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作文课深感困惑,诸多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作文,真是难死人”的感叹。学生“奉命作文”、“应试作文”.以至于出现了千篇一律,千人一腔;不真实,说假话;不具体,说空话;缺真情。说套话的现象。一些小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常用的写作方法是“四步曲”——编: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仿:机械模仿,事情一样,只是改变人物;抄:抄袭作文选上的作文;背:背优秀作文,考试时默写在试卷上。这些弊端都不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作文教学呈“封闭式”,整个写作过程都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呆板地死命题目,学生苦思冥想闭门造车,作文教学远离小学生的生活之源,导致小学生的作文语言成人化,结构成模式化,而作文的主体——人物、事件则极尽虚构化,这种传统的封闭作文模式导致了小学生越来越厌倦作文,越来越不愿上作文课。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  相似文献   

3.
写作素质最能反映学生的语文素质,写作教学水平最能代表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学生作文难,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师生双方的责任:一是教师期望值过高,又限制得太死;二是学生的知识面窄、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农村小学生更是如此。“作文难,作文难,提到作文心就烦”,这是学生的心里话。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甚至形成了“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尴尬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目前,作文教学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只重视命题,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把握,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也过于宽泛。其次,教师的作文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过程未能循序渐进,无助于学生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也会造成学生练习写作缺乏成就感。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小学生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体现。而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善于表达,乐于交际,使学生具有实用的写作能力。王丽老师八点三十二字概括了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难字当头、要求太高、抓得过迟、读得太薄、写得太少、重写轻说、读写脱节、教不得法。那么如何才能使作文教学有效呢?一、让作文回到学生生活中去。二、把作文变成儿童的乐趣。三、对学生进行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四、抓好读写之间的联系和过渡。五、顺应儿童心理,提高讲评效益。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较深厚的功底,深入教材去寻找有价值的训练点,使习作指导有条不紊、层层推进。  相似文献   

7.
谈及作文教学,“教学生作文难,教学生初写作文更难。”这可能是在作文教学起点任教老师的共同感受。教学生初学习作,千头万绪,为师者易犯急躁情绪,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的作文技巧全都教给学生,结果,反而弄得这些刚涉足习作的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疼,习作兴趣和主动性更是无从谈起。而教师,由于教学观念陈旧,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要想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一、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之原因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作文一直是令广大师生头痛的事。教师用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花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更怕写作文。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是枯燥无味,没有真情实感。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顺利作文,成功作文,我校在小学一年级实验班进行了小学生起步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言之无物”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乃是封闭式作文教学和作文的条条框框限制所致,学生缺乏丰富的习作素材。为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我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收到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只要开放作文教学,就能增强学生习作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小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情绪和厌烦心理十分严重。作文教学的确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难在哪里?一是作文本身难。二是教师指导难。三是教师作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于书面表达”,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曾几何时,“作文难,难作文”几乎成了师生之间共同的咏叹调,成为作文教学公认的主旋律。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步履维艰,收效甚微,探究其中奥秘,惟“兴趣”二字。老师重训练目的,轻兴趣培养,学生应命而作,为作而作,何乐之有?  相似文献   

13.
我校语文教研组教研课题是“作文批改”研究。目的在于改变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因为.这种做法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以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坏习惯,这对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修改作文上。  相似文献   

14.
李昇 《新天地》2011,(12):339-340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比重之大。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作文的内容贫乏、结构混乱、语言不生动,使不少教师为之焦虑不安。如何使学生爱写作文、写好作文,是语文教师一直在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5.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向是最难、最令人困惑、最令人头痛的内容。现在还有教师仍然采用“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改进小学作文教学,全面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已是一些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6.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戈键环节。但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方法。教师们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这就说明作文批改由教师一手包办的做法存在着弊端,有改革的必要。那么,如何改革作文的批改方法.才能把教师从劳而无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才能多快好省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实现“解放”与“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敏华 《新天地》2011,(8):120-1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蜀道畏途,在农村中学中更是如此。多年的农村高中作文教学中,我最大的感触是:写作文难,教作文难,师生皆难,学生怕写,教师怕改作文,师生皆怕。有时,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却无所收益,作文教学效率低。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作文评讲除了要教给学生作文知识,培养作文能力,还肩负着树立学生作文自信.培养学生修改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诸多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构建由“群星闪耀”、“美文点击”、“精彩放送”、“出谋划策”这四个板块组成的作文评讲模式使上述学习目标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保持和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到底作文难在哪里?纠结在哪里?缘由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其一,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着严重的虚假现象。㈠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性质不明,要求过高 1、一些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过高,人为拔高作文的含义。导致学生盲目追求写作的“立意”、“构思”,编造事实,虚情假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