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姵君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9-113
作为《诗经》重要的艺术手法,比和兴的含义长期以来都难被区分,关于比和兴的区分问题也成为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本文列出古今一些学者对于界定和区分比、兴的看法和观点,找出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从理解概念的主体、文本比较分析和比、兴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这三个角度来分析造成比、兴难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张金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86-89
《春秋》五例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既可作为史家之悬鹄,又能当成文学之示范。其中,比与微而显、志而晦;兴与微而显、婉而成章异曲同工。而比兴的阐发功能——比德兴托则更与惩恶而劝善交相辉映,其政治与艺术的联姻,作为中国诗歌的意义建构方式,既是诗义转隐晦的根本原因,又是诗歌简约含蓄的重要源泉。诗如此,词亦不例外。 相似文献
3.
陈清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3):75-80
比、兴概念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激起历代学者研究比、兴的无穷兴趣,至今不衰。分析归纳古今以来的比、兴观,以便更清楚地认识比、兴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从文学活动过程这个动态视角,分类对历代比、兴观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胡元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2):79-84
关于诗歌的"兴"的界说,不同历史阶段有所不同.从大处看,以六朝为界,分野显然.<诗经>兴体诗的"兴"其本质是"起";六朝后的诗歌,"兴"的本质则是"感".<诗经>兴体诗是借物起兴,较单一;六朝以后诗歌则是感物兴情,较复杂.<诗经>兴体诗中情与景大都只是局部交融,六朝以后诗歌的"兴",其情与景渐趋"融彻".但是从总体上说,作为美学范畴的"兴',其本质都是物对心的感发和心与物的相互契合. 相似文献
5.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14-121
《焦氏易林》象征和《诗经》比、兴运用的物象,具体可感,委婉含蓄,象征与比、兴借助于物象而相通。林辞引《诗》是诗歌的爻辞化,林辞以诗的形式为载体,则是爻辞的诗歌化,二者的情感指向双向贯通,具有一致性。《焦氏易林》衍《易》而成,象征手法贯穿整个爻辞的编撰,爻辞趋向于诗化,却也有别于纯粹的诗。 相似文献
6.
杨青芝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8(3):47-49
从农业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诗经》中广泛使用的比兴手法,首先结合周代典型的农业文化背景来分析比兴手法运用的心理动因和思维特点,然后从索物以比和触物以兴两方面来说明《诗经》中比兴所撷取的物象与农耕采猎生活的密切关系,揭示这一艺术形式的农耕特征,从一个侧面说明其嬗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隐喻与比兴——以《诗经》为中心的探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刁生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2):96-99,144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这一点在比兴传统中表现十分明显。无论是“比”还是“兴”,都与隐喻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大量《诗经》作品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庄小虎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3):80-83
"兴"是一个至今尚未有定论的概念.有些学者"比"、"兴"难分,甚至否认"兴"的存在,这是把本属"比"的比喻、象征、寄托等外延归入了"兴"的内涵.文章认为"兴"是借助其他景物来引起歌咏内容的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而非<辞海@文学分册>所说"兴是寄托,即托事于物",而且在具体运用中"兴"存在着阶段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从"作文"的角度,认为比和兴是两种表现方法,在具体的疏解中,总结了比和兴的形式特征,使用了"象"和"人事"等概念,并一一指出了"象"和"人事"之间的"大义". 相似文献
10.
刘保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45-49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诗经》和《周易》是他教授弟子们的重要内容,但他并不是仅仅要求弟子们记住《诗》《易》的辞句,而是要他们从中体会出“忠恕”之道来。孔子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当时十分盛行的“兴”式方法,即仅据《诗》《易》中的某一辞句断章取义地引申发挥。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要求弟子们要紧紧围绕着“忠恕”之道去“兴”。孔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把《诗》《易》改造成儒家经典的。孟子、荀子以及西汉中期以前的儒生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梅馨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4-77
民事“执行难”一直以来是我国人民法院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胜诉当事人无法通过法律形式实现债权的重要原因。大量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不到执行,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法律的尊严,违背了公正、公平的社会价值理念。但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执行难”问题并不突出。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我国存在民事“执行难”这一问题的根源,并进一步提出改革完善我国解决“执行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清亭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94-96
鲁迅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在近几年却出现了“教学难”、“学习难”等令人担忧的现象。笔者认为鲁迅繁杂的知识结构和时代因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杨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80-85
从"心物关系"的角度对赋、比、兴加以理解,并将《周易》看成一部原始歌谣集,可以发现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早在《周易》中就已初现端倪。只是《周易》中赋、比、兴的运用还显得较为稚嫩,并不成熟。赋体多是短章,兴体数量也较少,往往比、赋,比、兴合用。虽然赋、比、兴的运用并不成熟,但却增加了《周易》卦爻辞的文学色彩。 相似文献
14.
殷满堂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6):18-21
比兴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方法,源于原始先民的缘象比附的原始思维。比兴修辞是原始思维形式在文学上的残存物,是中国古人诗性智慧的结晶。另外,在比兴的阐释史上,有一种共同的以美刺解释比兴的偏向,即大多赋予比兴以美刺的政治功用。以美刺释比兴的阐释模式也是原始法术思维模式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袁碧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
公司社会责任难以实现的主要障碍是公司社会责任自身内涵不明及公司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必须首先明确社会责任的含义,广义的社会责任包含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两个层面,二者要求不同,实现机制不一样.其次要着重构建公司社会责任承担的外部机制,包括激励机制、约束和监督机制、强制机制等.外部机制构建需要考虑企业自身能力、我国企业发展阶段等因素,处理好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国际标准与国内实际的协调关系,同时应加强企业公民意识的培养,提高企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6.
董正春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6):44-49
古代"毛诗"(<诗经>)开创了"比、兴"传统,当今"毛诗"(毛泽东诗词)继承发展了这一传统.毛泽东的诗论和诗词创作都足以说明"诗要用形象思维"、"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它体现了对诗歌本质的认识和对诗歌创作规律的把握,对诗歌鉴赏和诗歌创作以及今后中国诗歌民族化的发展方向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德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4):40-43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主张,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中国新诗史上表述最完整、最有系统性的有关新诗形式建设的规划与方略。不过,对于以现代汉语为基本的语言体系,以现代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为特定文化语境的新诗创作来说,“三美”主张实现起来却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18.
以跨学科、跨文化的方法,从语言文字角度,提纲挈领地研究了"隐喻"、"比"、"兴"的异同,得出以下结论:这三个概念虽共有类比性、暗示性,但"比"中"源范畴"与"目标范畴"的关系较"兴"更显明且逻辑性强,与"隐喻"一致.相较于隐喻"两点一线"的逻辑认知功能,"兴"的工作机制呈现为多维的、并置呼应的直觉共鸣,反映出中国二元互动有机思维.同时,西方的"象征"因其"象"与所"征"约定俗成关系,类似中国"香草美人"手法,所以同于"比"和"隐喻"而异于"兴". 相似文献
19.
《周易》卦爻辞具有诸多文学因子,可看做是一部原始歌谣集,具有一定的文学意蕴.同时,从心物关系的角度对赋、比、兴加以界定,可以发现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早在《周易》中就已初现端倪,只是《周易》中赋、比、兴的运用还略显稚嫩,并不成熟,赋体多是短章,兴体数量也较少,往往比、赋,比、兴合用.《周易》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并非偶然,因为其思维基础是《周易》中的取象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