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伴随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社会流动研究,以社会性别视角切人流动妇女研究,特别是在艾滋病进一步在流动人口中增多的趋势下.通过对甘肃省女性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的一般状况与特殊性进行分析,将社会工作方法应用到艾滋病预防工作中,对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传统救助工作的专业化等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也有助于将社会性别的理念结合到艾滋病防治的实践中,有效应对艾滋病对女性流动人口的威胁,拓展女性研究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2.
女性教育问题是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而妇女受教育状况是影响妇女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和女性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理论为女性教育问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分析当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社会地位的相关性关系,阐述当前女性教育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女性教育发展进行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3.
童梅 《社会学研究》2012,(4):67-83,243
社会学理论认为,人们的社会网络具有性别偏好,这导致了男女求职结果的性别分化,并部分地解释了职业的性别隔离问题。本文根据2009年8大城市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女性的职业性别隔离在何等程度上受社会网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8大城市在职者的社会网络具有性别同质化倾向,女性和男性更多地与同性亲朋交往;使用强关系成功求职的女性往往进入性别隔离的女性职业;使用弱关系成功求职的女性能摆脱职业性别隔离趋向,进入中性职业或男性职业。  相似文献   

4.
王欣  李晶 《现代交际》2011,(10):101-102
社会性别是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一种对于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关系、地位、价值权利、责任职能的认识和评价。本文应用社会性别理论,探讨女性被禁锢的状态和原因,说明女性在史诗中的压抑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个民族及社会的发展,女性的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女性教育质量对女性素质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育体系中女性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为了能够实现教育公平,就需要树立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加强社会性别意识的教育。由于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中对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以及男女平等现代性别观念夹缝中,当代女性极其容易在这夹缝中迷失自身意识与自我满足,因而社会性别意识及女性意识教育的推动对当代女性价值体现具有重要的重要。本文站在社会性别视角,对我国传统社会、民国时期以及现代社会教育女性教育进行分析,并对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性别不公平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徐蕾 《公关世界》2023,(5):108-110
广告作为大众传媒,其中的性别角色构建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和影响,透过广告我们可以洞见性别文化的发展。因此本文选取20世纪50年代起的日本广告,分析其中女性角色的变化。发现女性地位在就业、教育、家庭与婚姻观层面都得到了一定提高,但同时受到现实社会结构以及传统文化的限制,日本女性在社会中依旧处于被动地位,因此需要继续探究女性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性别平等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伴随伦理学的社会性别转向,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性伦理学家基于研究主体性别的差异,在伦理思考的文化内涵上,显示了与男性伦理学家的不同。从伦理道德上看,女性伦理学家的理论内涵体现了社会性别视域中的女性关怀伦理,突出了女性关怀生命、关注个体、关心他人的文化内容。具体到女性关怀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建构,以吉利根、诺丁斯等为代表的理论家们试图挣脱男性树立的秩序/等级模式,通过塑造以关怀相联结的乌托邦世界,再现基于关怀的世俗伦理,确认女性关怀的伦理自我。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整个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收入的差距逐渐加大,很多传统的理论已经无法很好地解释当前的这种现象。因此,本文主要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对我国八个城市中不同性别的人的收入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收入之所以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社会资本的影响。而且通过深层次的分析可以发现,收入上的性别差异有12.7%可以用社会资本来进行解释,而且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如果在社会资本上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那么收入上也会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男性的社会资本回报率在很大程度上高于女性;女性比较欠缺社会资本是当前普遍存在的"性别隔离显现"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社会学的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从传统观念、女性自身以及用人单位的角度对职场女性选择隐婚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性别视角出发,借助布洛维"生产政体"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服务业女性农民工的劳动过程展开分析,探讨同一家酒楼中女工的内部分裂。劳动者工场之外的社会、文化身份对她们的工场表现有关键作用。资方利用了社会文化传统对女性年龄的社会性别建构及其造成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责任的差异,对女性劳动者实施分而治之的管理策略,并得到劳动者自身的认可和响应,导致大姐处于专制型的统治,小妹身处霸权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高校美女文化面临着泛化的倾向。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与市场经济中女性地位的衰落直接相关。而高校社会性别教育的缺失削弱了女性的独立意识,大众文化的勃兴则强化着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高校美女文化的泛滥弱化了女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形成,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社会文化中男女不平等的局面,促使女性向传统价值观回归。为了重塑高校社会性别平等文化,应该使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决策主流,推动社会性别平等教育进入高等教学体系并实现学科建设主流化,培养大众传媒的社会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性别是先天的,但性别角色是由社会影响和个体自身的认同决定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渴望成功,那么影响女性成长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应当如何加强对女性的性别教育,帮助她们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结合中国经验对有关女性发展的理论研究范式和知识建构逻辑进行了梳理和阐述。从生物学的隐喻,到性别角色理论,再到结构功能主义和建构主义对性别角色分化的解释,在研究范式的重建过程中,女性发展话语与理论建构得到不断充实与扩展。同时,伴随着社会变迁,有关女性发展的解释策略和知识建构逻辑也经历了从单一论域到多维视野,从单一视角到交叉性视角,从理论论争到专题研究的开发。从关怀弱者、关心边缘的人文情怀到立足现实、反思现实的批判精神,从中国经验到全球视角的转变与发展。从宗法父权下的闺阁,到女性权力的觉醒、职场中的解放,再到新时代下机遇与挑战,中国女性发展随着社会变迁也打上了深劾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14.
客观地说,大自然造就了男女两性,在赋予两性不同的构造和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两性各自的性别优势。但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文化却贬抑了女性的自然优势,构建起男尊女卑、男优女劣的社会观念,并通过社会教化等手段使这种观念得到了整个社会乃至于女性自身的认同。因此,重新分析和认识女性的性别优势,对于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树立女性自信,促进女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尝试用性别分析的工具,从文化的视角把身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巨大变迁中的弱势群体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就业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状况,揭露了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分析了社会制度和结构中造成和影响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机制,认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文化的堕距是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源,提出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对解决性别歧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舞蹈表演是中国朝鲜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从古至今其表演的主体多由女性群落组成。然而,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性别观念也在变化,这些女性舞者所表现的舞蹈内容以及所传递的情感相差甚远。这是因为社会性别观念一经形成,将影响文化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朝鲜族女性舞者也以朝鲜族社会为她们赋予的女性观念规范着自身的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17.
“相亲”是现代人择偶的一种重要方式,尽管它以“电视相亲”、“交友网站”、“婚姻中介所”等多种形式出现,但是它都不同程度的反应着当代青年的择偶观,尤其是两性在这一社会互动中的地位。社会性别理论主张透视个人行为与角色的社会性别意义,试图把社会性别与社会结构联系起来考察,以把握社会性别是如何制约人们的社会互动并在社会互动中得到强化或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男女两性的社会劳动格局,但女性并未因此从繁重的家务负担中走出,家务劳动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减少,究其原因,是性别观念的影响。基于以上,本文简要研究了性别观念、现代化和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社会性别语言学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其中,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语言、社会、性别是紧密联系的。本文以俄文电影《爸爸的早餐》中男女主人公的对白为例,分析男女社会性别语言的差异,研究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性别赋予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期望以及两性不平等的关系被认为是导致女性整容群体壮大的重要原因。社会中处处蕴含着性别文化,它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却常常被视为理所应当的事情而不加深入思考。要探索女性整容群体壮大的社会问题,必须深入到整容群体的日常生活中,从她们的亲身经历中得到答案。从她们的人生历程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