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917年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俄国工人阶级与贫苦农民结成的紧密联盟,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决定性条件之一,也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这条经验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来说,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俄国十月革命准备期间,布尔什维克党在争取农民群众工作中的一些经验,进行初步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刍议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创新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的执政实践中,执政道德创新的基本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政德与官德创造性转化原则,革命道德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原则,西方政党执政道德“扬弃”原则,社会主义国家执政道德借鉴原则和与实践俱进的执政道德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3.
1917年二月革命之后不到8个月,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短时间内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异乎寻常地加剧了俄国社会矛盾的发展,缩短了革命阶段之间的距离。实现这个革命转变的另一前提,是布尔什维克党内已经在4月间完成了革命理论和革命观念的急剧转变。列宁彻底抛弃了“旧的”布尔什维主义,以新的思想和策略重新武装了布尔什维克党,使它担负起了领导群众争取  相似文献   

4.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和发展起来的。在建党的过程中,列宁同机会主义作了不懈的斗争,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个原则。今天重温无产阶级政党怎样巩固、发展的历史经验,不仅能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更好地揭批林彪、“四人帮”破坏民主集中制的罪行,而且能帮助我们增强党性,自觉地贯彻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英勇奋斗。  相似文献   

5.
中共在历史的起点树立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但实施了关门主义的政策;中共"二大"提出建设"无产阶级大群众"政党的任务,这是中共在把列宁建党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中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中共"三大"对建设无产阶级群众政党目标的自我否定,使党的自身建设在实践中遭遇挫折;1924年5月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和中共"四大"对建设无产阶级群众性政党目标的回归,重新开启了建设群众性政党的探索;1925年10月后从"群众化"到"布尔什维克化"党建目标的树立,达到了这一阶段党建目标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五十多年来,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设了我们的党,在同国内外、党内外的阶级敌人作战中,在长期的艰巨的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中,锻炼和培育了我们的党。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几十个共产  相似文献   

7.
自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以来,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制度就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和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实践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集中、统一、有序、高效的领导体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这一点,在巴黎公社时代就已经体现出来了。而列宁在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运用于俄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在理论上形成一套完整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同时,在实践中也建立起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原则的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这一体制的集中倾向在斯大林时期被不适当地强化了,并在国际共产主…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建党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规律性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创造。中国共产党是在十月革命以后,以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并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按照列宁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我们党从1921年成立开始就是一个新型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但是,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工业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特别是1927年革命失败后,主要是在长期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  相似文献   

9.
蔡和森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和森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武可贤蔡和森(1895—1931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政治家、宣传家和革命活动家,他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列宁式的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列宁的建党学说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建党经验,积极地从事党的组织和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是我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同时,成功地完成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但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大多数的国家里,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艰巨任务,以“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这一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一、毛泽东倡导和帮助全党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水平,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列宁式的布尔什维克化的党。  相似文献   

11.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守初心、砥砺使命的前提,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保障党长期执政的钥匙.党的自我革命根植于传统修身文化的滋养,来源于经典作家的政党建构思想,生成于党的优良传统.自我革命对体现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宗旨,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回应全球政党治理挑战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推动党坚定自我革命,要坚持理论继承与推陈出新的良性互动,坚持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的相互协调,坚持主题教育与党史教育的相融相通,坚持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2.
1 刘少奇同志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建设经验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们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与改造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问题,就是和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进行斗争并加以克服的问题。”(《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27页)刘少奇同志的这个论述告诉找们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早在建党初期,毛泽东同志就主张中国共产党必须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式的政党,强调“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领导了武  相似文献   

13.
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经久不衰,百年风华正茂的青春密码。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阐述了自我革命的百年历程和经验,其中总结勇于自我革命、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继承与发展,在不断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深入进行的同时,为世界政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坚持理论强党,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持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团结导向,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4.
郝贵生 《中华魂》2010,(6):43-4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特别提出和倡导要把我们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这确实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但我们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究竟学习什么呢?近日有的报纸发表了题为《学习型政党学什么》的文章。文章提出:有三个方面的学习尤其要抓紧:第一是向自己的历史经验学习,  相似文献   

15.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要想准确认知和把握党的自我革命,既要有一般性的抽象分析,还要有具体性的现实验证。遵循从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般性解读到中国共产党现实性的阐释的逻辑脉络,深刻阐释党的自我革命内在可能性和现实性。人民性、革命性、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先进性、纯洁性、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党的自我革命贯穿其中。从可能性出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目标和追求是自我革命可能性的内在根据,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则是从实践的视角证明了自我革命的可能性;从现实性出发,中国共产党自身具备的基本条件给自我革命提供了毋庸置疑的现实性,完善的制度体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严密的组织体系、坚强的领导核心等,是党的自我革命变为现实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辉煌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党的自我革命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继承与发展,源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自省作风优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源于对中国共产党历来革命文化的赓续与弘扬.党的自我革命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与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因此,要把党的自我革命放置在中国共产党不同的历史坐标中来深刻剖析其生成的历史必然性.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政党现代化的时代诉求,是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和理论宣传的应有之义,更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性质的集中彰显.系统回顾和把握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递嬗逻辑与现实诉求,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前,俄国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忠于沙皇政府,是沙皇政府的重要社会基础之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与帮助。农民改变态度,从支持沙皇政府和支持二月革命后建立的临时政府,转而支持布尔什维克领导的革命,其原因有三:第一,沙皇的战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农民对沙皇政府失去了信心;第二,临时政府坚持战争的政策,把农民推向布尔什维克;第三,十月革命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根据变化的情况,不断调整对农民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使他们从观望、困惑、彷徨和反对中,转变为支持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18.
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注重从政治上建党强党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核心要义是党的政治建设深厚的理论渊源。回望党的政治建设百年历程,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经历了开端发展、深入推进、创新发展的演进历程,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选择、应对化解各类矛盾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掌握了全国政权,无产阶级政党成为全国执政的党。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当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管理社会主义企业,来组织和管理生产,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新课题,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一个重大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提出了在社会主义企业中,应当实行“一长管理制”,并从理论上作了深刻的论述。今天,我们重温列宁关于“一长管理制”的论述,对于全面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领导体制,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为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指明了方向 ,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结合俄国的具体国情 ,指导了俄国的革命 ,成功地建立了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因体制的缺陷和其他原因而解体。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章着重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成功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