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批评性语篇分析源于批评语言学,是一种语言分析工具。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批评性语篇分析通过解析大众语篇来揭示语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或权势关系。文章旨在介绍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及其在语篇分析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批评性语篇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批评性语篇分析是建立在批评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指向的语篇分析方法。它通过语言分析来展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文章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法,对美国非暴力民权运动领袖MartinLutherKing,Jr.的名篇“IHaveADream”作一分析,验证批评性语篇分析法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批评言语行为存在于学术语篇的文献综述这一语类中,并在创建、评价和推介新的学术知识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考察批评性或负面评价、不足之处、强调文献综述作者观点优于前人的批评言语行为在不同领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这一语域中的具体体现,归纳了LR语篇中批评言语行为的几种形式,简要分析了几种批评言语行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不同分布。   相似文献   

4.
批评语言学倡导对语篇,尤其是对公众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主要目的是增强人们的语言意识,提高对语言运用的鉴赏和批评能力。批评语篇分析的语言分析基础是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语篇中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分类系统、及物系统、情态系统和转换系统。以1984年到2004年的六届夏季奥运会的主题口号为研究对象,从分类系统的角度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以揭示语篇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在西方现代哲学和语言学的影响下,发生了"语言学转向",语言学批评也逐渐成为新时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向。篇章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兴起以来,不断地对文学理论施加着一定的影响。语篇分析整体论是一种基于哲学与语言学的全新思想观点,强调语篇分析必须从整体入手,把握不同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思想在当代语言学界正在兴起,而在中国语言研究传统里,整体论思想也源远流长,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整体论分为起承转合结构说和主题论两部分,这与语篇分析的整体论思想不谋而合。文学语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它与普通语篇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语篇分析的整体论思想也可以为现代文学批评提供借鉴,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批评性语篇分析是建立在批评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指向的语篇分析方法.它通过语言分析来展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文章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法,对美国非暴力民权运动领袖Martin Luther King,的名篇"I Have ADream"作一分析,验证批评性语篇分析法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批评语言学(也称批评的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英国语言学家Roger Fowler于1979年首次提出来的.本文以“The New York Times”为例,从语境和语篇结构分析意识形态对语篇生成的影响,帮助我们对新闻报道的语篇进一步进行批评性分析,更有意识地解读文章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批评语篇分析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运用及物性和情态等语篇分析工具,对《中国日报》、《卫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棱镜门"事件中斯诺登赴俄罗斯避难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其中蕴含的不同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意义,有助于读者阅读新闻报道时进行批判性分析,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敏感性及对语篇的反控制意识。  相似文献   

9.
语篇语言学注重语篇分析和语用意义,它不仅分析原文和译文,还设计语言体系之外的包括“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各种制约因素。语篇语言学的研究模式认为:意义并非由语言的结构本身决定,而是由整个语篇决定(包括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语篇分析应用于翻译批评,可进行更理性的研究。用语篇分析来理解古诗《春晓》及其四种译文,能得出更理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篇章、语篇、信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篇章"和"语篇"指的是同一种事物,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语篇分析就是把篇章跟语言的系统联系起来。作者认为,语篇有各种变体,语码变体跟语域、语类无关。文学语言的特殊性源于语法隐喻。从事语篇分析的学者都是从自己特定的角度出发的,如,批评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很多意义是不能量化的,我们不仅要重视概念意义,也要重视人际意义。作者还论证了计算机对语篇分析、机器翻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新的语篇分析的视角,已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它主要是通过对语篇的分析来研究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批评话语分析迄今发展已有二十五年的时间,在不同时期,其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批评话语分析在中国的成长也独具风格。对该学科发展概况的评述有利于人们对其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传统批评话语分析、修辞学和论证研究,Fairclough&Fairclough提出了一个"过程路径"的四步分析框架,该框架从公正的角度研究政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本身是实践论证的一个表现方式,即逻辑推理。本研究选择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美墨边境墙修建一事发表的电视讲话为研究对象,采用"过程路径"的四步分析框架为理论框架,旨在验证该分析框架的可行性,并从伦理批评这一新的研究角度分析政治语篇,对未来关于政治语篇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批评话语分析是语篇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议题是语言和权利、意识形态的关系,注重语言和社会问题的联系。系统功能语法一直被认为是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的重要方法和理论依据,广泛应用于各类语篇的批评分析中。文章拟从分析功能语法的三大重要组成要素入手,解释其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源泉的原因,并结合实例说明其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诗歌的英译过程中 ,由于中英诗歌的语篇特点不同 ,原文与译文在诗意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出入。本文将原文与译文视为不同的语篇 ,从语言学角度出发 ,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理论 ,对《望庐山瀑布》及其两种英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 ,探索较为客观的诗歌翻译批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名词化隐喻是法律英语极为明显的特征,在法律语篇中大量存在。批评语言学指出,语言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批评语言学基础上,名词化隐喻在法律语篇中具有的元功能包括:属性名物化;隐去施动者,尽量降低人际功能的发挥;转移信息焦点,增强语篇衔接连贯功能;增强表达的信息密集度,增强语篇的简洁连贯功能。  相似文献   

16.
批评话语分析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批评语言学,是语篇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功能语法一直被认为是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的重要方法和理论依据,广泛应用于各类语篇的批评分析中。作为两个不同却又紧密联系的对语言和语言使用的描述方法,只有在进一步对话中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文章拟从分析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重要组成要素入手,解释其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源泉的原因,并结合实例说明其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7.
批评性语篇以大众语篇为其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分类、及物性、转换等方面对同一事件的两则不同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两家媒体是如何操纵语言资源来引导人们对于事件的不同解读,从而树立读者解读新闻语篇的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18.
ESP是以特定学习者的特定交际需求为指向的一种教学路径。从语言分析角度看,ESP重在探究不同专业话语社团语言运用的特定性。语类理论重在辨析不同语类语篇的交际目的以及与此相关的结构和语言体现特点,这与ESP的特定性直接相关。近年来,ESP领域中语类分析有三个研究焦点:语类的整体结构与语言特点;语类资源、功能多样性及文化语境;语类集、篇际互文性与批评语类分析。语类分析并非仅仅局限于对语篇的语步结构分析,当前ESP的语类分析已是一种跨学科、多维度、多视角、带有批评性的研究;语类的观念和语类分析为ESP理论建构和教学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理据。  相似文献   

19.
英美诗歌呈现出视觉、听觉、嗅觉、动觉等多种感官上的美感,具有明显的多模态性,继而使英美诗歌美学批评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成为可能。文章通过构建英美诗歌语篇多模态分析框架,以爱德加·爱伦·坡的《致海伦》为例,从诗歌语篇的语境层、内容层和表达层对诗歌产生的语境、诗歌文字模态的意义功能、诗歌文本内外呈现出的多模态特征以及诗歌的模态关系进行了多模态语篇分析和阐释。诗歌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是从跨学科视角对英美诗歌研究的一次拓展性探索,希望本研究范式能够对英美诗歌批评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型的语篇分析工具,批评话语分析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阅读理解的理论发展和阅读文化教学的实际出发,探讨批评话语分析所具有的理论基础以及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