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评性语篇分析(CDA)作为一种新的语篇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包括政治语篇在内的大众语篇分析中,旨在通过分析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揭示意识形态和权力如何影响语言,以及语言怎样服务于统治者的意识形态。本文运用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方法,对英国首相卡梅伦挽留苏格兰演讲进行分析和解读,展现了卡梅伦在国家面临分裂之际发表演讲,将苏格兰留在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演讲策略。  相似文献   

2.
奥巴马是一名演讲高手,他的演讲言简意赅、主题突出,具有很高的政治价值和文学价值。本文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词汇、句法、修辞、语篇,以帮助大家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演讲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实活动。演讲的语言是由有声语言系统和无声语言系统组成。有声语言是演讲语言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连接演讲者和听者的重要桥梁。因此,对演讲有声语言系统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对演讲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进行深入研究,重点从语音、词语、修辞等角度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以卡梅伦在苏格兰公投前最后一次演讲为语料,探讨卡梅伦演讲中的话语运用策略。通过结合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对及物性、词汇分类和情态功能的描述,本文意在分析卡梅伦演讲中的语言选择和运用如何传达了他的政治意图,从而揭示语言在传递意识形态中的作用和强大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5.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较新的语言研究方法,常常用于分析政治语篇。本文将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批评话语分析为框架,从词汇、及物性及情态三个方面对罗斯福总统第一次就职演讲进行分析,将语篇分析理论与当时美国所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相结合,综合考量罗斯福总统的就职演讲中语言特色和不同之处,找出其广受欢迎、大获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政治语篇所表现的意义潜势一般从人际功能得以体现。语言的人际功能能够体现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以及他对事物的推断、判断和评价。以韩礼德人际意义为理论基础,从语气、情态和人称三个系统探索英国新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就职演讲的实现人际意义的方式,探究其就职演说话语中传达的深层含义和演讲目的,以及想要传达的政治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框架,对比研究奥巴马和布什就职演讲的批判话语分析,本文主要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其语言特征,分析语言间的异同,从而进一步分析政治家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采用衔接性和连贯性理论重点分析政治演讲,并尝试深入研究理论。本论文观点是正确的使用衔接性和连贯性可以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充分显示个人魅力。  相似文献   

9.
计量文体学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学研究方法,将语言学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对文章的语言特色进行定量分析,对文章的语言用词方式、语言规律进行描述。总统就职演讲作为一种典型的政治性文体,对其语言规律进行历时性探索可以看出,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里演讲这种文体的语言进化过程。从最开始的探索过程到逐渐意识到演讲对群众的煽动作用,演讲的用词开始形成一个整体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领域,演讲是一种体现话语和意识形态的政治活动。它是政治家们树立个人形象的重要手段,属于政治建构过程的一部分。本文以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三要素——信誉诉求、逻辑诉求和情感诉求为理论依据,以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特朗普在其父亲竞选美国总统时所作的助选演讲为语料,分析政治演讲如何实现意识形态的有效传达而打动人心,同时探究修辞学三要素在政治演讲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好口才不是天生的,需要包装、打磨。 无演讲,不政治。 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当他们需要选民手里的选票时,当他们需要说服选民或者同僚推行某项政策时,当他们外交出访时……几乎任何政治活动中,都需要政治家发表演讲。甚至当他们退下政治一线后,还可以通过演讲赚取不菲的出场费。  相似文献   

12.
演讲要讲究照应的技巧。这是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日语交际方式,演讲有声语言的消逝性和态势语言的视觉感,在一定情况下影响和制约着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接受效果。因此,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为了增强演讲的层次性和现场感,就必须瞻前顾后。上呼下应,既注意对演讲的人事景物前后相关的叙述和交代,又重视对听众的情绪做相应的体察和调控,以突出和体现演讲内容的彼此关照和演讲场景的相互感应,这就是演讲中“照应”的基本含意和独特功能。 怎样运用照应技巧,才能获得良好的演讲效果呢? 演讲内容的照应 演讲内容是演讲者讲述…  相似文献   

13.
演讲语言的音韵美志敏演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实用、富于美感的言态表达艺术。我以为,演讲的这种美,不仅体现在思想内容等方面,还显赋于表达形式之中。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略论语言形式美》中说:“语言的形式之所以能是美的,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  相似文献   

14.
语言具有三个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第一届文明家庭代表时发表的演讲为素材,研究本次演讲如何通过主位结构和衔接系统实现语言的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眼于TED演讲中教育主题下演讲者的多模态隐喻手势语研究,以演讲话语类型为依托,以理性诉诸为框架,探讨隐喻手势是如何辅助演讲顺利实现。希冀证明隐喻手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高英语学习者在交际、演讲、辩论中的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政治演讲在当今世界举足轻重,成为了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利奇(Leech)礼貌原则为理论基础,包括策略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分析了习近平和奥巴马讲话中礼貌原则使用的异同。本文的语料是2015年习近平中拉论坛首届部长会议讲话和奥巴马2015年国情咨文讲话。对比结果表明,这两篇演讲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准则是一致性准则;其他准则相比这两条准则来说使用相对较少。最后,论文深入探讨了礼貌原则在政治演讲中的效果。如树立负责人形象,拉近演讲者与听众之间距离等。此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政治演讲,知道人们在政治演讲中合理应用礼貌原则对于中国的对外交流具有一定的启示,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斐 《现代交际》2014,(5):201-201
英语演讲与表达课程按照现有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详细地说明演讲技巧,帮助学生消除用英语演讲的恐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在英语演讲学习过程中学习巩固英语的机会。从而使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成为使用语言的过程,为逐步培养学生的演讲技能及语言运用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功能是沟通,从语用学角度来看,语言不仅是用来沟通,还有许多隐藏功能。以语篇为例,分析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揭示批评话语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批评性话语角度,分析文在寅就职演讲语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研究演讲语篇中词汇的使用特点,帮助我们考察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演讲中存在的汉语言语法失范现象较为普遍,对语言文化传播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从古汉语语言规范溯源,列举了演讲中语法失范的问题,重点挖掘与分析了其社会根源,并从政府的高度、政策的广度和演讲者的深度方面,扼要提出了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20.
所找好演讲的“感觉”□李增源谓演讲的“感觉”,是指演讲者进入演讲情境状态之后自然产生的一种真切的现场体验,它是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因情感投入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氛围。实践经验表明,有了这种“感觉”,演讲者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语言畅达;没有这种“感觉”,演讲者则情绪低落、思维阻滞、语言生涩。因此,可以这样说,有无演讲的“感觉”,是演讲者能否取得演讲成功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怎样才能找好演讲者演讲的“感觉”呢?强化角色意识有人在谈怎样克服怯场时主张“淡化角色意识”,从减轻心理压力的角度看,这不是没有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