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华裔作家的姓名翻译给国内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带来了很多困难。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辞典或其他资料中尽量查找具体人物的中文姓名,采用其中文名的较准确的翻译。否则,将会遇到更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在强调正确的文本和译本对哲学研究的重要性.第一部分以黑格尔哲学为例,指出德国以前的研究多带有偏见和误读,部分原因在于黑格尔著作出版中发生的混乱.自提出"重新拼读黑格尔"以来,黑格尔研究才走上科学轨道,并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第二部分强调翻译工作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仍需继续努力:我们应该选择学界认可的学术版本作为翻译蓝本;提供不带个人批注的全译本;避免用现代语词翻译古典哲学著作;面对同一个人的作品和概念,尽量寻找共同的翻译用语;用严肃的书评来推动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成滢 《社科纵横》2006,21(6):156-157
根据阐释学提出的“前理解”概念,一切解释都必然产生于某种先在的解释。这种先见具有历史性、流动性和开放性。它通过启发、指导、制约、限定等方式影响着读者对具体作品的解读。积极的前理解因为充分,并与文本发生时的视阈相融合而使读者对文本产生正确的、符合原文精神、旨要的理解,从而产生贴合原文的翻译;而消极前理解则因自身不够充分,或虽然很充足,却与文本本身的视阈发生偏离而导致对文本的误读乃至误译。充分认识前理解及其作用,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高锋  任君 《社科纵横》2006,21(7):173-174
本文论述了翻译与再创作的联系,以及翻译本质,即翻译是一种“有限的创作”。作者通过对公式化翻译体的研究,探讨翻译对本国文学创作的不良影响,希望有助于翻译出好的译文,消除译文中公式化翻译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翻译的预处理过程和后处理过程的分析,提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翻译的主导这一现点;同时指出译者的主体意识在翻译活动中要正确、适度地发挥,否则将会导致翻译活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6.
刘慧  王晓利 《生存》2020,(8):0219-0220
能准确的理解并表达出原文的含义是诗歌翻译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翻译的难点和亮点,是通常需要翻译者多费精力的地方。很多作品都存在两个版本甚至更多的同一语言译文,理解不同导致文章的质量也不同。最具代表性的《关雎》的两个英译本分别是由James Legge 和Arthur Waley 完成,两者又有什么理解和表达上的不同呢?本文主要基于对《关雎》的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和分析探究诗歌翻译中理解和表达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靳松 《社科纵横》2003,18(5):85-86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英语翻译中重要的一步———理解 ,并且讲明了理解的主要阶段及影响理解的因素 ,从而得到了一个如何在翻译过程中透彻理解原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肖明惠 《社科纵横》2009,(9):172-173
网页翻译起着对外宣传的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翻译目的论学说,分析了网页翻译的现状,并根据功能目的论翻译的策略进行实例分析,最后提出了如何遵循"翻译目的论"这个问题,并概括地说明了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尚新建 《求是学刊》2006,33(2):38-42
哲学文本翻译的最大困难在于哲学语言的涵义多重性和语境的复杂性。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在于语言的隐喻性质,所谓隐喻是指根据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类事物。任何语言从本质上说都是一个隐喻系统,它构建了我们的日常概念系统,尤其是那些抽象概念。文章以“心灵”概念为例阐述了统一译名是不存在的,翻译的功夫在于解释和商讨。  相似文献   

10.
王德杰 《社科纵横》2006,21(8):166-166
本文主要论述主语补足语的定义、作主语补足语的各种形式,以及对它们的理解和翻译。  相似文献   

11.
希腊人的ontology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适 《浙江学刊》2002,(4):5-10
自罗素及逻辑实证主义者从语义和逻辑上向历来的哲学ontology(本体论)发起挑战,接着海德格尔又从存在主义角度对ontology提出新诠释主张,向他认为是误释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以来,至今已近百年。与之相关,中国学者中研究西方哲学的人们,也一直对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ontologh和如何在汉语中翻译σν(being)这个根本范畴,感到很大的困惑,进行着讨论。在半个世纪以前,陈康先生对把它译成“存在”或“有”的译法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只有理解和翻译成“是”才合乎希腊文σν的原文,近年来王太庆、汪子嵩先生又以一些新的论点论证重申了陈康的意见,引起了许多讨论。由于哲学作为。ontology(研究σν的学问)原创于古希腊,因此上述讨论就不仅深入于希腊哲学的全部和方方面面,而且涉及语言、逻辑、历史、生活和全盘文化的研讨。它产生了若干重要的成就,也留下了许多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中西学者在当代都十分关心这个源于希腊哲学的根本问题,实在有其深刻的时代的背景和原因。它正是我们关注的原创文化智慧同当代现实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希腊哲学是我的专业和以往研究较多的领域,因此,在这里,我就想结合自己对上述有关ontology的讨论所作的研究和思考,对希腊哲学对我们中国人所可能具有的重大意义,对有关原创文化研究的问题,谈点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体论不仅仅是哲学必须给予回答的问题 ,更是一种哲学解答问题的方式。作为哲学所独具的思维方式 ,本体论并没有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立足于实践开拓的哲学新视野而消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在一般意义上去弘扬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而是攫取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 ,将集中反映了物质与意识对立统一关系的“人”作为理论观照的焦点。正是这一理论视角的转移 ,充分展示了新唯物主义既根本区别于唯心主义 ,又完全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全新致思理路。基于这一全新的人学本体观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即实践出发 ,建构起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 ,在“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新的理论层面上更进一步地展现出了深刻的人学意蕴  相似文献   

13.
徐才 《求是学刊》2002,29(3):26-30
“追寻本体是哲学存在的根据”。“本体”的现代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它是“可以说”与“不可说”的对应关系的存在 ;是“物———我”合一的澄明之境 ;是人对自身存在的一种信仰。哲学本体论的终极关怀是超验的。“超验”作为与“经验”相对称的哲学范畴和哲学规定 ,有着重大的本体论意义、人生意义和科学意义。确立“超验”的合法性 ,不仅必要 ,而且是一种事实。它不仅不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排斥对象 ,而且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争之地。否则 ,在终极信仰上的阵地就只能拱手让给宗教和迷信。  相似文献   

14.
李琪 《唐都学刊》2002,18(4):127-128
本文阐述了英汉翻译过程中的几个必经阶段 ,并指出译者应采用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分析方式进行英汉翻译 ,旨在提高英汉翻译的水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面临的主要诘难是:实践作为一经验事实不能成为逻辑在先的初始范畴;自然界对于人的活动具有前提性,对于人的存在具有时间上的优先性。其实,实践不同于一般经验事实的独特性在于它对一切可能的"在者"的开启性,正因如此,实践才有足够的资格成为本体范畴。自然界的前提性和优先性不足以成为物质本体论赖以成立的理由,相反,实践范畴之原初性的凸显,使其在本体论语境中失去意义。实践本体论所昭示的是"第三条道路",即介于思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与现象学—解释学具有相类似之旨趣的独特进路。它的确立宣告了那些未曾与实践"谋面"从而未能真正回归于实践的哲学的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16.
文化哲学一直是当代中国哲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在关于文化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即关于文化哲学的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中,一些学者提出了文化存在论的设想.文章从文化存在论是文化哲学的基础理论这一基点出发,探讨了文化存在论的观念、先验基础和内在逻辑等三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Correspondence to Professor Neil Thompson, 1 Worcester Road, Bangor on Dee, Wrexham LL13 0JB, Wales, UK. E-mail: neil{at}maynard.u-net.com Summary Ageist ideology presents old age as a time of dependency anddisengagement, a withdrawal from life, rather than a part oflife. While this can be recognized as a stereotypical view ofageing, its influence has to be acknowledged as profound andfar-reaching. This raises a number of questions about the ontologicalstatus of old age—that is,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of old age as a feature of human existence. This paper focuseson two particular aspects of the ontology of old age: selfhoodand loss. The notion of self is one that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attention in social theory as a result of the postmodernistcritique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little or no attention hasbeen paid to the role of selfhood in old age. Old age can beseen as a stage in the life course characterized by loss or,more specifically, a variety of losses. Loss is also a significantfactor in relation to selfhood in particular and ontology ingeneral, especially as loss so often involves a loss of meaning.  相似文献   

18.
焦宝乾 《求是学刊》2004,31(2):73-77
文章在探讨当今西方法理学关于法律和道德、规则和原则等若干争论的基础上 ,从整体上把握当代法律本体论的一种重要理论走向 :即在哲学诠释学的知识背景上 ,诠释逐渐上升为法律的本体。  相似文献   

19.
The progressive intellectual, behavioral and functional deterioration characteristic of Alzheimer's Disease, ultimatelv necessitates institutionalization. Not only do families of these patients experience intense feelings of grief, anger, and sadness but additionally must cope with the enormous formerly-shared stresses of legal problems,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family negotiations. There is a need for knowledge about the disease process, opportunity to ventilate feelings and concerns, and guidance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with regards to the level of medical intervention at the time of a life-threatening illness. A model for periodic family conferences with the long term care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team, to meet the unique needs of family members of institutionalized 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20.
Please address requests for reprints to Dr. D. Boldy, Division of Health Sciences, Centre for Advanced Studies, Western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ent Street, Bentley WA 6102, Australia. Summary Short term care for the elderly has expanded rapidly in thelast five years. The study evaluates short stay care in fourresidential homes using interviews with 42 clients, their main‘carers’, officers-in-charge of the homes and socialworkers. Whilst the service worked reasonably smoothly and provideda break for family carers there remains further potential for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in the context of a full rangeof services for elderly peo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