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尤国珍 《兰州学刊》2009,(6):224-22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针对新区土地改革制定了经济上保存、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在实际执行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过程中,中南区根据地方调查情况,在邓子恢的主导下,对富农经济采取了较为严重的打击情况。文章以中南区为典型,从中南区农村的客观情况和地方领导人主观思想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中南区保存富农经济的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的"新区土改"中,保存富农经济是一个重要问题。围绕是否征收富农出租给人耕种的土地,出现了中南局和华东局两种意见。主张征收的中南局,是考虑到拿出更多土地分配,从而有利于发动农民;而华东局则更多地看到了富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城乡生产与城市生活资料供应的关系。中南局邓子恢的意见成了主流意见,但中央相关新区土改的政策法令,却为双方意见都留了口子。原因在于双方意见都有其适应需要的性质,以及政策制定所遵循的恰当程序。华东局饶漱石所以不赞成征收富农的出租土地,是因为事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吃透了华东特别是苏南地区的经济社会特点。由此,苏南地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其内容与执行效果就要相对完善一些。在这个过程中,中共中央的政策,采取了平衡意见,容许地区差异的态度。邓子恢、饶漱石、刘少奇在对待富农的政策上各有认识的重心,但却可以导出土改后不赞成迅速合作化的近似态度。刘少奇长期保存富农经济思想的表述,预示着土改后农村发展道路的问题上,将不可避免地在执政高层发生深刻的分歧。  相似文献   

3.
中南、西南、华东三大区各省市社联第二次工作协作会议,于一九八六年十月六日至八日在安徽屯溪市召开。西南区的四川、云南、贵州,中南区的湖北、湖南、河南、广东、广西、华东区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安徽等十五个省市区社联负责同志三十九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安徽省顾委、省政协及徽州地区领导同  相似文献   

4.
距毛泽东百年诞辰尚有年余,神州大地上有关学术活动即已悄然兴起。9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现代史学会华东区工作委员会、江西大学历史系、江西师大历史系、江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和当代江西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毛泽东思想与现代中国》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现代史学会华东区第二届年会在风景秀丽的庐山举行。江西省社科院名誉院长、省社联副主席姚公骞研究员、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张宪文教授、黄美真教授和来自华东各省市及北京、天津等地的专家、学者4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收到论文20篇,论著6本。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我国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的主要特征,对确保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中央政策意义重大。我国各级、各类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高级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的主要特征是整体性;中级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创造性;基层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坚定性;试验区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彰显出以执政党主导,以地方政府政策响应为主力,以中央企业主动作为为重要力量,以行政手段主推的政策工具组合的“四主”政策执行特色.三年多来的执行实际效果说明,政治激励和经济激励并重的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执行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研究发现,由我国现有体制决定,政策执行主体相互关联的政策执行模式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效果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在农民工随迁子女较多的市,其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出现了梗阻现象.归根结底,症结在于政策要求与地方利益相冲突,地方政府的执行动力阙如.要激发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积极性,必须建立政策执行的激励机制与健全政策执行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8.
政策失效是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政策注意力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是政策主体的精神活动在公共政策上的集中程度。政策注意力不足是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失效的重要原因。通过提高政策活动主体对政策的关注程度来减少政策失效,实际上是对政策注意力进行争夺。从政策执行机构、执行人员和目标群体的角度提出政策注意力争夺的方法,为政策执行扫除障碍,从而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政府间博弈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推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和实地调查资料,从政策执行角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地方政府的利益分化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政策执行中出现基层政府管理部门的道德风险和各级地方政府间的不平等博弈,并就此对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执行效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析政策执行失效的制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确保宏观政策和地区发展政策目标的有效执行,必须依赖于中央政府的制度供给和创新。但在转型中国,确保政策执行的制度供给过程,是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中,确定了地方政府作为主导型制度供给的主体。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主观需求,主要是在地方行政主导的格局下,创造地方行政政绩,为地区发展政策提供制度支持;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宏观政策,则因为缺乏执行政策的制度支持,从而不能完全实现政策目标。因此,必须通过纵向政府间权力制约的制度安排,来维护和加强中央的权威,以创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正向互动的统一关系,为宏观政策的顺利执行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土改后的中国富农:从保存、限制到消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地主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富农成为农村最有经济势力的阶层,并日益成为限制和斗争的主要对象。对土改后农村富农及其经济状况作系统考察,分析中共对待富农政策的转变及其内外原因,并着力考察富农在土地改革及合作化运动中的复杂心态,借以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共限制、消灭富农政策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2.
李覆野 《理论界》2014,(6):160-162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随着我国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媒介环境的改变,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执行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本文详细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的重要现实意义,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众参与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资源高消耗、投资高增长为基础的中国经济高增长,导致了国际市场资源价格大幅上涨与国内资源约束递增。受此影响,东部沿海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生产成本上升,经济增长趋缓;中西部自然资源富集地区投资持续增长,资源产业与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可见,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引致资源稀缺的结构性变迁与地域性转移,以及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变化,使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出现收敛趋势。这表明,在市场体制下,经济发展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会带来资源约束变动,地区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关系变动因此受到资源供给的约束与资源配置力的影响。由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与市场供求关系难以锁定,地区资源供给与资源配置力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而是一个动态均衡过程。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是在当今各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新的经济形态,正确认识和把握知识经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体制、技术、产业、载体、教育、政策法规等几方面对我国如何发展知识经济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战略设计,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玉敏 《北方论丛》2005,(6):97-101
民国时期,源于近代西方的经济组织--合作社,在乡村中发展起来并在呈现出独特的生发轨迹,表现为:由多种社会政治力量推动于困窘的小农经济环境中产生;具有发展不独立、业务内容倾斜、组织规模小型化、地域分布不均等"非常态"特征;负有改造社会经济的使命,而实际经济绩效不足,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6.
要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通用的做法就是通过政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以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西部开发战略,就是利用政府对西部的倾斜政策,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10年来西部地区利用区域经济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未来的西部开发中,通过区域经济政策更好更快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运用TFP(全要素生产率)理论,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依据,在可靠的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基础上,结合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检验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慧英 《北方论丛》2015,(5):104-109
1860年后,俄国远东地区出现大量亚洲移民,其中包括中国人、朝鲜人和日本人。日本人数量较少,主要进行捕鱼作业。中国人和朝鲜人则遍布俄国远东各个经济领域。虽然俄国政府对外来移民的政策几经调整,但在远东劳动力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中国人和朝鲜人在俄国各经济领域仍然得到广泛使用,中国人和朝鲜人不仅为俄国远东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也为远东地区经济发展,边区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过程中也需要坚持促进区域协调的原则,即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为基本方向,针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并通过相应的财政政策、公共投资与投资管理政策、土地政策和人口管理政策推动东北各地实现符合自身情况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消除区域发展差异,实现共同发展的双圈联动构想,即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产业转移与引进,与域外经济圈、国外经济圈建立起联动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国内经济全面发展.还提出了与双圈联动构想配套的促进区域发展的需求政策和供给政策.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既是20世纪后20年来政治改革的基本实践,又是21世纪中国民主政治的逻辑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以政党、国家(政府)与社会的权力结构制度性创新为着力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和可行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