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矛盾及与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1.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有三种看法:①有二对,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②只有一对,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这个矛盾是更为根本的。③是三对,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因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由这三要素彼此组合所构成的。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什么?也有三种看法:①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相适应是基本的。②在于其矛盾的特有的性质和解决矛盾的特有的形式。即是非对抗性的;不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③它比较多地反映在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矛盾上。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我认为理论界的认识并没有完全解决。本文想作一探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书中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乃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性质和情况罢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73页)毛泽东同志这一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述,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否定了那种认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完全适应,没有矛盾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而且也科学地阐明了这些矛盾不具有对抗的性质。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3.
列宁指出:引起发展的运动不可避免地是通过矛盾的产生及其解决进行的,“事物的本质也是如此”。“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矛盾的存在和矛盾的克服(解决),不仅是以往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社会主义社会正是通过矛盾的辩证运动而发展的。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的规定性,集中地反映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面。从经济基础方面看,经过4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在我国深深扎根,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这一点,我们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已经作出了根本的估计。《决议》指出,我国在工业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国11亿多人口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少数地区已开始向小康型过渡。所有这些,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从另一方面看,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著作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并具体地分析了这些矛盾的表现。毛泽东同志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有极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他用新的论点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给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根据毛泽东同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精神所进行的全民整风运动就是着重地解决生产关系的人们相互关系方面同生产力的矛盾,解决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一年来的整风运动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解决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出现了全国大跃进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为提出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整风运动的成绩证实和显示了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伟大的理论力量。本文想从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来谈谈调整人们在社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社会的结构中,有三个基本要素: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长期以来,我们许多同志都把这三者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一幢房子的三层楼:底层是生产力,二层是经济基础,三层是上层建筑.正象底层和三层不能直接相通,必须通过二层联系一样,他们认为在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也不发生直接的关系.所以他们不承认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也存在着矛盾.究其渊源,这种思想是从斯大林那里来的.斯大林就是否认上层建筑可以直接同生产力发生关系,认为"上层建筑只是通过经济的中介,基础的中介与生产发生间接的联  相似文献   

6.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同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不过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矛盾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情况,表现在不同的社会集团、阶级之间的关系上。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对于当前我国过渡时期上层建筑同基础之间的矛盾的研究,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着每一个社会形态的性质,规定和影响着社会其它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已经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五卷372—373)。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为了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特殊性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敌对阶级之间对抗性的矛盾在总体上得到解决,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却大量存在。初级阶段就是在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很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充分认识这些矛盾,并且懂  相似文献   

9.
自党中央提出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开展全党整风运动后,我们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内容作了些研究,发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可分为经济利益的、政治权力的和思想观点的三个方面,同时,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间也还存在着不完全相适应的情况,即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人民内部在经济  相似文献   

10.
共生互动:经济与文化关系探析周志山,方同义,朱桂谦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在当代已成为面临世纪之交的世人所瞩目的热点问题。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是我们认识经济与文化关系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社会分工与人民内部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社会大量的、普遍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这种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然而这种矛盾是怎样产生的呢?过去只是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来说明这个问题。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相适应”是基本的,“不相适应”是非基本的,由此而产生人民内部矛盾。如果进一步追问: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基本特点作了规定.并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及其矛盾.也决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再一次明确和发挥了这一论点,基本上统一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认识。但是,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关系方面,有一种说法,即:要“防止”商品  相似文献   

14.
稳定是我国当前压倒一切的大局。没有稳定,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但是,实现稳定不仅要有良好的愿望,更要具体地认识和解决它赖以实现的条件和手段。一个社会的稳定,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实质上就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处理和调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这对矛盾的特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矛盾的不断产生、正确处理和解决,就使整个社会保持正常稳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和政治、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都具有对社会的控制和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转轨,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和发展,产生了各种复杂的关系和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更多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各种具体利益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根本之点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复杂的、方方面面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相互适应动态结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  相似文献   

16.
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社会主义在取代资本主义之后,它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水平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模、程度、形式及其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社会基本矛盾是在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解决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及其上层建筑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之后,必然产生、存在的新的矛盾,不过这种矛盾不再具有对抗性罢了。这种矛盾表现在社会生产上主要是整个社会生产的统一计划管理与社会主义企业、生产单位、劳动者个体的相对独立性之间的矛盾;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要是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以及集体(企业)与集体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在经济关系、经济利益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又往往集中表现为上级与下级、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上述两方面表现出来的矛盾,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化生产发展的水平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模、程度、形式及其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引起和决定的。如果我们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所有制形式上,人与人的关系上,分配关系上,不能与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实际水平及其客观要求相适应,我们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制定,实施的政策、法律和管理体制,不是及时地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7.
浅谈经济改革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目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理论探讨,用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说明它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前途,以提高人们对改革的认识,动员更多的人们自觉地投身于改革的洪流中去,将是很有意义的。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应的,但在某些方面、环节和因素上还存在着矛盾。这种基本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表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要作相应的变化。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它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社会主义社会的这种变动性,是我国目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二十年前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部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在这部光辉著作中,毛主席运用对立统一这个宇宙的根本规律,全面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整个过渡时期中,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这个国内主要矛盾,始终是表现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但是,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到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前,这个主要矛盾,曾是突出地表现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到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它就不再突出地表现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而是突出地表现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了。过去曾经有一些同志把我国过渡时期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简单化了,把过渡时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谁胜谁负”的问题,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内的阶级斗争,而没有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革命不但是经济上,而且也是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一场最彻底、最深刻、最广泛的革命。在他们看来,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既然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谁胜谁负”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于是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的任务,也就在他们的心目中淡薄了。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就往往忽视了阶级斗争,迷失了政治方向,从而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危害。另有一些同志,他们并没有忘记过渡时期严重的阶级斗争,但是他们不了解过渡时期国内主要矛盾,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因而我们的实际工作就必须适应不同的情况;当我国所有制基本改变,客观形势已经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后,他们的眼光和注意力仍然注视和集中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方面,而没有及时地把眼光和注意力转移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两条道路的斗争方面来。这就使得他们不能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所在,把它当作提挈一切工作的纲,以有力地推动全局的发展。因此,我们今天探讨一下当前国内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这个问题,就不仅具有一般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要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特别要明确社会主义有哪些本质规定.以社会生产为基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的本质规定.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它自己的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即质的规定.这种质的规定,是一种社会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其质的规定性也集中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上层建筑方面的质的规定表现更为活跃且外在化,往往容易被人们首先注意.但经济基础方面的质的规定,对社会制度具有更深层的决定意义.这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矛盾运动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