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实施近六年来,救助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跑站,骗票问题仍然是在全国范围内比较突出的问题,成都市救助管理站针对这一问题,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上海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针对救助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以民政部"积极救助"方针为指导,大力推进救助管理进社区工作.截至2008年底,市区所有街镇与郊区区县政府所在地街镇已全部设立社区救助管理咨询服务站,初步形成条块结合、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现代救助管理服务网络,为有效维护受助人员的合法权益,创建和谐上海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解析救助管理工作热点与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骗助 当前,个别受助人员以重复求助、倒卖乘车凭证、索要现金等方式骗取国家有限的救助资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影响救助工作公信力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日,上海媒体相续播报了玉佛寺门前乞丐贴身紧逼、横行霸道的"恶形恶状"。昔日佛门静地在乞丐的骚扰下,不时会出现一幕幕不雅的闹剧。连一向慈悲为怀的出家人也不得不微博求助整治乞讨现象。而承担专业救助任务的救助、城管队员,却因为没有强制驱离执法权,而陷入了尴尬无助的境地。而今,救助站就像一座"围城",一些被救助的乞丐急着要求出站乞钱,一些不该救助的职业骗助者、  相似文献   

5.
兰州市救助站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走以人为本、整合资源、创新求实的科学发展道路,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救助管理工作,5年共为18133名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了返乡、食宿、通讯等不同形式的救助,发挥了救助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和社会功能,维护了城市文明形象,为构建和谐兰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5周年,几年来,救助管理工作一直在总结、摸索、探索中前行,救助管理工作从小到大,从旧到新,从无序到规范.既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还有一线救助人员的努力,也有外部环境的推动.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如何推动救助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救助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亮点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救助保护政策日趋完善.<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民政部加强了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8.
潘琴 《社会福利》2012,(7):34-34
抓主动救助,扩大救助范围。常德市救助管理站在“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主动救助”模式,并在全国得以推广,通过多种方式让流浪未成年人进站接受救助。一是实行主动巡查。将该市城区划分为三大片区,每个片区安排3~5名工作人员,每天在片区巡查两次以上,在政府机关、步行街、火型宾馆、主干街道等重点地段巡查三次以上,向发现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发放救助卡片,宣传救助法律法规,劝导他们进站接受救助。二是拓展救助平台。在市中心、火车站等人流集中地段设立临时救助点,全天候开展救助工作;在新闻媒体公布救助热线电话,城区主要街道设立求助指示牌,引导流浪对象接受救助;  相似文献   

9.
建设前提: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积极转变观念,推动角色转换 2003年,<救助管理办法>将强制性的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建立了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这一转变让许多职工不能接受.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始终坚持“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原则,以“真诚救助,热心帮助”为宗旨,积极探索,认真实践,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集救助与管理并重、保障措施到位的救助管理之路。明确职责通力合作按杭州市政府的要求,每月一次和重大节假日及市政府活动日,由民政局牵头,召集民政、公安、卫生、城管执法、财政、城管办等六部门召开协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8月1日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民政部门在坚持“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原则的同时,注重创新工作方式,认真做好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三年来,全区共接待求助人员51831人次,对符合救助条件的44201人实施了救助。其中,未成年人6453人次,占受助人员总数的13%,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救助工作的不断深化,广州市救助管理站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拓展救助领域,破解了工作中不少难题:一是在广州市火车站设立临时救助点,现场对遭遇困难无力返乡的求助人员进行甄别救助;二是在广州市交委等有关部门支持下,开通了534路公交车,方便了流浪乞讨人员到市救助站求助;三是对被遗弃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05,(11):F0002-F0002
为有效解决救助难题,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力争领导支持,完善救助体系,创新工作方式,设立重点救助管理区,成立救助服务队,由志愿者在各重点救助管理区开展法规宣传、求助告知、受助劝导及救助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要因分析救助对象的复杂性和"高危性"救助对象中除了流浪乞讨、务工不着、被偷被骗等人员外,还包括刑满释放、传销、跑站、不务正业者以及心理异常人员、精神病人等"高危"群体,偶然的因素就可能诱发他们产生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如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对抗管理,破坏设施,扰乱救助秩序等。安全问题的隐蔽性和突发性救助对象中的一些精神病人、危重病人和心理异常人员,在来站求助时没有明显的外在异常表现,工作人员通过一般性的询问和检视  相似文献   

15.
《社会福利》2006,(8):28-28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河北省各级民政部门站在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指示要求,把“情系弱势群体,提供关爱服务”作为检验救助能力的重要内容来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统计,从2003年8月至2006年6月底,河北省累计求助53421人。经核实符合救助条件的44179人。各地救助管理站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救助管理当前面临的难题 一、救助对象在短期内难以甄别 核实求证是体现《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救助管理办法》)“该救助的一定要救助,不该救助的不应救助”基本原则的重要手段。有部分求助者抱着骗助、冒助钻政策空子的心理不肯说出真实情况;有些因务工不着,发生临时生活困顿而寻求救助的人员,他们羞于让家人知道自己的生活状况,在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自愿受助、无偿救助是新的救助制度区别于收容遣送制度的重要标志,是救助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所谓自愿受助,指求助人向救助管理站自愿求助,经询问符合救助对象的范围,救助管理站应给予救助;同时,受助人可以放弃救助,告知救助  相似文献   

18.
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过程中,我们正面临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把握经济与政治、民主与法制不可分割的思想,怎样才能做到“一手抓建设和改革,一手抓法制”,学会“用法律指明道路”,“根据法律管理国家”,成为领导干部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为此,笔者提出了法制领导问题,从法制决策、法律机制、法律功能、法律手段、法律信息、法制循环等方面对法制领导作了比较系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2003年8月1日以来,海南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民政部以及省政府等有关救助管理政策、法规,履行救助管理工作职能,切实承担起做好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职责,及时废除了过去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建立起以“自愿求助,无偿救助”  相似文献   

20.
杜润涛 《社会福利》2005,(11):33-35
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增多已成为 全国救助管理难题之一。为有效解决 救助难题,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力争领 导支持,完善救助体系,创新工作方 式,设立重点救助管理区,成立救助 服务队,由志愿者在各重点救助管理 区开展法规宣传、求助告知、受助劝 导及救助服务工作;对重点救助管理 区内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儿童开展调 查、摸底、资料建档工作;协助公安部 门打击操纵流浪乞讨人员、流浪儿童 的幕后黑手。每个重点救助管理区设 立多个救助点,提供理发、衣服、食品、 水等项目的服务,将救助管理服务工 作延伸到街道、社区、走出了一条救助 管理社会化之路,在全国引起了强烈 反响。本刊特约记者就此项工作的开 展采访了成都市民政局局长陈翔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