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生态福利的引入与社会化——一个社会政策的研究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生态环境危机、社会危机并存,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的健康已经造成了很大破坏.为此,应当在社会学研究中适时地引入生态福利这个概念,将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社会福利息息相关的政策纳入社会政策的关注视野.生态福利的引入将使社会政策的具体内容不断丰富,把生态福利思想引入社会建设当中,可以促使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经济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广南少数民族地区地母文化应当从现代语境出发,参照当代存在的文化生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当代建构体系。广南地母文化作为对自然的感知呈现了生态审美价值,对其生态审美价值的把握应该基于一定的原则,可以使得其中蕴含的生态理念与原生态文化特性得到重视与研究,有助于加强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耿超 《理论界》2013,(12):80-8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为此,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既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因为无论在政治和社会制度,还是哲学、伦理和艺术层面,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都富含着"生态智慧".而这些生态智慧在思维方式、方法论及其样本意义上客观地构成了现代生态文明的培养基.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孵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杨晶 《东岳论丛》2020,(8):34-40
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了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其价值目标是否定工业文明追求资本无限增长的发展观、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机械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对商品交换价值虚假追求的消费主义生存方式以及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继承工业文明的技术成就,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建设应包含经济发展、制度法规、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要素,单纯的技术生态化并不能形成生态文明。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黑色文明,生态文明无法从中过渡而来。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注重转向绿色生产与生活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建构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有林区肩负着繁荣国家生态文化的重要使命.从原始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四个阶段重新归纳审视生态文化价值认知的演变,提出通过正确评估森林生态文化价值、促进林业"生态+文化"的产业融合、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林产品文化附加值等方面推动国有林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庆 《学术探索》2008,(5):128-131
人类创造的文化与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关系密切。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战略是在寻求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三着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西部大开发和现代化进程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功能,是一项应当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藏民族在其生存环境中形成的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传统生态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价值维度,具体包括:生活价值——“身外的自然”的开启和拓展;方法价值——“自身的自然”的延伸和放大;精神价值——人的自我超越;负价值——人类发展的阶段性和理性的有限性。准确地理解与把握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精神实质,对于继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前建设生态西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福德 《兰州学刊》2009,(9):140-144
生态文明所包含的精神性内容,开拓了人们的认识视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法律价值与生态文明的伦理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生态文明社会中的法律价值主要包含生态自由、生态秩序、生态公平、生态安全和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广南少数民族地区地母文化应当从现代语境出发,参照当代存在的文化生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当代建构体系。广南地母文化作为对自然的感知呈现了生态审美价值,对其生态审美价值的把握应该基于一定的原则,可以使得其中蕴含的生态理念与原生态文化特性得到重视与研究,有助于加强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公益林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其价值取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从而妨碍了自身的持续发展。本文从分析流溪河林场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出发,指出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机制的必要性,讨论了其补偿原则和补偿量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实现补偿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作为重点部分论述,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很高的当代价值。当前,我们重温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对生态危机全面反思提出的新型战略思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内容包括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基本规律、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法制和生态道德六个方面的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发挥高校独特的资源优势,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培养具有生态思维模式和生态行为方式的理性生态人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目标.  相似文献   

15.
霍夫斯戴德的文化价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文化学者吉尔特·霍夫斯戴德教授的跨文化研究理论,总结了反映民族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念的五个独立维度,并且计算出了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五个维度上的量值,基本上描绘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从而揭示了不同文化之间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董岩  赵玲 《学术探索》2015,(1):35-41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中,国内和国外的学者们经历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提出了生态正义的理念。在为实现生态正义价值所做的研究中,国内外的学者也在各自专长的领域做出了一定的研究成绩。尽管如此,当前的生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更加严峻,究其原因包括主客观的实现困境和解决生态问题的棘手。因此,树立人们的生态正义价值观,平衡多元主体的生态利益,形成共同的价值评判尺度,对人类的生态行为进行合理评价,最终实现生态正义的价值目标,即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就成为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判定一个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标准不是资源的绝对或相对拥有量,而是资源经济价值的大小。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通过开采、使用自然资源所付出的成本和所带来的收益来衡量的。受种种因素的制约,西藏自然资源的开发成本居高不下,而收益则难以提高。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因此文化产业应是西藏产业规划中给予高度重视的产业。  相似文献   

18.
寻根文学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的一个颇具特殊意义的文学事件。对寻根文学的解读,学术界多从文艺学或文化学的视角出发。然而,如果抛开既定的文学成见,通过细读文本,我们发现,其特殊的文化意义背后蕴涵了丰厚的生态审美内容。这对我们重新审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术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