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把自己的哲学称作实践的唯物主义,把自己称作“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毛泽东不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而且认真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为丰富、发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出了新贡献。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2.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之所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人的价值,是人性、人道主义讨论中经常涉笔的一个问题,纷争不已、歧见颇多。笔者认为,在分析和说明人的价值问题中,引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可以说是正确理解的关键所在。从一般的哲学意义上讨论人的价值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因为实践的观点,不仅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且也是社会生活的首  相似文献   

4.
:“实践唯物主义”是一种忽视客观规律、夸大实践主体能动性的哲学观点 ,它把“实践观”误认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 ,把“实践”范畴误认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范畴 ,因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诸多原则分歧。本文对此提出质疑 ,阐述“实践观”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 ,“实践”范畴不能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范畴 ,说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实践中的有害性  相似文献   

5.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也是邓小平哲学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哲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列宁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同样对实践观以很大的注意.因此,研究列宁的实践观,对于我们完整地准确的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具有重要意义.列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就是坚持了实践观的“物质一元论”基础.近几十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散布“实践一元论”观点,歪曲和反对马  相似文献   

7.
在实践唯物论的讨论中,有的论者断言实践观点是“全部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在于实现了本体论的转换,即从传统物质本体论转变为实践本体论”,唯有实践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我认为,这些观点有失偏颇,抬高实践,贬低辩证法。针对这种错误倾向,本文着重论述:离开辩证法,就没有科学实践观,并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辩证法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本质特征,只有它们彼此相互贯通、相互结合,发挥整体功能,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再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明 《理论界》2008,42(2):15-16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本文通过对科学实践范畴产生过程的追溯以及实践内涵与实质的重新理解,说明马克思主义实现哲学领域革命变革的关键在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只有立足实践的观点,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9.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而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发展的150年历史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经历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深刻启迪。本文试图对这一过程做总体探索,以深化对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进步到现代西方哲学是一个伪命题。不能为了编造这种命题而扭曲和混淆别人的观点;对现代西方哲学不能简单否定,但只有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才揭示了现代哲发展的正确方向。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只谈一般唯物主义观点而否定实践观的核心作用,不是维护、而是贬低马克思哲学。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人学视域中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多元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红 《学术界》2002,(1):213-218
在当前探索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的理论研究中 ,学术界从人学视域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提出了实践人学观、生存实践观、人类学实践观和交往实践观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阐述 ,本文试对这些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不但是当代中国理论界的重大课题,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面临的难题。缺少整体性研究不但使得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不能形成一个总体的把握,而且使得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处于一种碎片化的状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理论地位和研究现状出发,我们认为只有首先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最终突破。对于以下四个理论问题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不但有助于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整体性的凸显,而且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总体把握。第一,物质观、实践观、辩证法三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相互统一关系。第二,人的观点、实践观、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三者的相互统一关系。第四,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但是这个哲学史上划时代的思想成果决不是偶然出现的。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不可能有科学实践观的思想萌芽,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割断历史的片面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研究表明:科学实践观就其理论内容来看,是在哲学上对人类社会实践的地位、作用、特性、  相似文献   

14.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特征.因此,对于实践范畴的全面理解和准确地阐述,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我们以前的哲学研究中,在对实践定义的阐述上,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所谓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这是目前比较通行的关于实践的定义.这个定义,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表述,是不够完善的.因为在这个定义中,缺少了它理应包含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即实践的动因和目的.  相似文献   

15.
陶富源 《学术界》2007,4(1):97-102
"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范畴.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只能以"物质"为逻辑起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人学观、认识论的创立起了决定作用,从而也对科学物质观的形成起了关键的支撑作用.但不能夸大这种作用,不能由此认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不能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阐述应以"实践"为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正是它,使认识论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使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不可知论、旧唯物论的认识论从根本上区别开来。列宁在《哲学笔记》第二二七页——二三六页中,比较集中地对黑格尔的实践观进行了分析、批判和改造,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真学习列宁对黑格尔实践观的批判和改造,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来源,批判那种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黑格尔的实践观等同起来,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黑格尔的实践没有多大区别的看法,以及正确地对待哲学遗产,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哲学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马克思的实践观不仅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形成、对于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上的伟大变革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于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在同各种非科学的共产主义学说的斗争中产生的,马克思的科学的实践观的产生与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创立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过程。只有这样来认识,我们才能全面地、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创立科学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实践标准的讨论到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深入发展,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大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关注。人们对实践的定义、特点、要素、结构和功能等,对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科学规定,迄今在理论界尚无统一的见解,更缺乏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系统完整而有相当份量的研究和论述。这种研究状况同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显得很不相称。由青年学者王永昌博士撰写的专著《实践活动论》,是对这种状况的一个重大突破,具有开创性和填补空白的意义。该论著以其  相似文献   

19.
哲学作为对人和世界一般关系的总体把握,为人正确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获取自由提供理论的指导。因此,自由历来是哲学家们十分关注的理论课题,是贯注于全部哲学中的一个基本精神。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尽管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自由观,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实践观点,他们的自由观从总体上讲都是非科学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20.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理论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可是,长期以来,哲学界对这个问题没有予以充分重视,只强调了实践观在认识论中的革命意义,而忽视了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不利的。因此,完整地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用它来概括新的实践经验,指导“两个文明”的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