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维新派的民权思想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和社会思潮 ,适应了近代中国政治现实和民族救亡的迫切需要。戊戌政变后维新派的民权思想并没有消亡 ,他们依然高举自己的民权旗帜 ,在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权思想的内涵。他们不再沉湎于就政体变化的角度来奢谈民主 ,而是将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国民看作立宪政治的基础 ;不再借助于圣人的权威来宣扬参与政治改革的自觉性 ,而是直截了当地倡导自由平等 ,要求树立“新民”榜样 ,阐明了国民参政意识对于建立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并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清末立宪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中民权主义的勃兴。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5,(4):28-31
清末维新派所倡导的民权思想,成为反对社会旧秩序的重要思想武器,虽然来自于西方的人权思想,但是因为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色,表现在维新派民权思想是在对中国传统思想改造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新思想,它和西方人权思想有很大的差异,它并不在于确保平等、自由等个人权利,而主要是作为一个强国富民的手段。维新派民权思想的形成有其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动因,但更是一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其中,清朝末年基督教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自由民权运动也对中国维新派民权思想的形成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维新派的民权思想,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其论证方式却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思想家在批判君主专制合法性,反对君权任意侵害民众利益的基础上,提出了他们的民权思想,阐释了民众利益符合天理,肯定人民利益追求的正当性;论证所主张民权思想的合理性,并设想通过改革封建专制制度,限制君权,来保障民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维新派官制改革政策策略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维新派的官制改革主要有设制度局和裁撤冗员,但他们在言行方面表现出过激,从而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戊戌维新派的“民权”说 ,是他们从变法角度出发 ,通过使“人”民族化、“契约”法纪化、“个人”集体化、“权利”义务化的方式 ,改造西方“人权”理论的产物。它有超越传统“民本”思想的一面 ,但由于他们据以改造西方“人权”理论的立场是新兴资产阶级立场 ,观点不成熟、方法不科学 ,所以改造也较多地体现了阶级局限性与非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是鸦片战争后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下的产物 ,亦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 ,它既具有回应救亡御侮历史重任的爱国品性 ,又具有吸收和改造中西文化精神的属性。它的演变历程对应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四次重大民族危机 ,呈现出由钦羡到议论 ,由民主改良尝试到民主革命实践的阶段性和高潮起落。对民权的阐释亦由“人民权力”回归到“人民作主”的本来内涵 ,民权的外延由部分参政权延伸到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的人权 ,最后出现了主权与人权合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理论。由于近代救亡御侮历史重任的紧迫性 ,使近代民权思想呈现出某种现实功利主义倾向 ,民权思想的演变规律因而呈现出由表象———神髓、制度———精神、议院———民权自外而内的特殊逻辑 ,民权思想出现了民主与民权第一性第二性的分歧 ,最终形成一种不完整的中国式民权思想 ,使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迂回曲折、持久缓慢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民权思想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思想界之“巨人”、舆论界之“骄子”,梁启超的民权观是戊戌维新时代的一面旗帜,也是其变法维新思想的核心。梁启超借鉴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情况,深刻而系统地论述了其民权思想。包括民权与国权、君权、女权的关系,民权与自由的关系,民权与民智的关系,民权与绅权的关系,民权与宪政的关系,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民权理论的构建者。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的民权思想与传统民本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本思想是孙中山民权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孙中山对民本思想的继承是他站在近代民主主义高度对其进行反思的结果.从民权思想立论的前提、民众和民权的内涵、民众在民权斗争中的地位、保障民权的手段等方面,都体现了孙中山对传统民本论的科学扬弃这一特点.这种扬弃既丰富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本身,又缩短了民本思想同近代民主思想之间的巨大历史差距.  相似文献   

9.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 ,它包括主权在民、直接民权、地方自治、五权宪法、权能分离和政党政治等丰富内容。具有革命性、继承性、创新性和渐进性四大特点。孙中山民权思想的提出和实践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救亡图存计而厉声疾呼妇女解放。他们认定中国妇女所以遭受民族压迫、社会压迫和自我压抑 ,究其根基是由传统家庭伦理关系所致。因此 ,唯有实施新的男女平等的家庭关系 ,方能实现妇女的彻底解放。这当然是唯心史观 ,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了妇女解放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以君权为核心是中国传统的权利模式,至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社会发生了质的改变。乘"西学东渐"之风而兴起的"民权"理念,被近代先进的思想家引进、传播,并将其作为否定专制权力的理论武器。近代"民权理念"和传统中国的"民本思想"有着重大的区别,前者强调"主权在民",是在近代法治基础上的个体本位的权利意识;而后者则是建筑在人治基础上的集体本位的权利意识。从古代的"民本思想",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倡导的"民权理念",再到"五四"民主、自由旗帜下的"人权理念",近代中国"权利理念"转化的"三部曲",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与权利理念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12.
民生问题的宪法权利之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生问题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问题,以"宪法权利-国家义务"的分析框架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规范性考察仍可得出此结论.就宪法权利类型而言,民生问题主要涉及的是社会权,但也包含了财产权、住宅不受侵犯等经济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相对应的,就宪法权利功能而言,民生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受益权功能,但也与防御权功能相关.由此,国家在民生问题中应履行三重义务,除了常见的帮助义务之外,还包括保护义务与尊重义务.只有体系性地思考民生问题,方可达致妥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民事权利演进之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合力之下铺就的,回顾三十年演进历程可以更好地启迪未来。  相似文献   

14.
生育权的私权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育权在其产生之初,是为了防御国家对公民私生活不适当的干预.而本文以为仅仅将生育权作为一种人权保护是不够的,于是提出了"生育权私权化"的命题.即应将生育权确立为一种私权(民事权利),适用于私人之间.并且在我国没有宪法诉讼制度的情况下,建立生育权的民事保护体系的要求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试论科举文化熏陶下的明代文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朝以朱注《四书》为科考内容,必然扭曲文人的心态:轻者因皓首穷经而变得思维狭窄、陈腐;重者吹牛拍马、"寅缘阿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丑态百出,人格丧尽.有独立思想的文人起而反思、质疑,走出一条与科举不同的道路:或沉迷学术,或放任自流,以激进的方式回应科举的得失与成败.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形成途径 ,阐明了作为上层建筑的人权思想是北美殖民地经济、政治、文化斗争的产物 ,它对后来美国人权理论和政策予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浅析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完善.法制的健全,公民权利意识问题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但是迄今仍然缺乏系统的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分析和讨论.本文以改革开放前后为背景,通过对我国公民权利意识发展的论述,对公民权利意识发展的过程及其遇到的问题、缺陷等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概述高校图书馆公权力与学生读者私权利内涵的基础之上,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公权力与学生读者私权利之间博弈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在朝鲜近代的开化思想中,反封建的民权思想和反侵略的国权思想是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封建专制统治腐败和欧美势力向东扩张的双重危机下,朝鲜面临着既要克服封建主义,又要抵制外来资本主义入侵的双重任务。开化派认识到,朝鲜如果没有资本主义改革就不能保持国家的独立,没有民族的独立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俞吉浚以自然法思想为基础、以天赋人权论为武器,提出了系统的民权思想,其核心主张即人的权利是天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