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辞》研究二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楚辞》为刘向所集无可疑;其不见著录于《汉书·艺文志》,问题在其体例本身。《汉书·艺文志》之“屈原赋25篇”,即《楚辞章句》中《渔父》以上25篇题“屈原之所作”者;据今存文献,没有汉人对这批作品之归屈原持异议。  相似文献   

2.
南岳山所在方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岳山究竟在那里?《史记·封禅书》说:“南岳,衡山也”;《汉书·郊祀志说:“祠南岳潜山于潜”;史、汉武帝纪讲:“登礼潜之天柱山,号南岳”;《后汉书·章帝纪》谓:“望祀华、霍”;《尔雅·释山》一曰江南衡而无霍,一曰霍山为南岳而无衡。后世遂形成霍、皖、江南衡山三种不同的说法。朱熹、姚惜抱曾因江南衡山  相似文献   

3.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司法文书中涉及颁行于长沙王纪年五年至九年之间的正月壬寅赦、四月丙辰赦、五月乙未赦三次汉代的赦令。根据相关文书纪年来看,这三次赦令分别对应汉武帝元朔六年、元狩元年、元狩三年的“赦天下”。其中“四月丙辰赦”“五月乙未赦”分别与《汉书·武帝纪》所载元狩元年四月赦天下、元狩三年五月赦天下相合,“正月壬寅赦”与元朔六年二月赦天下有一个月的差异,疑《汉书》记载有误。走马楼西汉简中关于因赦令而减免刑罚的司法文书,进一步彰显了赦令与复作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赦令在免除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方面的效力。  相似文献   

4.
阅《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沈长云同志的《汉代是奴隶制社会吗?》一文,颇有收获。只是有—处(64页倒数16行)说《汉书·食货志》中所纪“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一段中的“万”是衍文。鄙人甚不同意此一判断。愿不揣浅陋,稍加辩证。 谨按《汉书·食货志》中言巨额钱数之处凡六,胪列如下:  相似文献   

5.
1973年底至1974年初,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现了大批帛书,其中《老子》乙本卷前有《经法》等四种古佚书。1976年,文物出版社将这四种佚书单行出版。《出版说明》指出:“这四种佚书,本来各有名称,即是《经法》、《十大经》、《称》和《道原》。因《经法》是其中的第一种,内容也比较重要,所以这次出版,就以它作为本书的书名。” 关于《经法》等佚书的书名问题,学者们作了有益的考证。高亨、董治安两位同志认为,第二种佚书《十大经》可能就是《汉书·艺文志》里的《黄帝君臣》十篇;唐兰同志认为,这四种佚书就是《汉书·艺文志》里的《黄帝四经》四  相似文献   

6.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汉书·陈胜传》同。关于这一阳城的所在地,前人共有三种说法:《陈涉世家》司马贞《索隐》引韦昭说和张守节《正义》认为是秦汉颍川郡的阳城县,故治在今河南登封县境。《陈胜传》颜师古注认为是《汉书·地理志》汝南郡的阳城侯国,故治在今河南商水(一作汝南)县境。唐以后多数著名学者如胡三省(《通鉴注》)、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齐台南(《官本汉书考证》)、钱大昕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也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包含着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黄帝内经》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汉书·艺文志》是班固依据西汉末年刘歆所著《七略》编写的,所以《内经》至迟在西汉末年即已成书。这部书在医学和哲学上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理论系统,还  相似文献   

8.
《史记·太史公自叙》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的《报任安书》,都述其著《史记》是“成一家之言”。这“一家之言”,《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三家于此无注。小颜注《汉书》,也空而不解。后世学者,中心习于史书记事的道理,多不注意此语,而不知此“一家言”之语是太史公明其《史记》一书性质的关键语言。裴氏《史记集解》等三家,疏忽此“一家言”之真义,所以只看太史公“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  相似文献   

9.
千夫何所指     
鲁迅《自嘲》诗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根据传统的解释,一般认为该诗句中的“千夫”一词指的是众多的敌人。我认为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据《尚书·牧誓》孔颖达《正义》谓掌管二千五百人的官叫“千夫长”。“千夫长”顾名思义也就是千夫之长官,也就是管理千夫的人。很明显,“千夫”指的是众人百姓。又据《汉书·王嘉传》中说:“里颜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这里的“千夫”也是指众人的意思,“千  相似文献   

10.
“分田劫假”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解释“分田劫假”,这是涉及到正确分析汉代剥削方式和阶级关系的一个关键问题。 “分田劫假”,出自王莽说的一段话,有载于《汉书·食货志》和《汉书·王莽传》,原文是这样的 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 一,常有更赋,罢(疲)癃咸出,  相似文献   

11.
西汉楼兰道新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楼兰道,在《汉书·西域传》中虽然没有比较明确的详细记述,但根据汉通西域的情况来看,从玉门关出发,要行至盐泽到楼兰,再继续前行的路线的存在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魏略·西戎传》中的一段记载,传云:“从玉门关西出,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卢仓,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到故楼兰,转西诣龟兹,至葱岭为中道。”这段记载详细地说明了从玉门关至楼兰,再经塔里木盆地北缘出葱岭的路线。传文中提到的位于玉门关和楼兰之间的“龙堆”、“三陇沙”、“居卢仓”等地点在《汉书》和《后汉书》中也早有…  相似文献   

12.
《尚书·尧典》是我国最早的文论论文。《尧典》中已有“诗言志,歌永言”的提法,诗与歌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文体区分:诗与歌。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诗言志”、“歌永言”两句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在《汉书·艺文志·六艺》中,著录“春秋家”,其中有《太史公》百三十篇,是史部尚在图书分类中未蔚为大国而附于经部的唯一的一部史书。此外,有《司马迁赋》八篇著录于诗赋中,在《艺文类聚》中尚存有一篇《士不遇赋》,其余都已散佚。《汉书·司马迁传》中还有一篇感激顿挫的《报任安书》,抒情言志的书翰文。这些说明了司马迁亦文亦史,具有兼长。可是,如以对后代作家的影响来衡量,毕竟当以《史记》为司马迁的主要代表作。因为,记事记言,左右史各自有其成  相似文献   

14.
《汉书·地理志》丹扬郡丹阳县下,班固自注以为熊绎所封,郦道元《水经注》已驳其非:“寻吴楚悠隔,蓝缕荆山,无容远在吴境,是为非也。”同样是班固,关于楚国发祥之地另有一说,值得探讨。《汉书·叙传》自称:“班氏之先,与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后也。……楚人谓虎‘班’,其子以为号。”后世“有子曰固,弱冠而孤,作《幽通之赋》,以致命遂志。其辞曰:……黎淳耀于高辛兮,芈强大于  相似文献   

15.
《文选类诂》是清代著名学者丁福保所著,是研究《文选》的重要工具书,其学术价值历来被人们所推崇.中华书局于1990年又出版此书,这实在是对文史研究非常有益的.近翻阅发现[冽]条下释文有误.其释文云:(杂诗左)案:《诗·四月》:“冬日烈烈”.《诗·蓼莪》:“南山烈烈”,《论语》:“迅雷烈风”,皆作烈.冽亦作烈.……又烈通作列.《史记·王莽传》“列风雷语弗迷”,《注》“与烈通.”案这里的《史记》显然是误,应当是《汉书》,《汉书·王莽  相似文献   

16.
东汉盐、铁官制度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疑问所在 《汉书·地理志》于诸郡国所属县、道下,不乏注明何县、道有盐官、铁官设置的事实;而《续汉书·郡国志》于诸郡国所属县、道下,却只载何县、道“有盐”、“有铁”,而不载设置盐官、铁官的情况,似乎给人以东汉无盐官、铁官设置的印象。那么,东汉诸郡国所属县、道,究竟有无盐官、铁官的设置呢?此疑问之一。  相似文献   

17.
徐华 《学术界》2012,(1):202-207,288,289
《汉书·艺文志》认为,墨家出于“清庙之守”,但如果仅将“清庙之守”作“掌管太庙或王祝之官”理解,不完全准确.《汉书·艺文志》以“清庙之守”命墨家,可能由多方面原因促成,但其主要用意应在于以“清庙”与“明堂”相呼应,暗喻墨学并非枯守之说,而亦为治政之术.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七日《文汇报》第三版载有《“楚”“荆”小考》一篇考证性的文章。文章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汉书·高帝纪》贾逵注也引以《史记·正义》(似应作《史记正义》或《史记》正义,因‘正义’并非《史记》篇名——笔者),认为‘秦庄襄王名楚,故改讳荆,遂行于世’”——并且注明,这句话在《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第58页。看副这句话,不免要引起两点疑问:其一,现在见到的东汉班固撰的《汉书》,虽然后世注家多至数十人,但通行的只有唐初人颜师古的注。历史上  相似文献   

19.
《汉书·五行志》阐发阴阳五行思想的社会价值,对灾畀现象格外关注,使其学术地位历来颇受争议。其实,灾异现象的记述只是手段,关键在于汉儒对此如何解读。“五行传”、“五事传”、“皇极传”和分列其下的大量灾异事件及其相关解读,昭示出《汉书·五行志》的礼学实质。  相似文献   

20.
一《荀子·赋篇》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赋名篇的文学作品,可是解放以来的文学史却很少提到它,这实在是不公允的。荀况的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记载有十篇,可是从《汉志》以后,荀况的赋就不再见于史志目录了。《隋书·经籍志》别集类有《楚兰陵令荀况集》一卷,下注:“残阙,梁二卷”。《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丁部别集类也有《赵荀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