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流派代表人物。《喧哗与骚动》是他第一部成熟作品。他的作品成为了一种标准,一种洞察美国南方的特性、种族关系以及南方古老贵族世家的家庭关系等困惑问题的标准。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运用了多角叙事技巧,在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方面,...  相似文献   

2.
《老残游记》作为晚清的一部著名小说,自问世以来.其影响远远在同时代作品以上。这不仅仅因为“《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是描写的技术;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烂调,总想熔铸新词,作实地的描写的缘故,也不是因为鲁迅先生把它列入晚清“谴责小说”的缘放。其根本原因在于《老残游记》是一部寓言体的政治小说,它成功地运用了寓言这一艺术形式,借助寓言来寄托作者的心迹,借助寓言的意象来抒写作者的忧患意识,来表现作者对时局动荡的不安,从而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所以它虽然是一部“游记”,实为一部寓言体的政治小说。一、名为“游记”,实为寓言  相似文献   

3.
<正> 谋略,在生活中既寻常又使人感到神秘。它很寻常——古今中外,人们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交际、处事等社会实践活动的许多领域都广泛运用着;它又似乎很神秘——作为一种特殊的,“软件武器”,常使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转败为胜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正因为如此,谋略与中国古代小说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至少在长篇小说中,没有一部出色的作品没有谋略描写,没有一位完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离开过谋略描写;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缺少了谋略描写,许多小说必定黯然失泽、平淡无奇。因此,从宏观角度对中国古代小说谋略描写的发展嬗变、认识作用和艺术价值进行研究探讨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死亡恐惧与异己恐惧——论存在主义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亡问题,向来与哲学的发生和发展紧密联系。对死亡的思考,也许正是存在主义哲学产生的契机:死亡恐惧,既为存在主义的情感之源,又乃存在主义哲学的推动剂。死亡意识的分歧,也规定着存在主义流派内在的差异。先期存在主义,以重造死亡恐惧,强化每一个个人“我自己的死”,进而过渡到充分意识“我自己的在”。后期存在主义,以异己恐惧取代死亡恐惧;在人神分离前提下,自然界、其他人、自己,都可能成为地狱。随死亡意识的更替,“向死的自由”,也迈向了“绝对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正> “情”与“文”问题是个大题目,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可从不同的方面去探讨和论述。这里,我仅就文艺描写人的感情问题谈些粗浅的想法。一、为什么文艺要描写人的感情文艺要不要描写人的感情,这本来是不成问题的。千百年来,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描写了人的感情,这是合乎艺术规律的。可是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从一九五七年开始长期泛滥极左思潮,使文艺描写人的感情成了个大问题;那些闯入了人为设置的禁区的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50年代末,美国乔姆斯基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向在美国生根的描写语言学发起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20年后,当年的挑战者又受到语言学界多方面的学术挑战。本文对近年来语言学发展的新动向作出评述。  相似文献   

7.
评诺曼·梅勒的《白色黑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诺曼·梅勒生于1925年,是最能反映时代重大问题的美国当代作家。梅勒具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他写作小说、散文、政论等,并创造了一种综合历史、小说、独白、论战为一体的新的文学形式。诺曼·梅勒的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有《裸者与死者》(1948),描写驻太平洋一个岛上的一支部队,书中反映了大量的政治事件,通过对三个军官的描写讽刺军队里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现象;《北非海岸》(1951),通过对居住在一所公寓里的资本家、“马克思主义者”、托洛茨基分子、好莱坞演员等各种各样的没落人物的描写,反映革命的政治力量的失败;《鹿园》(1955),描写一个好莱坞电影明星、电影剧作家等聚居的场所,揭露、讽刺虚无主义、懦弱无能和欺骗伪善等美国的社会现象;《一场美国梦》(1965),描写一个杀死自己妻子的凶手的荒唐生活,最后逃出法网,通过一系列强烈的凶杀、色情等描写,塑造了一个“希泼斯特”的形象;《我们为什么在越南?》(1967),描写一场在北极圈内猎熊的故事,转弯抹角地反映了越南战争。散文作品有《我自己的广告》(1959),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的目的是要“在我(他)们的思想意识中闹革命”。在这个文集中有一篇具有关键性的文章,即我们在这里介绍的《白色黑人》。梅勒在这篇文章里评述了美国的存在主义者,即“希泼斯特”。这篇文章之所以被一些批评家称之为“关键性”,因为它不但使我们了解作者本人的思想,并且有助于我们研究、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文学作品的倾向、思潮,乃至语言、风格,有助于了解50-60年代以来美国青年中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动。梅勒的其他散文作品如《总统的文件》(1963)、《食人肉者与基督教徒》(1966)、《性的俘虏》(1971)等也都是一些评论文章。诺曼·梅勒的报导文章有关于一次群众游行的《夜晚的军队》(1968)、关于共和党和民主党竞选总统的会议的《迈阿宓和芝加哥之围》(1968)、关于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月球上的一场火灾》(1971)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环境保护主义者、自然文学家和小说家,美国国家图书奖二度获得者彼得·马修森的写作视野极其开阔.在自然文学写作中,他致力于描写人类足迹罕至的大自然;在小说创作中,他致力于揭示造成环境破坏背后的各种深层社会根源.无论是自然文学写作还是小说创作,从第一部作品《美洲野生生物》到最后一部作品《在天堂》,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各种环境问题始终都处于其写作视野的中心,充分凸显了一个作家的生态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他》描写了一个被父母和家庭抛弃的美国南方孩子.这个孩子始终被称为“他”,而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小说中“他”的无名状态意味着个体被剥夺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身份,而小说结尾处“他”被送往县救济院则意味着“他”既遭受了老南方的否定,又遭受了新南方的抛弃,“他”陷入到被历史与现实双重抛弃的处境之中.作为一位杰出的南方女作家,波特在《他》中表达了南北战争战败后美国南方人对于自身身份的焦虑,《他》中那个无名的孩子正是波特这一代新南方人对于自我身份焦虑的形象化体现.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昂扬向上的乐观气氛形成较宽松的创作环境。在儿童文学领域里出现了一批描写新中国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小说。这些充满“游戏精神”的幸福顽童取代了解放前苦大仇深的难童形象而成为儿童小说的主公人。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与泰山关系考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百回本《西游记》描写原型为泰山独有的景观和可推断为泰山景观,以及可资联想到《西游记》故事的景观约有三十余处。这诸多景观与《西游记》所写地理环境对应的一致性或相关的密切性,表明泰山景观是《西游记》地理环境描写的主要蓝本,《西游记》的神魔环境与“五岳独尊”的泰山景观,在很大程度上有摹本与原型的对应关系。泰山不仅是孙悟空“故里”,而且是大半部《西游记》故事的舞台背景。而《西游记》作者必是一位久居泰安熟悉泰山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12.
谭恩美的写作主题一直离不开关于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家族史,而《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最具自传性的一部,也是描写母女关系最深刻的一部。谭恩美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定位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现代文明、东方信仰与西方价值标准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古典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水浒》,以“结末不振”(鲁迅语)而告终了。所谓“结末不振”,指的是宋江等“受招安”征方腊,及其悲剧的结局。但是,在《水浒》的“结末不振”之余,还有另外两种《后水浒》本子(不是《征四寇》),似乎没有被人注意。这两种不同的《后水浒》都表达了它们的人民性,是描写梁山泊斗争精神犹存的现实主义作品。这在全面研究《水浒》的各种著作中是不可忽视的。这两种《后水浒》,大约都是清初写的。一是陈忱的作品,另一是久已埋没的青莲室主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斯蒂芬·茨威格享有广泛的世界声誉,被高尔基称为“世界第一流的作家”。他平生只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永不安宁的心》,却创作了大量内容浓缩、结构精致、紧凑、扣人心弦的中短篇小说。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马来狂人》、《恐惧》、《象棋的故事》、《看不见的收藏》等名篇已为我们所熟知。这些短篇小说,思想内容严肃,社会意义极其深刻,心理描写细腻,情节曲折动人,语言典雅优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茨威格的小说艺术特色可归纳为三点:一是结构紧凑,刻意求精:二是心理分析透彻细腻;三是人物塑造理想…  相似文献   

15.
“替罪羊”与奥狄浦斯——一种文学描写的原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罪羊”一词的原意源于古人一种重要的驱除灾祸的赎罪方式,这已被人类历史学家考察的大量实例所证明。这种赎罪方式虽历经演变但仍然在今天世界各民族的社会习俗中留有印痕,深藏在人们的内心,形成了一种难以言明的心理意识。经过历史积淀,它早已成为了文学原型,成为拉文学描写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了文学创作中探索人与命运故事的渊源。在众多“替罪羊”的文学描写中,奥狄浦斯的故事尤为典型,他命运的故事实际上就是“替罪羊”文学原型的具体描写。  相似文献   

16.
一、文学与人性、人道主义问题 高尔基说:“文学是入学”,文学要反映社会生活,描写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社会关系。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情绪和愿望、就必然要描写人性。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在人性问题上曾经有过种种错误的提法,错误的理解,特别是十年内乱中,林彪、“四人帮”的极左思潮完否全定人性,把“人性”看成是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东西。在这种思潮下,人只有阶级性,而阶级性单纯地表现  相似文献   

17.
名士戒慎与魏晋三玄刘康德与“恐惧”联系在一起、见于儒家经典──《中庸》的“戒慎”(戒慎乎其所不赌,恐惧乎其所不闻),原本是作为一种伦理原则出现的,它要求人常怀恐惧敬畏心理,处处谨慎小心,即使在别人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暗处,也不可隐翳操,更不可做那种合...  相似文献   

18.
生物进化论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文化衍生物所导出的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乃是充斥着大量生物学意义的艺术形象的出现与以生理学描写作为重要标识的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发生。在很多自然主义作家的创作中,人们都可以看到对人之本能的类似于生理学家和动物学家的解剖。受生物进化论“适应”观念的启发,自然主义在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环境描写的独立地位问题。自然主义作家热衷于描写人物是如何被他们所无法控制的外在社会环境和内在遗传因素所摧毁的,求真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使其普遍抽离了传统文学书写中常见的那种道德教喻的意旨。当生物进化论及其“实验”方法论所推动的科学主义思潮成为19世纪西方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标举“文学科学化”的自然主义也就合乎逻辑地在19世纪后期成了西方文学的主潮。  相似文献   

19.
于小植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5(1):312-313
鲁迅前期作品人物的目光意象十分突出,有时甚至会冲破文本内部的逻辑凸现出来,而且面对他人的目光几乎总是表现出一种不安甚至恐惧;在描写民众时,观察他们的目光大多表现得离奇地冷漠;在面对自己时,表现出了轻蔑甚至厌憎。1.恐惧目光在自己被别人看时,鲁迅笔下的人物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恐惧。在《狂人日记》里,随处可见狂人对目光的恐惧。“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1]3“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1]4如果说,《狂人日记》中狂人对目光的反应是一种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的病态,不能作为论据的话…  相似文献   

20.
《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一部重要作品。小说描写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上最高峰的一年,即资产阶级中最坚决的革命派——雅各宾派开始执政的1793年,其中主要又是描写革命军镇压汪岱地区反革命叛乱的事件。作家在对法国革命史上的这个所谓“恐怖时代”的描写中充分肯定了这场伟大的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