化理解产生影响。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影视剧中的翻译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影视剧俗语的翻译要在注意中韩两国的语言差异、文化特征的前提下,以中国观众能够理解接受作为标准,避免直译和误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