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克亮 《探求》2010,(4):9-15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当代人类摆脱生态危机,发展当代生态文明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实质。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及创新路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慧娟 《社科纵横》2006,21(12):27-28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关系,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人和自然的媒介,劳动过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些充满生态智慧的光辉思想对于解决现存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云 《学术交流》2004,3(4):18-22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十分丰富,对此应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动力系统,其中包括经济要素、上层建筑要素、社会心理要素,三者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构成了社会发展动力机制。并且,社会发展各动力要素的历史作用是相对的,相对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往往不同。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精神动力的作用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因此,在注重物质动力的同时,应加强对精神动力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论人的发展及价值实现统一的研究现状、意义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的人的学说,为探索人的问题开辟了道路,提供了正确的方法。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是人的问题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目前存在着有关维度的缺失以及没有自觉地把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内在地统一起来系统地加以考察这样两个问题。自觉地把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按其内在的统一性加以系统地研究,都将会使人们对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的研究更深入、更全面、更富有创造性。在实践中把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统一起来,无论对人的发展还是对人的价值的实现都将是十分有利的。比较分析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哲学反思方法是研究人的发展与人的价值实现的统一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超 《探求》2020,(6):19-26
长期以来,研究经济特区往往从"中国共产党——创办经济特区"的主客体思维角度来展开,很少涉及经济特区的创办对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特殊意义。从经济改革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特区的确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空间;而如果从政治角度来看,经济特区的创办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大历史转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思想觉醒、组织创新和精神升华。这无疑是党之所以能够成功领导改革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所必须完成的积淀。在经济特区创办过程中实现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觉醒,奠定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石;在经济特区创办过程中实现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创新,奠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序平稳转型的组织根基;在经济特区创办过程中实现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升华,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伟力。  相似文献   

6.
庞玉枝 《社科纵横》2008,23(11):160-162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体育观,这种体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组成部分.他们在体育的价值观、群众观、实践观、政治功能观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种不同的见解既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继承性,又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与时俱进性,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总体而言,毛泽东的体育观理论性强,邓小平的体育观实践性强,研究他们的体育观,有利于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研究,拓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体育理念和体育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7.
法律意识在法治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方学界已经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中国正处在迈向法治社会的途中,也有必要加强对法律意识的研究.为此,首先需要对当前中西方学界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观进行回顾和检讨.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真实的法律意识模式,并在马克思主义法律原理的指导下,发挥法律意识的能动作用,以促进和谐的法治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殷修林 《社科纵横》2012,(10):132-13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神品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活力在于与时俱进,原因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性、动态性、发展性的思想体系,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批判地继承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转型、新闻传媒业属性的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国际形势剧变、受众和社会舆论地位及其需求的变化,都要求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王新兰 《社科纵横》2002,17(5):62-63
文章论述了当前电视宣传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崇高的境界,是忠诚于无产阶级政党、忠诚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忠诚于劳动群众利益、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四个忠诚”的高度统一.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厘清其内在理路与价值诉求,重视发挥其独特功能,在新世纪的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克娥 《社科纵横》2007,22(6):16-17
在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共产党先进性教育不仅具有政治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具有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价值,能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认识环境、道德环境和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所讲的实践范畴并不只是意味着人与外界世界之间的某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它是指人的生存方式,是人的生存特质所在。实践造就了人的生存以及人生存的自我理解。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本然、实然生存状态的考察确立了人的应然的生存之路,生存论意蕴的实践范畴蕴涵着对人类的终极信念和终极价值的关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经济哲学语境中的文化理论,可以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建构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总框架是物质生产的“生产力一生产关系”,在此框架下有关文化的两个分框架是:“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框架和“必要劳动时间一剩余劳动时间”框架。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出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自由时间),乃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创造这种物质条件的物质生产体现了“物的生产性”,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创造则体现了“人的生产性”。“生产性”与“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的两大柱石,其中,“生产性”理论对于探讨在当代社会和产业转型中作为符号经济的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之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与非产业化发展之间的财富配置关系及相关核心价值观等文化战略学问题,有重要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人才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观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思想理论的重要内容,他们的思想既有相同之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比较其思想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励小捷 《社科纵横》2007,22(12):1-2
党的十七大报告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向着什么目标前进的重大历史课题,报告包含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对于原有的观点和提法也赋予了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畅广元 《唐都学刊》2004,20(6):126-131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是资本主义世界里重要的左翼力量。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关于现实主义的思想和价值的论述,关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是文学艺术基本价值所在的论述,表明这一理论在自身价值取向上仍然是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的。为了实现他们确定的文学理论价值,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文学活动在"改造个人的倾向和需要"上的作用;文学家与读者的"艺术责任";文学文本不是一个封闭、稳定的体系,它呼唤文学活动主体提高其审美建构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可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加入资产阶级阵营。  相似文献   

17.
李淑梅 《求是学刊》2013,40(1):40-46
批判形而上学的抽象同一性,构成马克思文化观的一个独特视角。马克思立足于感性实践说明思想观念,批判近代形而上学对一和多、理论和实践、理想和现实关系的颠倒,对阶级利益对立的遮蔽。古典政治经济学用"等价交换"遮蔽人与人的矛盾关系,为资本主义制度做论证,马克思揭露了资本对工人的剥削和对落后国家的掠夺,但也指出资本有促进生产力发展、创造文化的作用。在当代,西方文化从绝对主义的形而上学走向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但它们与形而上学仍有一定的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价值指向,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西方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单亲家庭的研究起步于本世纪初,至今已研究得相当深入.美国对单亲问题的关注,最早是由黑人家庭的问题引发的,对它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为其早期,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为探索与发展时期,80年代中期以来为走向成熟的时期.对单亲家庭的认识也从"病理--解组观点"、"坚强--坚韧观点"走向单亲家庭的结构性变化带来社会资本受损的观点.当前所采取的是实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彭拴莲  王东  李晓芳 《唐都学刊》2013,29(4):70-72,93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党百年时建成小康社会,极其鼓舞人心。但怎么建成需要各方努力,其中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价值观很重要。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言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党员、干部价值取向扭曲任其发展会给国家造成错失建成小康社会战略机遇期。形势“倒逼”我们必须消除党员、干部价值取向扭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当前党内存在的价值取向扭曲现实出发,可以找出产生价值取向扭曲的四维原因,从而摸索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消除党员、干部不同程度价值取向扭曲的途径方法,实现带领人民建成小康社会期许。  相似文献   

20.
张羽舒 《探求》2020,(3):116-120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教育的根本指针。以高校为例,当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高校新闻教育需要在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更新、利用校园新媒体平台等方面不断探索,促进新时代专业人才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