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所有社会科学部门都产生了伟大的革命性变革,揭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 美学科学也是如此。尽管人类滋生审美意识、探讨美学问题,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成立却是在鲍姆嘉敦于一七五○年出版《美学》一书之后。但是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从它的成立到科学的发展,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过程,直到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美学科学才在伟大的变革中正式诞生。所以,马克思是真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创始人、奠基者。 列宁曾经以近代西方哲学为例来说明哲学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于哲学变革的意义:“哲学上的‘圆圈’:……近代:霍尔巴赫——黑格尔(经过贝克莱、休谟、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列宁的这一原则告诉我们:第一、哲学上按其对思维与存在这一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第二、这些不同倾向的学派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出现,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从而构成螺旋形前进的“圆圈”。第三、他们都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因而为马克思主义所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科学。列宁提出的原则同样适用于说明美学史的发展规律,适用于说明  相似文献   

2.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宅义的“百科全书”,它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做了系统科学地论述。一、《反杜林论》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说:“我们这一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中问世,经过二十余年的潜伏时间,到《资本论》出版以后,就以日益增长的速度,扩大  相似文献   

3.
对《资本论》进行政治哲学的解读源自西方学者,国内很多学者也在解读。什么是政治哲学,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相应地,他们对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表达也是不同的。《资本论》明显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但是一些从事政治哲学研究的人认为《资本论》是一部政治哲学的著作。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就只剩下两个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虽然《资本论》中存在一些人提出的政治哲学问题,但政治哲学是不会被马克思承认的。今天一些学者所讨论的政治哲学尤其是西方政治哲学,只能算作政治学的内容。他们所谈论的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如果按照一般学科体系来归类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来归类则属于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算得上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只是阶级分析法,而它也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开创的实践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内蕴着创新性,外显着综合性。它的基本意义从总体上说,其诞生与运用是人类哲学史上思维方式的一场伟大变革,同时又有力地影响了人类哲学史上哲学内容的一场伟大变革,为开辟实践唯物主义全新哲学前景提供了正确有效的思维方法与思维形式,为人类在实践中"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提供了可行的思维路径与思维手段。结合当前中国的具体现状,它在理论上可以满足当前中国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需要,能够强有力地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的全新思维方式;在实际上可以满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能够强有力地推进我国各族人民在各项事业中全面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全新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学方法论的支撑。《资本论》是马克思毕其一生精力写就的一部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同时也是一部科学方法论的巨著。在此通过深入学习《资本论》,概括总结了其中的方法论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深刻反思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1857年8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中论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同年1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提出了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的方法,1872年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第一章中阐明了从形式到内容、又从内容到形式的方法。这三个方法是马克思用来建立《资本论》结构的基本方法。《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和方法是哲学社会科学的辉煌成就,是马克思留给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一项宝贵遗产。研究《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及其方法,对于开掘《资本论》的伟大理论宝库,对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今年一月,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文件,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历史发展一再昭示我们:从原始走向现代,从荒蛮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迷信走向科学……每当社会变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先导必定是思想的燧石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必定是观念形态的解放、思维模式的嬗变和理论框架的突破。今天的中国就处于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变革的时代,呼唤哲学社会科学要有大的突破和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所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他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门学科。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和人类认识史的关系,尤其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它的理论来源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关系,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既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变革,又是它的理论前驱,亦即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以下简称《提纲》)占据着重要的思想地位。马克思在《提纲》里阐述了一种新的哲学世界观 ,实现了哲学意义上的重大变革 ,引用恩格斯的话来讲 ,《提纲》是包含有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但是《提纲》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马克思新世界观特征究竟是什么 ,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是什么 ,众说不一。笔者认为 ,人类思想史上任何一种伟大学说作为精神产品 ,对它的理解都应存在于一定上下文关系中、一定的情境和语境中 ,存在着内在的思想逻辑 ,因此理解《提纲》精神 ,就必须回到《提纲》原…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构建了马克思的"新哲学",马克思的新哲学是在对现实物质生产过程的研究中,找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新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改变世界。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新哲学的经典表述,其一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其二是在1859年写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后者与前者的差异在于,通过《资本论》马克思实现了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证,构建了马克思的新哲学。从纵向"内在贯通论"和横向"内在贯通论"两个维度来看,马克思的"新哲学"既是唯物的,又是历史的,当代物质生产实践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影响《资本论》的理论效力,《资本论》依然是我们批判和改造当今世界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晚年为重新发表《哲学的贫困》而写的一篇引言中说:“我们所以要重新发表《哲学的贫困》,是因为:在该书中还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之后,变成了理论,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发挥。”因此,学习《哲学的贫困》和稍后问世的《共产党宣言》,可以作为研究《资本论》的入门。推而广之,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九世  相似文献   

12.
去年,我曾在一篇短文中写道:“社会土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命题的提出,……在理论上,它将引起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大调整、大改革、大充实、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载《广西经济研究》1993年第2期)应当说,这个“理论体系”包括哲学和社会科学绝大部分主要学科。但这是就社会科学学科的内容说的。那么,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包括其管理体制是否也面临着变革呢?这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文献   

13.
陈文科 《江汉论坛》2004,(2):140-141
廖丹清教授的《〈资本论〉讲义》正式出版了。可喜可贺。重视《资本论》的教学和研究,重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教学和研究,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40余年来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或者说“看家本领”。这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院前身武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时期,时任副所长的我国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朱剑农教授就擅长《资本论》研究。他不仅走向社会,为武汉地区党政干部开办《资本论》讲座,而且还在《经济研究》、《新建设》和《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文章。改革开放后,我院随之招收硕士研究生,朱剑农教授先后任经济所…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但它首先是一部开创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伟大经典著作。《资本论》内容浩繁,理论精深,方法辩证,令人体味无穷。就其主要研究对象来说,《资本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作为马克思用以毕生精力而论著的代表著作,在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的同时,也顺理成章地叙述了他的“社会主义观点的基础”。所以,列宁曾经也把《资本论》称之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可见,马克思的《资本论》,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不仅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给我们启迪和教诲,而且在许多基本理论方面,给我们以明确的指导。正如斯大林所说,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有效的,而且任何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在计划国民经济时,不运用这些原理也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和四川省《资本论》研究会,于十一月四日联合召开了成都地区部分《资本论》理论研究工作者参加的讨论会。会上讨论了所谓《资本论》“有其历史局限性”的观点,与会同志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它是错误的。与会同志指出,在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后的今天,世界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  相似文献   

16.
文哲 《学术月刊》2023,(6):206-211
<正>2020-2022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方法论维度等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我们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视角。由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思想这一“传统”的研究领域又生发出了许多崭新的学术生长点。譬如,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三者有机统一的基础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朱波 《理论界》2011,(11):4-7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书写于1846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是马克思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诞生地和发源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态。它所阐述的唯物史观原理,它所确立的社会发展观,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观察人类社会结构及发展规律的指导原则和科学方法。可以说,它是社会认识方法论的"宝库"。本文试图回归原著,追根朔源,谈谈《形态》中的社会认识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和《相对论》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和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代表作,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科学事业的发展以及人类思维方式的演进产生过最全面、最深刻的影响。人们往往认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因而很少会想到《资本论》与《相对论》(以下简称两论)在具体方法上会有多少共同之处。然而事实上,正如美国著名科学史专家霍耳顿所指出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毫无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2002,(6)
黄健在《学术论坛》2 0 0 2年第 5期撰文《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指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新唯物主义” ,开辟了人类对世界和自身认识的新境界。这一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 ,把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之中 ,并将其作为哲学的基础 ;第二 ,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 ;第三 ,把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入历史领域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的基本纲领。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阐述 …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先导。当代人类社会的 发展,使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离不开哲学 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不可替代 。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投入到位、领导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