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随笔是学人、作家进行社会干预、文化批评时的思想表达,也是他们品味人生趣味、雅俗境界时的随心絮语.为清晰地呈现其文体演变与艺术流变,本文从现代"随笔"概念的界定与区分入手,进行了寻找源头、梳理脉络的尝试,着重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文体从普及常识到析理审智的艺术流变,并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随笔与现代随笔之间的异同.指出对公共性话题的关注、对当下现实的审度与评点是20世纪90年代随笔的新质,而文体泛化、史料叠加、篇幅冗长等,则已成为当代随笔的流弊.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随笔的兴盛和繁荣,离不开塑造现代知识者的传统文化背景和中国古代随笔的影响.首先,哺育现代知识者有古代随笔中最可宝贵的"思想价值",这就是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现代知识者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随笔一条重要的"发愤著书"思想传统.其次,中国古代随笔是中国知识者思维的典型产物,而其艺术的基本范式,一直影响和制约着后来一批又一批中国随笔家的观察视角、艺术感知、审美趣味、文体创造等.文中,笔者概括的"自由性"、"家常性"、"理趣性",是中国现代知识者从古代随笔传统那里获得充分的艺术资源,成功完成了创造性的转化,而表现出来独具特色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3.
现代散文文体观念一开始就表现出文体上的自觉与成熟,注重散文文体建设;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散文观念的偏差与文体意识的失落,散文文体发展也面临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后,散文观念的多元化倾向,散文文体体式呈现出多种多样.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演变轨迹不仅清晰可寻,而且体现出古今文学的历史传承与现代性延展的整合性.但就目前研究情况而言,对其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和粗放.鉴于此,本文从古今文学的传承与演变,散文的模糊混用与清晰划一,散文的坚守与破体,以及散文的审美性与自由性等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在百年演变过程中的不同文体观念、文体形态、文体特征和文体精神,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散文史做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周作人以其丰富的书话创作成为现代书话的重要开创者之一.周作人对现代书话文体的经营,显示出文体与人的复杂纠葛.周作人书话从内容材料、行文风格、文体选择及氛围营造等诸方面都漶漫出周氏丰富复杂的文人气质.周作人对书话文体的选择与经营,既表明他对文人传统的审美趣味、生存方式的自觉追寻,也显示出包括书话在内的随笔文体在内容与形式上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著述方式保持血脉联系,成为文人传统重要的附着载体.  相似文献   

5.
学术随笔在 90年代的悄然兴起并迅速走红,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这 一文化景观的呈现与90年代中国学者的生存境遇、文化立场和文化心态有关。学术随笔的 边缘性特征和创作主体边缘化的写作姿态、话语方式,实际上是当代学者自我边缘化存在 策略的本文呈现。学术随笔热的产生和兴盛,还与读者对文化消费产品的选择、印刷出版 业的技术革命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学术随笔具有重理趣、轻抒情,厚思辩、薄叙写的文体特征。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独立 精神,强烈的良知意识和批判精神,以及建立在深广历史文化背景上的“反思”意识和理 性精神等等,是学术随笔的主题特征。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随笔,是当代散文创作中一个值得特别予以关注的现象.针对百年来中国历史上诸多的文化症结、悖论现象以及当下学者的"精神休克",丁帆"学者随笔"通过解读中国明清与现代学者的精神世界及西方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其著其人,呈现了类似"巴金式"的文化焦虑.他以学者自我精神启蒙为理想,以悖论思维为论说考释的方法,在随笔写作中建树了人格审美的核心理念和文化批判精神的基本品格.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美文的产生、发展及其流变,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在长达90年的发展历程中,美文的"坚守"与"破体"相伴始终.没有"破体"就无以发展,没有"坚守"就无传统可言.现代美文9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美文呈现出不尽相同的文体特征,既表现出在传承与坚守中的创新努力,也在冲突与对话中积淀了美文文体的传统精神.现代理性精神和现代审美精神的培育,是晚报副刊美文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在当下新传媒日益产生更大影响的时代背景下,副刊美文有责任承担起领航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黄科安 《学术探索》2003,5(11):67-70
建国后的"十七"年,在特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语境中,以"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现代随笔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和困境。人们不得不再为随笔(杂文)的生存而抗争,而难能可贵的两次随笔"复兴"景象,充分证明了中国知识分子那种直言不讳、自由批判的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顽强表现,尤其是生存逆境中的张中晓,他的随笔虽零星片语,但极具灵魂穿透力,至今读来仍然撼人心魄、催人警醒。  相似文献   

9.
"非系统",是中国现代随笔家发散性思维下的艺术构建,体现着现代随笔美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其美学内涵是"随便"、"松散"和"无序",而促成"非系统"这些美学内涵的形成,其背后深层因素是中国现代随笔家一直抱着致力反体系化的思想理念。这种思想理念是以否定意识和批判精神为其主要特征,是最具有解构性和破坏力的。因而,这种以"非系统"的随笔书写方式,完全颠覆了清代以来桐城派标举所谓"义法"、"考据"、"辞章"的写作范式。  相似文献   

10.
黄科安 《阴山学刊》2003,16(3):24-27
中国现代随笔萌芽于"五四"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是现代知识者进行社会启蒙、思想改革的主要言说载体。而现代报刊和出版社的崛起和发达,成了现代随笔产生的物质前提,也是现代随笔赖以生存和繁荣的物质基础。现代随笔以新的"质"出现在现代文坛上,同时也是以新的"形"在文学艺苑占有显著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章士钊晚年的古典文学研究巨著《柳文指要》用文言文写成,体现了章士钊在当代中国文化和文学语境中对中国古文传统的坚守、传承与创化。从中国的述学文体发展角度来看,《柳文指要》上部“体要之部”主要继承传统的“话体”批评体式,下部“通要之部”偏向于借鉴以逻辑见长的现代述学文体,其整体述学风格呈现出调和中西、融贯古今的文体杂糅倾向。具体而言,“体要之部”在宏观的编纂观念和体式上承袭了传统文话的“载道”观和“辨体”观,而在微观呈现层面上,传统的资料汇编类文话和随笔札记类文话以及古代文章学术语也提供了重要的文体借鉴。与“体要之部”按文类划分不同,“通要之部”按专题组织,其结构和表述都具备了现代述学文体所必需的系统的逻辑性。《柳文指要》上下两部以改良过的桐城古文笔法串联成一体,述学时兼顾“义理”“考据”和“词章”。它是章士钊一生述学精义的总结,为当代中国述学文体的创化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当代随笔的品位与个性贺鸿凤随笔在当代文坛上很走俏,至今仍显方兴未艾之势,这不仅为文学的繁荣增添了活力和色彩,同时也为随笔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拓展了领域。本文旨在对当代随笔的品位与个性作些探讨,这对于随笔文体的认识当是有益的。随笔在中国现当代文学...  相似文献   

13.
对刘勰文体观念的探讨,通常的路径是从体裁和风格这两个概念出发,作平行的研究。事实上,由人体概念引申出的"体"的整体性和直观形相性是刘勰对文体认识的基础。在刘勰看来,文体不是某一因素所能决定的,而是情志事义和辞采宫商等形式因素的有机统一,是文体客观规范与作者主体情性的对立统一,是体裁和风格的交融结合,正是在这多种关系的辩证把握中,刘勰完成了他综合性的辩证的文体观念建构。刘勰这样的一种文体观念架构,因其指涉意义广泛,使中国古代的文体论具有向多种路径发展的可能和潜力,而成为一个包容能力极强的开放系统。  相似文献   

14.
黄开发 《学术研究》2022,(1):150-160
中国传统文章体制在近代受到西方纯文学观念的冲击而崩塌,以纯文学散文为本位的体类概念系统开始形成。根据现代散文的特点,依据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文体要素所占的比重,可以把现当代散文体类概念系统分为三级:第一级是作为文类概念的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第二级是文体概念,可分为随笔、记叙抒情散文、纪实文学(非虚构文学)三种文体;第三级是体式概念,每种文体之下都有具体的样式。提升散文的纯文学品位一直是现代散文艺术追求持续不断的内驱力。百年来,散文作家主要从小说和诗歌两个方面汲取资源,强化现代汉语散文的纯文学素质。但早在1930年代,散文的纯文学化趋势就引起了鲁迅、周作人的忧思。近年来,纯文学散文观念也受到了从事现代散文和古代散文研究的学者的批评和质疑。纯文学观念是促成中国散文现代转型的主要动力之一,极大促进了人们对散文体类的认识,提高了散文的生产力和表现力,然而,如果依循一些"艺术散文"提倡者的设想来清理散文的门户,过度进行虚构,很容易降低散文的"即物性"与"逻辑性",弱化散文快速因应和介入社会现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艳 《北方论丛》2021,(3):46-57
学者研究者们已经注意到了学者散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是当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现象。有学者和散文研究专家陆续已对学者散文做过精准的定义和研究。学者的学识和涵养,都会令学者写作散文能够在散文文体和散文艺术本性上更加孜孜以求。学者散文即便表面上看似无法可依、率性自由,骨子里其实对散文的样式、文体、边界等方面都有着自觉不自觉的艺术追求。学者作为知识分子,如果能将知识者的精神追求与文体创造相融合,就自然会拓宽当代散文写作样式、文体和独特的文化精神价值。李洁非以“文人散文·漂泊者·阅读史与写作史”“批评家随笔:一个人的文学史与批评史”“自由无碍散文观与‘袖手清谈’‘豆腐滋味’”的学者、批评家和文人散文创作心态与写作理念,别立“当代学者?文人散文”新宗。  相似文献   

16.
赖寄丹 《云梦学刊》2011,32(5):112-114
随笔原本是作为人类自由思想的载体而出现的一种文体,故随笔的第一特质是说理,即表达思想与见解;启迪智慧是随笔的核心价值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吉刚随笔集《别做聪明的傻瓜》充分体现了随笔的理趣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散文文体无论从概念的确立、理论的发展还是创作实践方面,都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首先,作为一种社会实用性极强的文体,报刊杂志的兴起为它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其次,外国散文,尤其是英国随笔,从概念、内在精神和外在体式上为它输入了丰富的营养;再次,散文(小品文)的文体概念在理论界的论争中最终确立起来。散文的两大分支——记叙抒情的“美文”和议论的“杂文”因其不同的文体功能,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呈此消彼长之势。  相似文献   

18.
五四文学文体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五四文学文体意识的觉醒经历了语言符号革命、语言符号文学性规范和各种文体形式确立的过程。这是一个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过程。而在整个过程中 ,五四文学作家紧紧抓住了艺术思维方式这一中心命题。五四文学文体自觉与人的自觉取得圆满的共振性和同构性 ,五四文学文体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 ,同时体现了人类情感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9.
胡适认为现代新诗的语言是白话,古诗中"明白清楚近于说话"的诗就是"白话诗".这不仅混淆了诗歌艺术语言与日常语言之间的界限,也混淆了古代优秀诗歌和普通白话诗的差别.在胡适的影响下,新诗以未经艺术加工的白话语言走向了"非诗"的道路.鉴于诗歌文体对于审美语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新诗一直试图摆脱自由文体,建立文体规范.在新的成熟文体出现之前,新诗应该以必要的"诗体意识"对诗歌创作进行内在的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以总集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其主流是日趋繁复的琐碎细分。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四分法"以合并归类独辟蹊径,化繁为简,引人瞩目。真氏"四分法"融合功用性分类、功能性分类和形态性分类于一体,这虽然有违现代文体分类原则,但与古代文体分类的复杂态势相比显得更加合理。真氏"四分法"已与现代文学分类方法有所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