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学习兴趣的意义及培养葛致仁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瑞士当代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育科学和儿童心理学》)可见,学习兴趣是学习者积极性、主...  相似文献   

2.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瑞士教育者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条件。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内动力,没有兴趣,学习将变得枯燥乏味,这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注意教学的趣味性,以"愉快"为前提,适应学生的接受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使师生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如何激发小学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以下就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姚海才 《南方论刊》2005,(10):68-68,67
兴趣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自觉能动倾向。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恩斯坦也曾经说过,“高明的教师在教学中能使学生体会到快乐。”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教育是启发智力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技校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政治课没有什么可学,甚至对政治课的观点产生怀疑,因此对政治课学习失去兴趣。怎样才能培养技校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呢?技工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政治性和时代性较强,与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现实比较接近,特别是概念、原理的表述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与现实生活的不…  相似文献   

4.
邓雄佳 《南方论刊》2001,(12):38-39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师应如何因材施教,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试就此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才能的孪生姊妹。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曾说:“我以为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和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教材料的兴趣。”在学习上,只要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就能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学下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6.
兴趣 ,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一种强烈倾向和喜好情趣。它是智能发展的基础 ,是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启动力。早在春秋末期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 :“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换句话说 ,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是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那么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方法很多 ,本文仅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一、适当增加趣味性史料。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尚有其可读性 ,但由于…  相似文献   

7.
王玉琴 《兰州学刊》2000,(2):52-52,19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通过开展趣味教学与方法,给严肃而沉闷的课堂增添点趣味,创设点乐趣,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乐教引发乐学,必然促进提高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一、掌握中学生心理进行政治课教学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一般表现为:闭锁性、过渡性、波动性等。特别是具有时代特征:1富有想象,2缺乏实干,3思想活跃,4不…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特殊意识倾向,是学生对知识的一种力求趋近和认识的因素,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也是学习的催化剂.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从事黎、苗族地区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深感兴趣教学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些情况:1、因历史不是统考科目而被视为无足轻重,甚至是多余的;2、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和思维能力也较差;3、自尊心强,但缺乏自信;重感情,往往凭个人好恶去取舍各学科.针对这些情况,我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一、沟通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历史是古今相通的,现实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中学生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感到应接不暇,对许多现实问题疑惑不解,他们渴望了解世界.渴望解开心中的疑惑.但由于认识水平所致,他们往往认为历史是死的,甚至是孤立的,没有实用价值,少数民族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历史教学只有当它面对现实,体察时代精神时,才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染和强烈的激情,从而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学科浓厚的兴趣、充足的动力和正确的态度.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选择丰富真实的有关材料  相似文献   

9.
所谓乐学,通俗地讲就是喜欢学习。《论语·雍也篇》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叶圣陶也曾强调要“让学生喜爱这个功课,觉得其乐无穷”.教育心理学原理告诉人们,兴趣导致欢快,从而调动注意力、思考力、意志力,学起来便得到内在的满足。这种深层次内在精神的乐,激人自新,催人奋进,是任何外在物质享受所不能比拟,无法取代的。《礼记·学记》云“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取得最佳乐学效应应该: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历史教学由于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处于一种令人担心的低谷之中,要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使之养成运用历史观观察、分析、处理同题的能力,首先必须从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入手。本文从导语设置、疑问追思、运用活动手段、指导方法、增强历史使命感五个方面阐述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产生、培养、提高、巩固五个层面上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对英语学科学得不好,根本原因就是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要想他们乐意拿起书本来,从而进一步学好这本学科,我们只有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解铃还须系铃人!”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学习观,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被动接受学习方式改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引导健康的个性发展,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选择,让其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4.
情感支配人的行为的作用是巨大的,许多极其重要的决定是在情感的直接作用下采取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用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重要作用,他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一土壤上。”教学过程是学生求知与发展智力的过程,又交融着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孔子曰:“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愉快、热爱、喜欢是学习知识的“催化剂”,有了积极的情感,就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开关”。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感到通俗易懂数学知识原来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  相似文献   

16.
吴森 《南方论刊》2004,(8):64-64
初中几何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要提高该科的教学质量,我认为在授课中,必须激发学生对学习几何的兴趣。因此,要运用学生学习规律,培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学的地理课教学 ,对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独特的功能。本文就中学地理课教学如何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质等略加论述。一、立足地理学科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爱因斯坦曾说过 :“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因此 ,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 ,是改变当前中学生不重视地理课程学习的有力措施。笔者认为 :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一 )端正学习态度 ,培养学习动机。心理学认为 :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相互促进。其中 ,间接兴趣是对未来结果的…  相似文献   

18.
《南方论刊》2013,(Z1):114-1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是中学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话题。本文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对在中学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问题进行了理论的阐述;强调教师自身素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的作用;指出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是化学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9.
赖铭钦 《南方论刊》2002,(11):41-42
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试予以浅探.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创造能力培养的条件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素质和创造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中学政治课教材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相对于其它学科的教材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把握.鉴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用好事例,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热点、焦点或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如何用好事例,笔者认为应注意"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