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张莉华王双立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两个主题:一是保证粮食增长问题;二是保证农民收入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保证我国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永远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建国以来,经过风风雨雨,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  相似文献   

2.
最近,在研究讨论浙江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对怎样正确制定粮食的发展战略,引起了普遍关注,而且有着不同的见解。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正确估量粮食生产形势和发展趋势正确分析我省粮食生产现状和前景,制定合乎实际的粮食发展战略,对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建国以来,我省粮食生产稳步增长。近几年,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粮食生产又持续增产。1984年粮食总产量363.4亿斤,比上年增长14.7%,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粮食人均占有量910斤,超过全国人均占有量800斤的水平。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可以  相似文献   

3.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产责任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商品粮基地县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搞清这个问题,对商品粮基地县的建设,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几年来的实践,完全证明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特别是1983年我省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尽管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仍夺得了大丰收,粮食总产突破300亿斤,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农业机械保有量和作业量都有所增加,事实也证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但没有削弱农业机械化,相反是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经济要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是陈云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一九五○四月,陈云同志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报告中就指出:“公私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应减少盲目性,逐渐增加计划性。”同年六月,陈云同志又指出:“过去社会上的生产是无计划的,我们来一个有计划,能集中的东西统统集中,……这是逐步消灭无政府状态的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实现农业生产结构的科学化(又称合理化)是农业调整工作的基本目标。这一点在经济理论界似乎没有什么争议。可是一旦涉及到科学化的具体标准,认识就迥然不同了。鉴于我国长期以来在实际上所执行的“单打一抓粮食”政策所引出的教训,有的同志提出一个“产值比重标准”,即农林牧副渔各业在农业总产值中大体占有多少比重。这对于改变结构的单一性,把眼光从15亿亩耕地上解放出来,利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22亿亩浅海大陆架的全部国土,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各地区资源条件不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体系中各种不合理因素,所以在各个地区之间显然不可  相似文献   

6.
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生产力整体水平的提高同其布局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仅从生产力经济学的角度,对黑龙江省生产力布局的战略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讨。一、“失重”状态的生产力布局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1983年工农业总产值突破了400亿大关,粮食生产也打破了长期徘徊的局面,突破了300亿斤。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37.89亿元,比上年增长9.3%。但是,这些业绩却是在生产力布局“失重”的状志下取得的,布局“失重”,这对全省经济的起飞,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障碍因素。 (一)生产力梯级带状分布,区际差异大。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粮食生产。这是一条规律。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会议都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争取在今后十多年内粮食生产有较大增长。这是实现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在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要注意防止和纠正忽视农业的倾向。”抓好粮食生产对贫困地区尤为追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国家。一九七七年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粮食十四万七千斤,肉一万二千斤,奶二万七千斤,蛋一千七百五十斤。当年一个农业劳动力的年产值达二万三千八百美元,一年生产的实物可以供养五十六个人。从一九七二年——一九七六年各种农畜产品的平均用工时数来看,种一亩玉米只用五十分钟,种一亩小麦用二十九分钟,种一亩棉花用三小时零三十六分钟。每生产一百斤猪肉用五十三分钟,生产一百斤牛肉用一小时三十九分钟。就一般农场饲养的鸡来说,每生产一百斤鸡肉(毛重)用工三小时零二十四分钟,而专业化养鸡场每生产一百斤肉鸡只用十三分钟。因此,研究一下美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经验和问题,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有帮助的。下面集中谈一下其中的两  相似文献   

9.
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村深化改革过程中伴随生产力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其实质是在一定自然、经济、技术条件下,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适度集中和组合而进行的生产经营。世界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历史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一定条件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以获得较好的规模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例如,北京郊区顺义县采取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办法,使农业生产出现新的飞跃。1987年,一举结束了粮食生产连续三年徘徊的局面,全县平均亩产提高了150斤,  相似文献   

10.
1978年至今,农村改革已有十年,农村经济在这十年取得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1984年粮食产量达到了8,100亿斤,这是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与此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工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其繁荣发展的局面令人欣喜。在农村改革十年取得初战胜利的时刻,也同时反映出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人们警惕。1984、85年,农业生产是一个高峰,以后几年却连连滑坡,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了极大的波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十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个严重的威胁。与之相随,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几十年来象征计划用粮的粮票,标志着粮食的充裕程度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于是人们便产生了“有了粮,心不慌”的感觉。但是,我国的粮食问题真的已经得到了完全解决,可以高枕无忧了吗?显然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粮食的隐患依然存在.甚至越来越明显,威胁越干越人.前景不容乐观。警示之一:粮食播种面积跌破警界水平据报道,1994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16.4亿亩.低于《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确定的我国粮食播神面积不能少于16.5亿亩,越过了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警界线。实际上我国粮重面积逐年减少的迹…  相似文献   

12.
农业在我国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要求农业必须稳步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要先后登上4.5亿吨和5亿吨两个新台阶。这一目标的实现,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自然灾害频繁严重,以及农村深化改革缓慢等客观条件限制而变得相当困难。我们只有多方面努力,才能保证农业发展目标如期实现。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端正思想认识。反思我国农业发展起伏不定的历史,究其原因,固然有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但人们思想意识方面的原因似乎更为直接而深刻,稍稍留心,我们不难感到或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即尽管在理论上和宣传上都在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以农业为基础来发展经济,可人们的深层意识中并不真正看得起农业和重视农业,对农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的较为肤浅与狭隘,好象农业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为解决饥饿问题的经济部门。于是,一旦农业丰收和国民经济形势喜人时,便以为农业的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对基层行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估价及业务经营的变化趋势一是认真贯彻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和总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管理原则 ,在支持敞开收购、探索区域信贷政策上有新的进展。为适应粮食购销政策变化和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 ,各级行认真执行了有区别的信贷政策。河西走廊和陇东等粮食主产区 ,继续执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 ,按照“收一斤粮 ,贷一斤粮款”的原则及时足额供应资金 ;陇南及中部等粮食主销区 ,主要执行非保护价粮食收购政策 ,按照“以销定贷 ,以效定贷”的原则积极发放贷款 ,并分别对经营状况良好、一般和较差…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能不能尽快的大上?怎样才能大上?这是当前农业学大寨的伟大革命运动向我们提出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巴彦县两年的实践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农业生产出现了新形势 巴彦是我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之一。全县甘七个公社,三百廿六个生产大队,耕地面积二百五十万亩。一九六六年前亩产粮食只有二百多斤,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过开展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一九七四年巴彦县一跃跨过了“纲要”,亩产达四百一十五斤。一九七五年,虽然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产量仍然超过去年,成为巴彦历史上总产、单产和向国家交售粮食的数量最多,交售…  相似文献   

15.
数据库     
《社会》1985,(1)
●我国国民经济迈出历史性步伐,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今后每年保持递增9%,翻两番可提前四年实现。●我国农村在深入改革中,农业又获全面丰收:1984年粮食总产量突破八千亿斤。●我国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35万个,到1983年底止,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222亿元,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2.1%,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三分之一。●198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突破七千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全国生产发展,人民收入增加。198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突破三千亿元,比上年增长17%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全国高等院校将招生52万,比去年增加15.95%。到本世纪未,我国将需要70万名研究生,一千万名大学本科生,一千万名大学专科生和两千万名中专生。●据预测,在九十年代,西方将在中国近海勘探中投资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正文> 京郊房山区窦店乡窦店村,被人们赞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雏型”。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的外宾和全国遍布廿多个省、市的人员,前去参观考察过。窦店为什么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关键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窦店在短短的七八年内,经济发生了巨变。过去窦店很穷,人称“破街烂镇穷窦店”。1977年人均分配仅79.6元,劳动日值仅一角多钱,有的青壮劳力说:“我顶天立地男子汉,不如母鸡下个蛋。”家家欠粮、欠款。可是到1986年人均分配达到990元,是1977年的13倍。1986年全村总产值达到1456.6元,是1977年97.4万元的15倍;粮食亩产达到1550斤,总产达到651万斤,比1977年(亩产767斤,总产344万斤)都翻了一番。1987年粮食亩产达到1600斤,总产达到670万斤,又获历史最高水平。生产上的突飞猛进,带来了农民生活的大改善。他们说: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短短的八九年间窦店经济面貌为什么巨变?原因在于,窦店人紧紧地抓住了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核心,面对八九年前“破街烂镇穷窦店”的实际情况,在物质文明建设中,贯穿着精神文明;在改革、开放、搞活中贯穿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于其中,探索了适合于中国农村实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现在,仅就其中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必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深入进行,黑龙江垦区的商品经济有了明显地发展,垦区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据统计,到1987年垦区累计生产粮豆1111.6亿斤,总共上交国家533.2亿斤,粮豆商品率为47.9%,目前一般年景垦区可生产粮豆约50—60亿斤,上交25—30亿斤,商品率达50%左右。但是,垦区在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诸如:在生产领域中的种植业和多种经营的产品商品率提高缓慢;在流通领域内的商品流通体制的滞后和市场机制的微弱;在社会经济环境中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弱化和过重的社会负担;在观念形态上的商品经济的意识淡薄以及上层建筑领域其他方面的不适应等等。  相似文献   

18.
庆阳地区是原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习称“陇东老区”,早在1934年就建立了红色政权,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全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庆阳是个农业地区,90%以上的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占国民收入的6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落后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至今不能摆脱农业雨养、工业短腿、财政补贴的状况。在全国迈步奔小康的时候,庆阳地区仅仅把目标定在解决“一饱两平”(稳定解放温饱,区内粮食购销和财政收支平衡)上。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除了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一、战略和措施印度独立以后,经济上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为此,从1947年至1951年开展了“粮食增产运动”和“统一增产计划”。从1951年4月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开始了有计划地发展农业的时期,其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增加农业生产,实现粮食自给,满足工业和出口的需要;二是加强和巩固资产阶级在农村的阵地,发展农业资本主义。印度政府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政策和措施,通称印度农业的发展战略。由于印度历届政府在如何实现这两个目标上有不同的指导思想,因此提出的政策措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大的方面大致可以60年代中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947年  相似文献   

20.
孟加拉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但粮食生产不能自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灾害和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有人口问题。一九七五年齐亚·拉赫曼执政后,调整了各项经济政策,采取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搞了个两年探讨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五年)。齐亚政府把增产粮食、控制人口和普及教育作为“革命”的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