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是高福利的国家,其福利水平要高于美国、英国,留学巴黎的学生,也可以拿到住房补助。两个男的或者两个女的一起租房,无论租什么房子,都只能拿到一份补助,但是,一男一女如果不是夫妻,合租两居室的房子,可以拿到两份补助(当然如果是合住一居室的房子也只能拿一份)。这是向男女异性合租倾斜的补助。在法国乘地铁,只要你有学生身份,就可以获得各种优惠。法国地铁公司针对26岁以下学生推出一种青年学生年票,可以让学生节省一半的地铁交通费。而且这种申请非常方便,你可以到任何一个地铁售票处免费领取一个装有申请资料的信封,填好材料,寄给地…  相似文献   

2.
《蜗居》热播,根源在于住房是国人最大的梦想,也是最大的痛楚;没有哪部电视剧能像《蜗居》这样,捅了房子这个大马蜂窝;一下子,似乎全民都被高房价刺痛了……  相似文献   

3.
李文轩  王豪 《女性天地》2005,(12):39-41
关于房子的档次,有句话说:一等是别墅,二等是高层,三等是小高层,四等是普通住宅小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导刊》2011,(17):11-11
王大爷:我有一套单位分给我的二居室,儿子刚结婚,我也很高兴,表示愿意和儿子、儿媳同住在我的二居室里。儿子以房子装修为由,让我去养老院住一阵,等装修好后再接我回来。等房子装修好以后,也不见儿子来接,我只好自行回家,没想到儿子已将门锁换掉,并让我以后就在养老院生活。我非常伤心,自己有房却被赶出家门。请问,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公羽 《当代老年》2008,(12):18-18
改革开放30年,我家的住房跨越了三大步。 1978年,我在某矿业集团办的中学任教。全家5口人,住15平方的一间公房。那时的教职工宿舍都是砖瓦结构的平房。我住的这房子因是新建,地面是水泥的,已是当时最高档的了。当时由于孩子还小,也没有什么家具摆放,各家情况也都差不多,特别是与广大住土坯房的农民相比,也并不感到委屈。  相似文献   

6.
李蓝 《伴侣(A版)》2008,(8):36-37
女房奴与男房奴是不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奴役男人的那套房子,往往是他为婚姻生活所准备的前提,是他养家的一大表现。他要为那套房子负几乎全部的责任和心血,并且不需要理由。而女人买房,常常是额外的,即使结婚,那套房子也很可能会是她的独有财产。住,也只是暂时地住。也或者,房子仅仅是她为自己寻找的一点安全保障。女人买房子,往往不会让房子成为自己太大的负担,不会让房子成为生活的负累,房子于她们,只是一些点缀、衬托,或者待嫁的资本。它的作用,与一件昂贵的衣服,不相上下。现实中,单身女房奴正在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7.
"嗨,房子,早安!"每天清晨醒来,向你的房子问好了吗?如果面前有一只小狗,你可能向它问好;一盆花,你也可能向它问好。而你一定忽略了房子。动物植物需要养,需要问候,房子也一样。一座旧房子,有人住,多少年都不会倒;没人住,十年八年,甚至三五年就灰飞烟灭了。缺少了人气,房子心灰意懒。  相似文献   

8.
问:几个月前,我将自己的一套房子出租给了刘某,约定租期为一年。在刘某租住这套房子期间,我将房子卖给了孙女。刘某听说后,表示也想买下  相似文献   

9.
闫红 《公关世界》2016,(19):69-72
今年上半年,我卖了一套房子,又买了一套房子.卖房是被动的.家里有个亲戚来本地买房,买得焦头烂额,而我正好有房子闲置,一直想卖而懒得行动,卖给他算是两全其美.买房也是被动的,房子卖了,一大笔钱在手上,放银行会贬值,放股市是找死,不再买一套还能干啥?  相似文献   

10.
我们辛辛苦苦一辈子,买房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投资,房子也是我们一生之中最大的财产。过去我们只是把房子留给孩子,但是现在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房子,为此目前在西方国家,包括我国的香港都开始了一种房屋“逆按揭”养老的新观念和新方式。  相似文献   

11.
房产即祸害?     
只要一提起"家",就离不开房子。房子是家,是依靠,是在外经风历雨后身心停泊的港湾……房子也是镜子,能照出人性的美丑与良心的颜色。近些年来,随着房价大涨,贪欲开始在一些人心中涌动,争房现象在许多家庭出现……为了房子,血浓于水的父子间、手足间不乏斤斤计较,轻则面红耳赤,"老死"不相往来;重则举刀相向,同根相煎。之前热播的电视剧《老牛家的战争》就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写照。该剧讲述的是老牛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房产而将生病的父亲丢在路边……房子就这样成为了许多家庭中的定时炸弹,随时会引爆家庭危机。为了有价的房子,我们亲手毁了无价的亲情,并留下永远的伤疤。到底是房子重要,还是亲情重要?在迷乱中,很多人已找不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房子让他们成为亲人,也让他们反目。如果房子会说话,它一定比任何人都能诉说世态炎凉。这一天,家住北京市永庆里的叶世霞得知,自己住了30年的老房子要拆迁了。房子面积虽然不大,但拆迁款算下来也有200多万,叶世霞不禁喜上眉梢。但当她去拆迁办咨询时,工作人员却说:"公房登记的承租人是于梅,不是你啊。"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故事颇耐人寻味,说三个老太太死后在天堂谈起了房子。第一个老太太欣慰地说,攒了一辈子的钱,死之前终于买上了新房。第二个老太太同样十分高兴地说,年轻时靠贷款买的房子,到死的时候总算把债还清了。第三个老太太则说,自己本来有住房,但生活困难,就将房子的产权预售给了人家,用得来的钱过了个舒适的晚年,现在自己进了天堂,房子也归了预购的人。她们的做法,敦优敦劣?比较起来,第三位老太太的做法最为明智,也更为划算。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养儿防老、家庭养老。目前,在城镇比较普遍的是社会统筹养老和单位养老,也有参与商业保险、储蓄…  相似文献   

14.
读者论坛     
<正>本期话题:没有房子,你愿意跟他结婚吗如果一味要求男方有房子才结婚,似乎有些说不过去,没有几个人年纪轻轻就能拥有自己的房子。一般来说,都是夫妻共同经营多年以后,才能建筑起自己的小巢。如果我们的感情很好,即使他没有房子我也会嫁给他。——蛋白质女孩  相似文献   

15.
杨雪  唐涛 《伴侣(A版)》2007,(7):38-39
<正>爱情该不该输给房子曾经看到一个消息,说是约有3成北京女孩要嫁给有房子的人,而且房子不能是按揭或是需要长期还款的。出于中国人有家一定要有房的传统观念,这种想法“现实”了一点也比较正常。但细细一琢磨,这种观念有很多不现实、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6.
前两天,一位朋友问我:能不能请你推荐一下,现在城里哪儿有好房子?我认真地想了半天,没有回答。江西各地市有没有好房子?同样,我们也可以问:上海有没有好房子?深圳有没有好房子?广州有没有好房子?等等。我不敢下结论说:现在的城市里都没有好房子。虽然有多位地产商和专家如此断言过。在地产江湖混了这么多  相似文献   

17.
越来越害怕被人问及家在何处。因为,我常常思虑良久也不知如何作答。
  想深情款款地回答家在木垒,只是,四人合租的房子实在难以给我家的感觉。两年搬了三次房子,长期租房而居的生活,也让我没有安全感,担心房东突然回家,担心房东不愿再租,担心房子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要去打扰房东或被房东打扰。甚至,因为没有自己的房子,户口都一直在山东迟迟不能迁来。我怎能心安理得地告诉你,家在木垒。是,我的工作在木垒,可是,我并不知道,家在何处。  相似文献   

18.
办证     
睡了一个午觉起来,天还是那个天,山还是那个山,没有什么变化。我的房子却有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9.
老公也慢慢摸出了规律,发现其实我也闹不出什么圈套和花样儿,闹了也无非是再把我从娘家接回来,所以后来再争吵我就不再首选回娘家,而是选择"捉迷藏"式折腾法。不知不觉间,我和老公步入婚姻的围城也已八载有余。与很多为了房子唏嘘卖命的年轻人相比,我自认多少还算幸运的,因为结婚时我就住上了属于自己的新房子。虽然房子位于郊区顺义,又仅仅是一套70平米的小两居,但那套房子是公婆在我和老公婚前即给买好的,不涉及贷款等问题,因此住得很轻松。  相似文献   

20.
王文婷 《伴侣(A版)》2013,(10):30-31
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为自己的房子而奋斗,为自己的车子而奋斗,这本来是男人的口号。今天,女人们也扬起了这面旗帜。房子真的比男人重要吗?经历越多、阅历越多的女人似乎越能理性地回答这个问题。女人们要有自己的房子,这只是表层现象,归根到底,其实质是要求男人们给予她们心灵上独立的空间,她们能用情感上的这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装入她们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