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子推随晋文公创业多年,在文公主政后却隐居深山,为世人称颂。《史记·晋世家》载:“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绵上所在,传统的说法是山西介休。最早持此说者是杜预,继而有郦道元、乐史、顾祖禹等。在晋献公、晋文公时代,晋国力渐强,但尚在开拓晋南地区,势力还未及霍山一线,霍  相似文献   

2.
绵山奇观记     
冯骥才 《社区》2009,(5):32-33
凡是名山,必有奇观。何谓奇观,天下罕见之神奇者也。那么,深藏在三晋腹地的绵山呢?绵山以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闻名于世。也许是寒食清明的名气太大,遮掩了它种种的神奇。今年清明时节,去到绵山拜谒大情大义的介子推墓,进山一看,吃了一惊,绵山竟藏龙卧虎有此绝世的奇观!  相似文献   

3.
雪后绵山     
初冬雪后,介休大地白茫茫一望无垠,迷蒙中,绵山早已融入白银世界。 我们驱车过下岩,直抵龙头寺碑亭。拜读了《左传·介之推不言禄》,还有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楚辞·九章》中对介子赞美推崇的诗句。两块碑文相映生辉,功不言禄古今稀有。绵山由介子而闻名,介子因绵山而益圣。千百年来,绵山得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形成了雄伟浑厚的独特风姿,傲然屹立于名山之列。 这时顾不得参观真武庙、关帝庙、冥王殿,顾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农历蛇年,蛇在十二生肖排行"老六",在山西独具特色的晋文化中,包含着不少精彩的"蛇故事"。介之推失落"蛇为喻"当年晋文公封赏功臣,"割股奉君"的介之推因被遗忘而遭遇冷落,同行人为其打抱不平、又不敢直谏,于是就巧妙地用蛇来比喻:"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所处。"帖子就悬挂在"宫门上",把晋文公重耳比作龙,随从流亡的五重臣比  相似文献   

5.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就设计谋害死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躲避灾祸,流亡出走。流亡期间,重耳受尽屈辱,身边最后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其中有个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烤熟了给重耳吃,令重耳十分感激。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为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晋文公猛然想起以前的事,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不来,晋文…  相似文献   

6.
终身布衣、世居绵山脚下的宋廷魁是清代剧作家中的佼佼者。他写的《介山记》是一部出色的剧作。前人曾评论这部戏剧作品可与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的剧作相媲美。但不知为什么,这位剧作家后来不曾被人  相似文献   

7.
孔子提出"晋文公谲而不正",在肯定晋文公使天下得到相对"安定"的霸业的前提下,指出晋文公在僖公二十八年的"温"之会问题上,有"以臣召君"之缺陷。后儒评价晋文公往往淡化孔子所论的前提,而只侧重强调"以臣召君"不合礼法有亏臣节这一点,这对后人评价晋文公的历史功绩有误导之嫌。本文将用孔子论人的全面、客观的观点来分析晋文公在建霸中的行为,以此说明晋文公符合儒家的传统道德,还孔子论晋文公的全貌。  相似文献   

8.
丽珊 《山西老年》2011,(1):49-49
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属太岳山脉,居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绵延50余公里,海拔2072米。绵山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9.
旅游竞争力是塑造和提升绵山旅游感知形象的重要方面。目前绵山风景区的知名度以及客源市场都非常有限,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旅游服务设施落后,旅游资源开发后备资金不足。绵山旅游产品以观光游览为主,提供给游客的主要是传统旅游项目,缺乏创新。在旅游指导方面,政府作用缺位,对于推动绵山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制定不及时。为全面提升绵山旅游感知形象应采取以下措施:继续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增加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绵山风景区交通条件,增加绵山风景区的客容量;增强绵山旅游品牌效应,并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绵山的旅游知名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代国灭亡之后,献明皇后贺氏携拓跋珪等人曾在七介山南避难,当时七介山属于贺兰部的驻牧地。贺兰部东迁大宁之后,该地方改属独孤部的势力范围。拓跋珪母子依附独孤部时期,仍驻牧于七介山,并未迁移。柔然犯塞之时,过七介山进入善无境,导致京师大骇。七介山的特点是,属于阴山地区,近云中,过了七介山属善无郡境。七介山与贺兰部的驻地牛川即察哈尔右翼后旗哈卜泉河流域较远,该地又是拓跋鲜卑的故地,也是平城通往阴山地区的一处交通要道。符合以上特点的山脉,则指向了今凉城县境内的蛮汉山。至于吐颓山就是今左云县境内西北方向的橐驼山,俗称骆驼山。  相似文献   

11.
元末明初的战乱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给陕西的农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大量土地荒芜,人口逃亡。明王朝在平定陕西后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改善民生的措施,包括开垦土地、兴建水利、减免赋税和赈济灾民,还有明代初期政治清明与外部环境稳定,使得陕西地区的农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取信于民     
【典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第十二》:“公(晋文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典义】“得原失信,吾不为也。”是说晋文公不失信于将士和原民。遂后人们便由此典演绎出:“不失信于民”和“取信于民”的成语来。【典实】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平定了太叔王成周,立下了“勤王攘夷”之功。襄王为了嘉奖文公,把京畿的阳樊、温邑、原城、木赞茅四城赏赐给了晋国。只有原城军民不服,不愿归顺晋国。晋文公给围攻原城的晋军下了一道命令,带十天粮草攻下原城。十日期满,原城屡攻不下,晋文公命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喜好踏山、侃山,尤爱写山。他能以“山”记史,以“山”言志,以“山”造境。毛泽东笔下的山有着瑰伟雄奇之美,绚丽璀璨之美,流动回旋之美。这与他的生活实践有关,与他的崇高人格,远大志向,宏伟抱负和理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4.
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日本近代作家与中国文学关系这一课题,芥川龙之介占有重要地位。把握他的创作与中国文学关系必须放在他创作的总体框架中考察。他取材中国古代典籍写作的小说有许多篇章对原作素材作了创造性的改造,充满了现代意识,匠心独具。但是,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文化观主要来自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是理念的,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并没有继续跟踪中国现代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产生一种断裂,与头脑中的中国文化沉积形成一种反差,接触中国现实后自然要产生“误读”,也是一种失落感,因而对于现实中国的认识难免片面。这种现象在其他日本近代作家身上亦有不同程度表现。  相似文献   

15.
《河童》中的芥川龙之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在短暂的一生中发表了大量的作品,《河童》便是他晚年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对芥川龙之介与《河童》的描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河童》中提出的问题做了分析、说明,反映了芥川龙之介对近代社会的不满,表现了芥川龙之介本人苦恼、悲哀、不安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集新理智派和新技巧派文学特征于一身,无论是在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还是在叙事技巧的构建上,都可谓匠心独运,构思缜密。解读芥川龙之介文学创作中的中国元素是研究日本近代文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时光倒退到1959年那个夏末,一位英气挺拔的年轻人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从温州来到景宁县城,这时已经是半夜了。那个夜晚,他在去车站接他的景宁中学校长的带领下,七弯八拐,终于来到了景宁中学的教师宿舍。安顿好后,年轻人感到太累了,倒头就睡。第二天一早,在清脆的鸟鸣声中,年轻人醒来,推窗一看,窗外青山苍翠、绿树成荫。不,准确地说,窗外远处层峦叠嶂,除了山还是山还是山还是山……年轻人  相似文献   

18.
芥川龙之介创作中的现代主义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现代著名的中短篇小说家,是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之一。他的创作突破了日本近代文学传统,是日本现代作家中最早表现出现代主义意识的作家。日本评论家中村真一郎认为:“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反映人们错综复杂的思想意识。当我们阅读他的全部作品或是他的一部自选小说集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接近于西欧二十世纪的作家所刻画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芥川龙之介介绍·芥川龙之介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日本“鬼才”文学家芥川龙之介(公元一八九二年——一九二七年)及其作品,对于我国人民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二十年代前期芥川龙之介还在世的时候,鲁迅先生就翻译了他的两篇小说《鼻子》和《罗生门》;一九八二年,我国又新出版了《芥川龙之介小说集》.但是他的一些作品,如《莽丛中》及主要根据这篇小说改编的电影《罗生门》等,却令人十分费解,甚至看后往往觉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这也许就是因为他的作品大多带有一点“鬼气”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20.
“风落梨花雪满庭,今年又是一清明”。今年4月4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清明节。清明源于夏代,原意平治。秦汉列为节气。魏晋后成为民间节日。清明自古有寒食、插柳、扫墓、踏青、斗鸡、蹴鞠、拔河、荡秋千、放风筝等风俗。插杨戴柳唐宋盛行。原意为“顺阳气”,民间用以招介之推母子亡魂。《永嘉县志》载,清明插柳于门,绾柳作圈缀花于其中,置小儿头上。昆明也有“清明插柳于门,儿童亦以柳为冠”的记载。宋伯仁《清明插柳》诗:“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据说唐末黄巢发动农民大起义时,规定了“戴柳”为号,取意“生机勃发”。此后,清明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