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会计理论,它们与会计要素的定义,收益的确定以及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确立不同观念,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比较出发,分析两种观念的差异,从而说明我国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以来,采用相应的观念还需实证的检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经济环境、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传统收入费用观下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受到质疑。在适度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条件下,全面收益观的提出,使会计收益计量模式的重心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本文对这两种收益计量模式作简单的比较,详细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观的原因,并对资产负债观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体现了我国会计收益的计量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仍体现了收入费用观而非资产负债观,且其处理方法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是两种不同的收益确定观,两者分别从价值运动的结果、价值运动的过程来确定企业的收益。当企业置身于静态环境时,两者可产生相同的收益;而处于动态的环境时,则会产生较大差异。本文从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出发,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力求有助于更有效的确认企业收益、把握财务会计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5.
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观是计量收益的两个基本理论,本文通过回顾收益计量理论运用的历程,阐述资产负债表观回归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论述资产负债表观的特点,以及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具体体现,以期更好的理解新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开始相应地颁布了一些实施全面收益观的政策和准则,我国也在这一背景下开始了全面收益观的落实试行。利得和损失这一概念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被提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本文在分析全面收益观落实之后对传统的财务计量的影响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希望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基本含义的基础上,从会计准则制定的思想、收益确定的方法、资产计价的模式三个方面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对比,论述资产负债观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和体现,最后提出三个会计准则从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这一会计计量模式的出现缩短了经济学收益和会计收益的差距,将会计计量的目的由受托责任观转向了决策有用观。我国新会计准则已全面引入公允价值,但是公允价值计量目前还存在难点。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体系在学术界处于非主流地位,但它对企业的认识更为真实,其理论的解释力和包客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称为新所得税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会计,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规范中的运用,也体现了与国际趋同。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实现了会计理念的更新,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更新是实现了从收入费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对收益的确认计量一直采用收入费用观,但这种收益讲量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贯彻资产负债观可以防止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全面收益的涵义入手,介绍了国外全面收益报告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新会计制度环境下,在决策有用观的确定及公允价值的适度运用等条件下,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已具有可行性,并指出了我国报告全面收益的必要性;最后,论述在全面收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实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C在其公布的针对性研究报告中指出:"资产负债观为经济实质提供了最有力的概念描述,从而成为准则制定过程中最合适的基础",并呼吁FASB应以资产负债观全面取代收入费用观,将其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理念。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吸收并借鉴了这种理念,所得税会计的处理就是例证。本文拟从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计量的重心、会计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方面比较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刘斌  江承鑫 《管理评论》2023,(10):81-93
2018年开始实施的“研发费用单列”是会计理论信息观转向计量观在会计报表格式中的体现。本文分析了“研发费用单列”的理论意义,并以企业自愿创新披露为研究视角,提出“研发费用单列”的信息观假说和计量观假说。研究表明,研发费用单列后,研发强势企业与研发弱势企业在自愿创新披露上的差异减小了,支持了计量观假说。该结果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测试。对投资者反应的检验表明,研发费用单列后,与研发弱势企业相比,研发强势企业的市场反应变好了,进一步支持了计量观假说。横截面检验表明,计量观假说的效应在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较低、信息中介的信息传递作用较弱、投资者的识别信息能力较差时更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全面收益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探讨,接着分析全面收益现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运用,最后指出新准则中运用全面收益观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理想状态下的决策有用会计目标是可以实现的,非理想状态下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影响了决策有用目标的实现。信息观和计量观是两种不同的财务报告方式,对信息观和计量观的均衡能够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从而有助于决策有用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鲜明特点之一是由收入费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观的确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结果,并通过准则制定机构制定的会计准则而最终确立。国际上主要会计准则的发展及变迁大多是借鉴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发展变革经验,因此理解收入费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观需从美国进行着手分析,理解会计收益决定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会计准则突破了目前我国会计实务中计量模式普遍采用收入费用观的束缚,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观理念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与披露,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资产负债观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其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难题。  相似文献   

17.
潘涌 《科学咨询》2003,(8):32-32,33
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系统,那么,课程创新即是教育创新的要义所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价值追求就在于课程的全面创新,从宏观的课程目标到具体的课程评价,均发生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蜕旧更新。本文仅就课程理念的深刻创新作一些论述。课程理念的一系列创新,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结构观、课程资源观和课程评价观几个方面。首先是课程目标观的创新。长期以为,基础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遗留着严重的社会政治本位的倾向,片面追求人的平均化、统一化和所谓全面化的发  相似文献   

18.
梁冰洁 《决策与信息》2011,(11):205-206
知识经济背景下,人们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也朝向多元化发展。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缺少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与反映;无形资产计量不准确、披露方式不妥;全面收益及未来价值趋势预测信息披露不够等缺陷日益凸显,财务报告供给的信息将跟不上人们的需求,财务报告披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这些局限性为突破口,对改进财务报告的模式,使财务报告体系多元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对环境不确定性维度结构的探究,不仅为量化环境不确定性分析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有效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创造条件。现有文献对环境不确定性维度的划分都是基于一种外部环境观,隔断了企业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本文从系统环境观出发,将企业环境不确定性维度划分为动态性、敌对性和非均衡性三个维度。这一维度划分使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把握更为全面和系统。  相似文献   

20.
选择不同计量单位、计量属性计算出的收益不同。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及其对收益所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要。本文分别从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方面说明了会计计量是如何对企业收益产生影响的,并通过实例作出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