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家庭结构出现了变化,空巢老龄化家庭逐渐增多,这给我国传统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带来了困境,使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实施及人口结构的转变,稳定现行的低生育水平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严重缺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成为“燃眉之急”。本文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体系。指出构建思路和大致框架,以期为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对计划生育贫困人口群体进行实地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指出计划生育家庭抗风险能力低下的现象值得关注,在肯定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所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的同时,应该看到实行计划生育行为主体为此所承受的风险及代价,并应由此确立计划生育行为的社会价值观。同时还应通过奖励和一些特殊的社会保障措施给予必要的补偿,以减轻风险代价,维持其家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给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带来了冲击,使得家庭权力结构逐渐分散,子女孝养的功利性增加,家庭养老经济保障变得脆弱。但是基于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农村家庭养老的深厚文化土壤以及国家和政府为农村家庭养老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和具体的物质支持,这些都使农村家庭养老仍有其生存的空间。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原有的家庭养老模式需要进行新的调整。例如积极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和其他养老保障,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集体养老相结合,更注重老人的内心感受和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5.
乡镇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教育需要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文章提出了创建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管与群众自治相结合的决策和执行机制;从内需驱动与外力牵引相结合的角度建立起有效的动力机制,制定一定的激励政策与资金筹措制度,将城市边缘社区巨大的教育需求和潜在的经济优势变成推动杜区发展的真正动力;从规范政策法制与物质保障方面建立起必要的保障机制,合理整合教育资源以保障物质条件,逐步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法律制度;本着社会化的原则建立起督导与激励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7.
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人口年龄结构快速向老龄化发展的过程中,老年问题变得愈加严重,而我国老年问题的重中之重又在于农村的老年问题。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在巩固和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同时,适时推行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农村养老观念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北省当阳市坝陵办事处群益村的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正从传统的单一家庭养老向多元化的养老方式发展;农村居民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不愿再单纯依附子女来养老;在不同阶段,老年人的照料需求不同。因此,应建立适应现代农村居民养老观的多元化养老模式,加强宣传并切实贯彻有关农村养老的法律法规,在不断提高土地养老功能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社会化养老、助老事业,从而化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老人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社会支持体系逐步瓦解、老人自我供养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亟须重构。在农村老人养老保障体系重构过程中,政府勇担责任,既是有效应对老龄化浪潮的现实需要,也是政府执政为民的应有之义。在农村老人养老保障体系重构与运行中,政府不仅应承担农村老人养老保障体系顶层设计、组织管理、财政投入及监管等方面的责任,更应采取多种举措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完善农村老人养老保障的政策支持体系,健全法律法规维护老人合法权益,加大财政投入,补齐养老基础设施等各类短板。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国情,要构建以家庭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而目前的情况是: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机构养老不能满足需求,社区养老还不能尽如人意。因此,上述三个方面都需要完善与健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我国农村现阶段养老的特殊性,进行了简单介绍和分析评价,提出了要根据地区差异以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为主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农村养老保障的新方式和新思路,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福利事业。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农村的养老制度,探讨其缺失与重构。由于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以及农民在养老保障上的失语,构成当前农村的养老模式是以土地为基础,以家庭为核心。但这种模式在当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家庭养老能力日渐削弱,土地的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存在制度缺陷。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初具规模,但与农村社会需求和发展相比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保险覆盖面小、水平偏低,基金储存面临风险、保值增值困难,缺乏法律保障、可操作性不强,资金筹集与使用渠道不畅。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结合当地农村现实社会经济条件,合理制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积极、稳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民的养老保险意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充足的基本保障基金。相关职能部门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结构,加强基金监管力度,拓宽基金保值增值业务。在现阶段乃至以后较长时期内,家庭养老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土地仍是农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实行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为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社会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河南省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必然趋势。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根本保证,就是探索一条符合河南省省情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甘肃庆阳市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养老现状进行了考察,认为贫困地区农村老龄化程度严重,老年人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家庭养老面临挑战,并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村养老困境的原因,提出贫困地区农村养老保障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国际残疾研究的模式经历了宗教/道德模式、个人/医疗模式和社会模式。残疾社会模式否认残疾是个人问题,强调社会环境因素对残疾的限制作用,认为残疾是个人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残疾人权利是一种公民权利。残疾社会模式有许多具体模型,如功能限制模型、失能过程模型、政治结构模型等。国内残疾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还少有引入残疾社会模式。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残疾养老保障体系的建构愈显迫切,但目前我国残疾人养老保障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残疾社会模式对我国残疾人养老保障体系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面对即将快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趋势,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在已经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合一和“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其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内容、体系和机制三个层面的基本问题。内容上,通过完善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能力和支付能力;通过加强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配置,强化“以医助养”;通过“师范化”的人才培养,尽快培育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爱心、以市场化经营为出路的为老服务队伍,形成“钱、医、人”三位一体。体系上,再造“三层次”,建构“三支柱”,形成以国民养老金为第一支柱、职业养老金为第二支柱和个人养老金为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机制上,重点解决养老全国统筹中基金统与制度统的关系,鼓励延迟退休,改渐进型延迟退休为选择型延迟退休,在养老金给付上进一步强化给付与缴费联动,激励缴费积极性,凸显多缴多得原则。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进程中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转移,农民群体逐渐分化,农民分化导致农民在土地产权认知、流转意愿、养老保障需求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差异,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引导部分有条件的农户从农村有序退出成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农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享有,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权力,更与成员身份紧密结合的社会保障权。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需要保障农民的自由选择权和土地权益的实现,重点是建立多样化的退出模式、经济补偿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和引力机制。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的主要部分,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养老制度一并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三大基石。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存在诸多问题:立法空白、政策缺失、保障对象不确定、保障标准偏低、保障资金难以保证以及社会认识有偏差。为此建议:根据我国国情,建立科学合理的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关的法律体系;科学规划,构建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农村救助体系;规范保障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建立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待遇合理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定期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的检讨制度。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征用及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加快,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和障碍,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本文主要对现有农地制度以及农地征用和承包制度在加速城市化条件下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当前财政、行政体制下农地征用机制与失地农民补偿标准,就业和社会保障安排,城市外来迁移人口的社保,户籍安排及其与农地关系问题等。研究认为,建立健全中国社会保障机制是城市化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