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新时期民族院校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与问题.民族院校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办学理念到实践模式多方面进行战略调整、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通信企业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身的人才战略,是其发展的根本所在。结合通信企业的特点、当前人才状况,剖析了其人才战略的含义,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指导思想,转变学校办学理念;遵循统筹兼顾根本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实现大学生价值取向和谐发展;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科学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4.
把“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作为办学理念,是对办学底线之高度的重新设置和突出显示,在当前具有特殊意义。科学发展观与办负责任的大学的理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科学发展的伦理诉求是社会责任,大学责任的目标状态是科学发展。办负责任的大学的实现过程就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办负责任的大学,就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解决办学中的一切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文精神是大学责任的内核,二者都追求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快速可持续发展,对高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理念、学科建设等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努力实现教育强国目标,为人才强国提供人才支持。高校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突出办学特色,在学生管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坚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办学理念是高等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凝聚而成的对其命运、追求、精神状态、地位、作用、发展道路的坚信不疑的共同认识和价值判断,它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根本和灵魂所在,直接关系到大学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和科学研究三大职能的发挥.本文从探讨地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各种资源相对贫乏的西部中等城市新建高校在办学理念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阐明了创新办学理念对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创新西部新建高校办学理念必须摆脱弱校的办学心态、提高决策层的办学素质、具有求真务实的办学精神、拥有锐意改革的办学胆识、凸显特色化的办学理念和体现与时俱进的办学气魄等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建设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凸显地方性、区域性、共生性、应用性基本特性,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服务力强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战略转型,差异发展,首先要明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转型的动因,其次是深刻认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形势,积极探索其生存的外部环境,全面了解其发展的内部状况,切实把握改革发展方向,第三制定好适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战略转型的基本路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科学设计,精心施工,强化理论指导,注重实践探索,走特色办学之路、协调发展之路、互动发展之路和人才强校之路。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的根本所在.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依赖于学校始终"以教师为本",全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学校与教师"以学生为本",始终把培育人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高校软环境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等学校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同时也是推进我国高校更好更快发展的根本指针。当前我国高校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与科学发展的理念不相符合。因此,文章指出我国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分析高校科学发展的内涵及其精神实质,正确处理高校发展中的基本关系,解决好高校发展中出现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正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高校战略观,是明晰地方高校目标定位的决策依据;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高校发展观,是推动地方高校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高校质量观,是提升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根本导向。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地方高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探索地方高校发展新路,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的很多观点既具有一致性又有区别。笔者考察了二者在思想基础、第一要义、理论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五个方面观点的契合与分离,认为科学发展观可以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优点,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指导思想,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方法上运用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发展观都有自己的发展主体问题,发展观主体的界定决定着一种发展观的本质。科学发展观改变了传统发展观的思维模式,把发展的主体赋予了人。首先,人是科学发展的目的,发展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次,科学发展观尊重人的创造性,用人自身的发展来衡量社会经济的发展。再次,人还是发展的动力来源,是科学发展观的动力主体。最后,人在实践中的行为和决断决定着发展,人在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人也要为发展的走向和后果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有助于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话语内容及话语方式,反思话语发展路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话语发展规律,创新话语发展理念,破解话语发展中的难题,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以统筹兼顾作为方法依据,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以人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以知识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人文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支撑,个性发展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它不仅否定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而且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昭示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正向着民本主义跃迁。以和谐作为总特征的现代化理论科学发展观,不仅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现代化的发展,而且对当代世界和谐现代化的建设与和谐世界的创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展和发展观是发展观历史研究的前提,发展观历史研究是发展观理论研究的基础,发展观历史研究要把民族、国家作为基本单元,把发展阶段作为主要背景,把发展问题作为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实现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形态上的根本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与体现。我们必须针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观的本质和旨归在于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核心和根本价值取向,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紧紧围绕发展的根本目的、基本动力、价值归属、价值尺度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给予了科学回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和"人的全面发展"分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发展的根本目的、基本动力、价值归属和价值尺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