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清照的赌     
任芳 《东西南北》2008,(7):44-45
柔弱的外表下,往往有强悍的决心。曾经,除了赵明诚,没什么人知道,才女李清照,还是个赌徒。总是在悠闲的午后,阳光懒散地照进屋里,夫妻俩指着堆积如山的图书,猜某个典故、某句诗在某书的某一页,谁猜中了就能喝一盅新煮好的下午茶。这赌注看上去不吸引人,但两人玩得兴高采烈,以至于连茶碗都打翻了,谁也喝不成。赢家总是李清照。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上是逐年增长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差距在拉大,而且受地理位置、自身条件、行业垄断等因素影响,各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的差距也在拉大。因此,要以切实调整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分布结构为主线,实施扩中、提低、调高、打非战略,形成中部较大、两头较小的新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缓解收入差距拉开的趋势,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许振明 《社科纵横》2007,22(12):10-13
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既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同时,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但是,社会关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并被固定化、制度化,就会规范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哲学的理论视野中,马克思的社会学说不仅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本质地要求积极扬弃私有财产,而且在哲学的意义上决定性地诉诸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其间的内在关联发生于对私有财产之本质的追问.当马克思把私有财产的本质界定为"劳动"("异化劳动")时,作为马克思之"社会"主张的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必然进而表达为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即表达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异化关系的扬弃,表达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自然主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人道主义")的呈现与重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的社会学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政治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更主要地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概念;作为一个哲学概念,马克思社会概念的本质内涵乃是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关系的哲学视角的和谐状态的诉求.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即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乃是马克思经济哲学意义上的社会概念的当代性表达.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一趋势与收入分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学中,收入分配被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并且强调初次分配更关注效率,再分配更注重公平.其实,在收入分配的这两个层次之外,还有一种隐形的收入分配形式,这种分配发生于一些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劣势的人与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优势的人之间,这种转移相对于再分配的公平效应属于一种收入的逆向转移.收入分配逆向转移是收入分配市场化向社会各个领域侵蚀的结果,收入分配逆向转移所具有的收入差距放大效应是形成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可小视的因素.要改变中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必须遏制收入分配逆向转移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女人是凡尘中的精灵,她们美丽、娇媚、温柔、可人;世界因为有了女人而丰富多彩,千娇百媚。健康是一种颜色,一种可以让人心旷神怡的美丽。健康的女人,顾盼之间神采飞扬,红扑扑的脸庞活力四射,言谈之间自信满满;对于女人,没有比健康更出色的护肤品;雅诗兰黛的腮红、蜜粉也不能够装饰出健康的颜色。一个外表新鲜光亮的红苹果,放久了,尽管外表仍然是诱人的红润,但里面会悄悄地变黑。职业女性身体在不断地透支,妇科疾病隐患重重,这就是"红苹果现象"。  相似文献   

7.
任太增 《学术交流》2005,3(12):76-80
对公平与效率之间关系的权衡体现了人们的分配观念,分配观念上的变化体现在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化中,与分配方式的变化相一致,我国的收入分配观念经历了如下变迁过程违背按劳分配原则的公平优先→按劳分配原则下的公平优先→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下的兼顾效率和公平→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下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要素贡献分配下的初次分配体现效率,再分配体现公平.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基本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也都有一个社会距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不同,这一人际关系也就发生着微妙的飘摇与变异。韩国这个与我们隔海相望的国家,其社会制度与我国截然不同,但其传统思想和文化却与我们一脉相承。我们的社会中有许多韩国人不可理解之处,韩国人的社会中也有许多我们不可思议之处。韩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近又远。韩国人与人之间很近。有一个语言上的例子:韩国话中“我们”的使用率很高,在需要使用“我的”这个词时,韩国人常常用“我们”来代替了。“我们学校”、“我们…  相似文献   

9.
刘甲子 《东西南北》2011,(17):F0002-F0002
在西班牙毕尔巴鄂博物馆与内维隆河岸之间的空地上,一直悚然矗立在那里的大蜘蛛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眼球。这个雕塑是法国著名女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朱殊洋 《探求》2012,(2):37-45
将程恩富的新人口思想纳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分析框架,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造了程恩富新人口论模型,进而结合广佛肇实际,对该地区进行了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新人口政策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收敛性,而人口在低位上的收敛性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生产资料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对流与和谐互动,因此该人口政策是一个有效可行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陈娟  青帝 《东西南北》2013,(2):44-45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居住在我国的外籍人员已接近60万。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空间距离的缩短,再加上在异域风情光环的笼罩下截然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看上去很美”的中外组合婚姻殿堂,而涉外婚姻也随之日趋常态化。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坏"女人令人难以抗拒?因为她们让人难以捉摸,充满活力,外表绚丽而内心坚强,她们是有特权的女性。有着强大的实力,懂得如何在爱情的竞争中与男人成为平等的对手;她们既伶俐幽默,又锋芒毕露,却偏偏让男人们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13.
张聪 《探求》2009,(2):73-77
在鲍德里亚看来,当代人所遭遇的物化事实集中地反映在生活世界的消费本质中,消费已不是传统意义上对物品的购买、拥有和消耗,其本质是在物中并通过物而建立的人和人之间的象征关系。从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的角度出发,透过“时尚”与“身体”等当下文化现象,鲍德里亚对大量繁衍的物所带来的现代人的当下生存状态进行了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
好玩     
正隐形的神奇画笔一种是显示时间较短的红色墨水,另一种则是显示时间较长的蓝色墨水。显速较快的红色墨水会在两天后重新显现,而蓝色墨水则需三到四天。显示后,这些留言、图案就再也不会消失。柠檬创意USB插座小清新的设计风格,看起来简单,美好,尤其是柠檬水果一样的外表,更是让人喜欢。环绕型设计,让桌面更加整洁,有序。萌萌的外表带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全球最小蓝牙耳机这算得上是目前全球最小的一个蓝牙耳机了。Dot上集成了一个多功能的触摸按钮,连接蓝牙、接打电话都通过这枚按钮实现,同时配合  相似文献   

15.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交流载体,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主要部分.互联网不仅在个体之间,而且在机构之间传送着世界上大量的信息与交流.今天,有许多趋势威胁着语言多样性,尤其是互联网上的语言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和上层建筑的现象,道德是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行为规则、规范的总和,或者说,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一般说来,对人的行动、行为起规定、制约作用的不只是道德,法律(以及其它意识形态在不同程度上)对人的行动、行为也发生很大作用。但道德有自己的特殊性。道德作用的方式不同于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地规定,并且依据这种规定,由专门机构强制地执行。道德则是通过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传统、习惯、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约束、影响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关系;道德的范围是宽泛的。凡是存在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地方,无例外地都有道德的作用。道德反映社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5,(4):83-85
《法律与宗教》一书不仅论述了历史上法律与宗教的复杂关系,而且也在法学理论层面剖析了法律与信仰之间内在的、深层的联系。其中有一些经典的法律名言令人回味无穷,也将时时引导作为一个法律人应该如何让看待处理生活中法律与宗教之间的冲突。例如"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特别是"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信仰、上帝和法律三者之间紧密结合构成了西方文明的核心。西方的法律文化深受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文明的濡染。但在西方社会关系中法律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正如伯尔曼的所言:"法律不仅包含有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还包含了人的情感,人的直觉和献身,以及人的信仰。"从我国现实的国情来看,来探讨分析法律与宗教之间的冲突,在现实和法学理论上都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再就业中社会资本的使用--以武汉市下岗职工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岗职工的生活与再就业问题是当前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下岗职工求职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们的注意。笔者认为,对下岗职工求职过程的深入研究极有意义。下岗职工中的大多数人年龄较大、教育与技术水平较低,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相对劣势。这样一批处于相对竞争劣势的人在求职过程中的表现值得深入研究。另外通过对他们求职行为的考察,我们还可以对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有更清晰的认识。已有的一些经验研究表明,下岗职工在再就业过程中主要依赖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来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源,这从…  相似文献   

19.
在《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危机来源于人类自身的自负和悲剧思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关爱、相互依存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才能实现人类与大自然的"诗意栖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4年经济普查后修订的资金流量表为基础,依次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阶段,分析了1992—2005年期间我国国民收入在企业、政府和居民三部门之间分配格局的变化,重点讨论了自1996年以来居民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在分析初次分配格局时,本文将每个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占比表示为各要素分配份额按各要素收入中该部门所占比重加权得到的加权平均值。利用这一表示方式,我们校正了资金流量表中的要素分配份额,重新计算了1993—2005年间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并推算了2006和2007年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测算结果表明,居民部门在全国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在1996年达到最高,此后逐年降低,截止N2005年,总共下降了12.72个百分点。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阶段,居民部门分别下降了10.71和2.01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企业和政府部门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分别上升了7.49和3.21个百分点;在再分配阶段,居民和企业部门收入占比都下降,由此导致政府部门进一步上升3.17个百分点。我们还发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和财产收入占比下降,是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占比下降的两个主要原因。在2005—2007年间,主要受生产水净额占比上升的影响,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中占比进一步下降了3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