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经历了从"股东至上主义"向"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过程.股东至上主义过于强调股东权利和公司的资合性,利益相关者理论虽然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却忽视了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特性.应从公司的基本构成即公司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产物,来认识公司的真正主人--股东和雇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公司治理机制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 ,它是对“股东至上”传统理论的一种否定和修正 ,其存在和发展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本文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根源 ,说明该理论存在的必要性 ,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龚锋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2(8):109-112
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商业银行更接近社会机构,其经营状况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以至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其利益相关者.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该体现出这种特殊性,实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模式,强调包括股东和存款人在内的全体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而不仅仅是银行或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我国商业银行宜利用股份制改革带来的契机,通过采取股份化和股权分散化,以及引入非股东董事和非股东监事等措施,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机制,改善公司治理水平,维护银行业的持续稳健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4.
关于股东至上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趋同发展的方向存在不同的理论观点。战略管理理论对公司治理实践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着公司治理在股东的地位、企业的目标、决策、制衡、评价系统等方面出现整合,这种整合对我国公司治理实践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机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一种运行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对于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目前所采用的公司治理模式是一种"市场导向型"与"银行导向型"相结合,且以"市场导向型"为主导的混合模式。实践表明,这种奉行股东至上理念、简单模仿英美模式的治理安排,导致了公司治理行为的严重扭曲和低效。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倡导利益相关者治理理念,借鉴德日模式,重构和完善我国公司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裴亚洲 《河北学刊》2015,(1):197-200
本文分析了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优劣势,提出其优势在于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一个整体所具备的信息、动力和组织优势,劣势在于决策成本高和缺乏效率;而员工持股计划可以通过员工参与制和集中行使股东权两大路径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并分析了员工持股计划在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战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员工持股计划完全可以在既有的公司治理框架下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没有必要赋予员工持股计划超出现有机制的额外权利。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机制所要解决的是由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造成的“代理人问题”。西方国家在公司实践中发展了一些保障所有者利益、减少股东由于管理者的自利行为而蒙受损失的治理机制。主要的有公司收购与征求委托书制度等。其中,征求委托书制度使得公司治理结构由于利益多元化的股东之间的博弈而更有效率、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8.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近来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共同治理理论是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最先用于公司治理领域,后来发展到社会、资源、教育等相关领域.针对目前中国大学制度存在的弊端和大学实施共同治理的优势,实施政府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制度.共同治理模式包括公众参与机制、谈判决策机制、激励监督机制和市场反馈机制四个机制.  相似文献   

9.
小企业集合信托债券基金是全球经济危机下的金融创新产物,其本质是公私伙伴关系(PPP模式)在现实中的典型应用.PPP模式下小企业集合信托债券基金公司治理影响因素:小企业集合信托债券基金的公益目标与利润目标;委托--代理关系下公私双方的博弈;信息封锁与小企业集合信托债券基金公司中公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全下的机会主义行为;公私伙伴关系公司监管机制的缺失等.PPP模式下小企业集合信托债券基金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化:内部治理机制优化,构建董事会共同治理模式、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章程中合理界定的双方职责;外部治理机制优化.建立私人部门投资者利益保护和补偿机制和导入"社会治理"的外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利益冲突的角度而言,公司治理理论的关注重点经历了从股东—经理利益冲突、股东—利益相关者冲突和大股东—小股东利益冲突的转换,由此构成了公司治理理论的演进主线。本文对这一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新发展作出评述。  相似文献   

11.
绝大多数学者按照股东主导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模式来划分公司治理理论,本文按照企业理论演进的脉络给出一个新的容量更大的划分:基于组织结构的公司治理理论和基于资本结构的公司治理理论,这种分类更有利于从效率的角度审视公司治理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权分离基础上的现代股权结构通常会产生两个问题:不对称信息与代理成本.机构投资者如果能参与公司治理,可以克服小股东治理激励不足与大股东内部控制的缺陷,这是保护外部股东利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企业股权结构安排与公司治理机制安排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相关联系。两权分离基础上的现代股权结构产生两个问题:不对称信息与代理成本。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指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可以克服小股东治理激励不足与大股东内部控制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国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国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对于我们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机制不仅在于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而且还应当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作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有权以债权人的身份参与到公司内部治理中.无论是从利益相关者、现代产权、公司财务理论,还是法学的视角,都为银行参与公司内部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需要以<公司法>为保障,从调整手段、参与治理的方式和层级、强化银行监事监督权等方面来安排设计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理论关于公司治理认识的深化与国际公司治理的最新经验表明,股东利益的实现并不是健全的现代企业的唯一目标。中国一些上市公司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已然打破了改善企业公司治理“一股就灵”的天真设想。而与一般工商企业和西方的现代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更为复杂。本文力图在借鉴现代企业理论关于公司治理最新成果与最新的国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沿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演进的逻辑,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由来,尝试性地探寻对其的求解思路,以此求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目标模式的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必须树立全新的相关利益者公司理念,以股东、债权人、职工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均衡为宗旨,优化股本结构,确立董事会的核心地位;明确董事对债权人的信赖义务;通过强化监事会职权,维护职工利益。  相似文献   

17.
陶广峰  魏恒荣 《学术界》2007,(6):264-269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有两种模型,一个是以股东主权为基础的单边治理结构,一个是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多边治理结构.本文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传统经济条件与价值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股东主权为基础的单边治理结构,正逐步让位于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多边治理结构.我国新《公司法》对多边治理结构的借鉴,反映了我国公司立法理念的进步,但仍亟需借鉴外国经验,进一步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张兴华 《东岳论丛》2007,28(6):170-173
与一般公司相比,信托公司遵循的是共同代理理论,信托公司中的股东和信托财产提供者作为委托人与经营管理者作为代理人之间构成共同代理关系。股东和信托财产提供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引起"代理人问题"和产生代理成本。致力于降低代理成本,基于信托公司的共同代理关系和信托公司关键资源安排,提出了信托公司的治理内涵。  相似文献   

19.
王岚  吴蔚 《东岳论丛》2007,28(6):174-177
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公司法适时反映了中国公司制度的发展需要,在相关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将公司治理纳入公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予以强化,无论从立法理念,抑或制度设计方面,均突破了原股东治理结构的局限,在强调股东利益的同时,加重了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力度,增加了公司的社会责任,形成了以围绕监事会为核心,股东(大)会、董事会相互制约的内部治理为主,各利益相关者辅助监督的外部治理为辅,内外治理交相辉映的公司治理体系,相对而言,较原公司法有显著进步,亦为中国公司治理提供了相对完善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文彬  李硕 《兰州学刊》2005,(2):115-117
"股东至上主义"是盎格努--萨克逊体系公司治理模式的核心,但是它却忽视了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从而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悖论.而在知识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条件下,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同合作情况对企业的经营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于是,利益相关者管理逐渐受到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视.虽然通过利益相关者管理可以实现企业长期价值的提高,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